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并不算乐观主义者,因为并不能纵情于任何一件事、物、人。然而自己又觉得现实并不完全糟糕,比如常常经历的对话是“天然,你喜欢你的工作/生活/等等。。。么?” "嗯。。我觉得我不讨厌它。"夏目漱石的草枕里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磨擦; 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绪左右;太坚持己见,终将走入穷途末路。总而言之,这世间并不宜人。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惊为天人,有一种自己从未袒露过的心声被道破了的感觉。然而这段话结尾的妙处在于,即使这世间并不宜人,说话者道出这一句的时候,却必须且依旧得活在这世间,些许隐忍,又些许接受并享受?这样看来,大概我们都是一样,至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很久很久没有写过除论文以外的长文章,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然而在二十五岁生日的时候,还是想重拾起每年为自己总结一次的习惯,记录下来这一年的自己发生过什么,改变过什么,又还在期待什么。
生活的细节
这一年的某一天里,开始发现,人长大后,日子突然过得慢了下来。每天起床,吃早饭,坐公车去办公室,读文献、写论文,吃午饭,继续工作,坐公车回家,做饭,吃饭。每天这样重复的时候,真的很难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与流逝。然后惊觉,人真的很容易就这样懈怠下来。
当然,我说的懈怠不是指工作,而是本身对生活的懈怠。比如,既然每天都要吃饭,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做?随便折腾一下不就好了?又比如,下班以后懒洋洋,读有质量的书岂不是太沉重太负担?日复一日,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来:
我不知道是为了工作才每天生活,还是为了生活才工作
懈怠这个词的可怕之处好像是温水煮青蛙,并不是一下子袭来并给你背水一战反击的余地,而是慢慢腐蚀掉身心,让自己变成一个无趣的人。终于有一天,一如既往工作到中午2点左右,饿意袭来,下到最近的学校餐厅去找东西填饱肚子时,被这些看起来可以填饱肚子实际不能带来任何食欲的三明治打败了。我决定牺牲20分钟的工作时间与尚保存在脑海的编程灵感,过两条马路去买wasabi的寿司来吃。
后来发现,选择每天从上午工作到晚上下班离开办公室不停歇,只去最近的学校餐厅买三明治,和中间午休1个小时去买点好入口的食物,和同学在河边晒个太阳慢慢吃完午饭,其实最后的工作进展都差不多。不停歇的时候,没能多发论文,有休息的时候,老板在半年的研究进展报告评语里,依旧是‘非常满意’。
林林总总加起来,逐渐意识到生活里这些细节的重要,也更加感觉自己用心,才能创造出很多的乐趣。比如今年和舍友在家招待朋友来过年时,就花了很多心思,却非常乐在其中。我们做了邀请函分发给朋友,打印了恶趣味的洋门神贴在客厅的门上,去超市搬了盆栽花放在家里,还买了乐透放在红包里作为年夜饭最后的彩蛋。一整天,就在家里做饭、看春晚、吃饭,感觉在伦敦过的春节居然也不少年味。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有一个二货度、文艺度、吃货度都很相近的舍友,虽然我一边写着这段话,一边她总是做出各种奇怪的举动来打扰我写文章的思绪。
胃的国籍
对于出国这件事,最开始其实我是排斥的。从小就对吃这件事格外在意的自己,秉持着多数国人对‘歪国菜’的偏见,坚持自己一颗胃一定也是红星闪闪中国胃的观点,觉得万一出国了一定会思念祖国的饭菜至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将出国的念头扼杀在吃的层面上。
看过诸多写吃食的文章,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两个。一个是袁枚的随园食单,对于大江南北,各路菜系中食材的选取与烹饪技巧信手拈来。其中对一些浮夸或不适当的做法,或批判或讥讽,让人看完拍手称赞,特别想把打印装裱送给在伦敦声称会做东北菜的川菜馆,与将麻婆豆腐列入菜单的粤菜餐厅。另一个就是汪曾祺的各路散文了,我想象中,如果家也是在江南一带,从小吃着类似的东西长大的人,不会看到这些文字描述而无动于衷的。在读他的文章时,不仅能回味那些故乡的吃食,鼻翼亦仿佛可以闻到荷叶的清香,而耳边似乎还会有潺潺的河水流动声。看到一句评论,说读他对北京的豆汁、面食一类描述时,亦觉得很美味,但是却并没有像描述家乡食物一样给人带来那么大的悸动。
在伦敦一年半多的自己下厨房时间里,最开心的做菜体验有三道。一是想念楼下公安路的牛肉面,于是自己研究做了道相似的红烧牛肉汤面,觉得好吃到落泪;二是想念妈妈做的卤菜,于是自己买了些卤料做卤鸡蛋与卤猪蹄;最后就是每年回家,一定要带两包黄山笋衣来英国做笋衣烧排骨。饭饱酒足时,要加上从娟娟那里学来的一句话才最为开心:
肚里有货,心中不空
这样想来,最苦的日子反而是在青岛。吃了六年,终究还是没能吃惯鲁菜,自己也没有条件下厨做饭。到了伦敦,倒是非常适应这里的各国菜系。日料的生切,哥伦比亚的大份牛排,越南的河粉,意大利pasta...等等等等,应接不暇。什么,你说英国菜?那...是什么?
