致老同学相聚

       初中毕业居然21年了,曾经青葱岁月现在转眼人即将步入中年。虽然一直都提倡无龄感,但年龄确实实实在在记录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过的事和人。那个年龄,刘德华还很年轻,孟庭苇还很温暖,我们最喜欢各种贴画,幻想明天美好无限。

      我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除了读书别无选择。考初中为了考中专,为了解决家里温饱问题。那时候谁要是考上中专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前途无量。班主任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伙子,我还记得他讲课时的激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描述毫不夸张。英语老师非常严格,还记得第一次英语课就遭遇罚站的情形。我现在都很感激当年严格的教育,雅思、托福、口译,我从来都是佼佼者。北京的同学从小都上辅导班,却很少有像我这分数,其实我就是在老师背背背的理念严格要求下学习。初中学习要住校,那种大通铺还有各种跳蚤等小生物陪伴。记得同学们回去后还点着蜡烛学习,还有老师为省钱自己DIY的煤油灯。我们的平房位于最前一排的最西头,门牌上写着初一二班,相信是班里很多人梦开始的地方。每个班还有自留地种上各种蔬菜,待收获后给同学们做一次大锅菜。记得有芹菜、土豆,别的菜记不大清了。初中我还有一支笔,每次考试都用它,保佑自己得最好成绩。

致老同学相聚_第1张图片

你将成为谁,在那个年龄肯定没有想过。我们老师那时候很年轻,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情怀”,尽心的教给我们知识想用知识作为杠杆撬动命运之门。在上学的路上,大部分人注定被淘汰,这是残酷的现实,回想起来开始理解“命运”两字,许多事情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出身、家庭、故乡等等。人生给我的启蒙教育就来自于一种叫预选的考试。初三毕业前有能力的人经过预选,成绩最优秀的被提起选去高中,一部分去参加中专考试,没有能力再去考高中,考不上的就没有学上了,去务工务农。我们的班长上高中最后考上师范学院成为一名老师,我的同桌考上高中参军成为军官,班里考上中专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他们后来去从事会计、老师等职业。我只有羡慕的份,成绩不上不下的人好像内心也是比较矛盾的一类。

      没有暖气、空调、手机的年代,我们是没有太多执念的孩子。每到冬天,大家都很冷,羽绒服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概念里,每周我妈就给我5元钱,我去打2毛钱的菜。夏天有来卖冰棍的老头,5分一根,每周大扫除的时候和女同学聚在一起八卦各个班级的事情。三班的顺子,四班的美女,一班气壮山河的小情侣。还值得提一下的就是一个叫小史的卖东西的小贩:他车上各类小零食。后来,他在大水库洗澡被淹死了,我还难受了好几天。我青春读物就是少年时代、流行歌曲。偶尔会读父亲的杂志。贫穷一直是初中孩子的噩梦。有次读一篇散文:我奋斗了18年和你们在坐在这里喝咖啡。心里有一些相通的看法。贫瘠的农村何止是去星巴克喝咖啡,连咖啡是什么我初中时候都没有见过。我也不知道自己理想是什么,只知道考上学就有了一切。后来却领教了人生不由人。

     初中毕业后,大家就开始奋斗历程。每个人经历不同,但都是一部自己的奋斗史。昨天与同学们聚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中学时候,胖胖的、笨拙的小女孩天天与烦恼做斗争。班长已经成为很稳重的语文老师,同桌已成为海军军官,两个大帅哥一位是体育老师;一位是事业有成的boss。朱同学现在是卫生系统的领导一枚;武同学从事机床工作;李同学在棉纺厂多年,谭同学也是我小学同学在医院工作,程同学自己创业…总之各行各业。有一点我们还在奋斗的路上,我们依旧充满梦想。网上有很多黑同学聚会的帖子,我想我们的还是很纯粹,属于向青春致敬的一类吧,哈哈

       城市的小孩是不理解农村孩子的一切。他们出生就拥有了别人奋斗一生得来的东西。比如户口、房子等等。而我们从小连进城都是很奢侈的事情,除了奋斗别无选择。十年前,我认为一个人奋斗就可以成功。十年之后,我越来越随遇而安。人生有太多因素构成了,要接受、承受和调整,而不是比较和超越。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轨迹,不是我们所能够左右的。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幸福?那些生在并不富裕的时代,却不畏惧好生活的人,他们跳脱出了自己所在环境的束缚,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好生活,也配得上这种生活。他们寻找真爱,找不到就等,他们也愿意在爱情到来时,重新配置自己的生活。即便他们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在追寻中的状态,也让他们的生命状态和同龄人不同。和大家共勉吧。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拥抱一切,接受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老同学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