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之脑力篇系列打卡day5

1.5【课后实践】周结

这是2018年6月2日“崔律精时力之脑力管理”系列第1.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回顾本周你的实践打卡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周中的收获:

脑力工作者时代已经来临,从知识工作者到脑力工作者的转变,开始注重脑力管理。

日常的工作可以根据脑力消耗分三种类型:事务型工作、常规型工作、高价值型工作。任何一种工作都包含这三种类型,只是比例不同。做一件事也可能包括这三种类型。所以从手头的工作做起,关注自己的脑力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才是王道。

脑力管理和精力管理都有三个关键词:利用(消耗)、再生(修复)、扩增,同时都有三个基本原则:高效利用;避免过度和使用不足(这个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自己的脑力和精力状态来觉察);有节奏消耗和补充。

大脑一次只做一件需要高度专注力的事情,避免新的任务(新任务明天做)或打扰(微信消息等),这样可以保持足够的专注力,有利于创造高价值。

大脑是可塑的,包括小孩子的成长期、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我们现在还有机会来改变。

大脑还有一个生物特性——用进废退,用进废退的表现可以更好的解释成人为什么很难学一门外语和改一个坏习惯很难。

保有一颗好奇和开放的心,投入专注学习一些新的事物来改变大脑,因为专注长久可以改变大脑。

脑力充电三部曲:间歇性充电(日常充电)、规律性充电(每日充电)、阶段性充电(休息日充电)。

自然环境恢复注意力,工作间隙的远眺、学习之前的户外散步都可以使大脑得到修复,进而提升注意力。

高度专注工作对新手每天1小时左右,对专家可达到4小时。这个数据可以作为个人专注力训练的上下限(1-4小时)。

工作上少加班,来提升自己的脑力管理。首先主动“不加班”,比如新任务明天做(1月份日清单)、缩减事务型工作、目标更清晰,从时间和精力的角度去思考一天的工作任务,提升个人能力;其次注意脑力再生,它和精力一样都可以通过高效睡眠(注意把握睡眠体系)得以修复。

在休息日充电这部分,可以通过计划来体验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定期旅游、发展兴趣等。比如写一个100个微梦想。

遇到多件需要专注力的事情怎么破,可以从两个关键字入手,第一个是错峰,这个可以联想到甘特图做年计划的以月/季度为限做的错峰安排;第二个是排序,排序涉及到许多因素,可以参考需要脑力的重要程度来划分,同时遵守高精力(比如早起的精力可能比晚饭后的精力好)做最重要的事。

2.回顾我本周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本周实践中的亮点:从脑力消耗的纬度区分工作类型,把脑力管理落到行动上;根据情况适当的分享学习过的脑力管理&精力管理知识,感觉棒棒哒。(晚饭的时候跟妈妈聊起了高营养的食物能够提供能量也是有限的,适当补充零食是必备的;)同时也会举一反三地看待问题(比如今天电脑上不了网,主动找解决方案,看见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同时也看到中年人的自动驾驶模式。)。

本周的不足之处,对比小伙伴的日志,感受到自己的实践日志少了一些活力,这个再下周要加强。

3.我对下周内容的期待:

这周的内容也间接的说明了脑力中的专注很重要,比如专注长久的可以改变大脑等。那么下周是不是要讲怎么来做到专注呢?比如成人如何专注?小朋友如何专注?做一件事如何专注?

4.我的疑问 :

精力管理和脑力管理的理论具有共性吗?如果有共性,这里的共性指的具体是什么内容?如果没有共性,会不会因个人需求而变?这个因素所占比例有多大?

5.为课程更好,我对课程的反馈与建议(包括课程设计、内容等任何方面):

课程的1.1代表第一周的第一讲,感觉很棒,这样方便跟周链接起来,一目了然。同时也get到为什么《富足》1中奇迹日志是按照每个月的日期开始当天的练习,这两个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力管理之脑力篇系列打卡da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