跑者与跑步
留英后另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开始了跑步,而且跑步对我的意义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它改变了很多对于自我的认知。
记得初中中考时,体育是家里人最担心的一项。因为一直以来,体力、柔韧性等等任何和体育有关的事情都很差。800体测上气不接下气,山羊跳会坐在山羊上,双手向下都够不着地板。。。种种事实都证明我是个和运动无关的人,而自己也已经乐于接受了这一点。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聪明是一件很好很好的事情,读书会让你变得更聪明。好像在家里吃饭,妈妈做鱼的时候会说,多吃鱼呀,爱吃鱼的孩子聪明。好久以来,我习以为常地以为,人的全部精力,或者说大部分主动投入的精力,都是应该用于脑力上。好像我进入大学,考研,申请读博,都是在实践这一点,并且总是骄傲于自己算是并不太笨这件事(自我感觉良好)。而对于大脑乐于不断开发的自己,几乎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对身体根本就没有很好地认识过。甚至,对于自己一跑就喘不会运动这件事,从未感觉到羞耻过。
开始读博后,认识了Anna,她上上个月刚刚完成了巴黎马拉松,今天又要去跑24小时的超级马拉松。最开始认识她时,我问她为什么喜欢跑步,她说,就是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点而已。我觉得,这是我将对职业运动员与普通人认知割裂开后,第一次有一个身边的普通人对我说,想要打破身体的极限追求运动的乐趣。不可否认,我被这样的情绪感染了。
另外一件事是因为读博后,需要做很多野外实验,而自己的仪器都比较大、笨重。如果是像在国内读研时,自己都会期待找身边的男同学来帮忙。但是在这里,当我向大家描述我的仪器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哎呀,看来你得赶紧去健身房锻炼一下。”然后发觉,原来独立的层面有很多种,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经济独立。作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些所谓的体力活也是自己需要消化的一种独立。
这大概就是我跑步的开始,从0k到3k,到5k,到10k,现在最远的距离可以跑15k,好期待什么时候能完成一次我的马拉松呢?
我想,大脑就在脖子上,即使你不读书,也可以使用它,虽然可能会错失那些文字中的人生真谛与经典中的智慧。而身体也是就在那里,即使你不跑步,也可以使用它,只是你永远都不能知道这具肉体能做多么让人惊叹的事情,它的极限远比你想象得要远很多。
偏见与反抗
然而我知道,我也面对过,当我高高兴兴截取第一次跑到15k的照片在朋友圈上时,会有朋友开玩笑说:“哇,你是不是要变成女汉子了?”
当然,我身上被贴的标签不止女汉子一条,还有更大的一张写着女博士三个字。不停会有人跟我爸,我妈,以及我自己说,哎呀不要读了,再读就嫁不出去了。虽然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可是依旧要问一句,女孩子读书、工作就是为了嫁入好人家么?这一条表面上似乎随着旧社会消逝而灭亡的公理,其实已经深深埋入很多人的心里,他们会告诉你,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你要接受它。
那么是这样的吗?我应该为自己是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而感到羞耻吗?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偏见呢?我知道我没有反抗所有人的勇气与毅力,我不是一个斗士,最终我会接受与承认他们是对的。可是在那之前,我只想站得远远地,保持现在一个有自尊的自我。又或者,我可以反抗一句:
Please, no judgement.
翻译过来也许是:
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改变与未变
某一天看完“编舟记”后,我在微博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晚上看了部电影,是一个用15年时间去编撰一部字典的故事。突然很有感触,翻开了好久以前写的博客,发现原来一直以为自己在改变时,原来好多从未变过。从出了家门读大学到现在,兜兜转转,可归根到底,自己为人做事里的执拗,幼稚从来依旧。如果人能够一直秉持本性,保持平静,不为外物所动,就真好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记录的是,这一段时间来我改变了什么。然而我想,这一切都不矛盾。这一切外相的试图改变、挣扎或者犹豫中,内心里,我都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对未来,海子写过
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而我要说,我看不到后面,仰望不得上面,预料不了前面,只有眼前的风,天空,道路。我想对自己说:
hey babe take a walk on the wild side
借用福柯的一句话翻译:
人其实比他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