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声音弹性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

在本周(4.23-4.9),主要是继续学习声音弹性知识,感知声音情感因素的变化,并有意识地运用到作品中。在育儿方面,主要是学习表达能力板块,继续陪娃练习。

感受不同声音弹性变化

在朗读中,如何通过声音的弹性去有情感地去体现作品?此前,都是理解之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但是未曾想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声音表达能力。首先理解声音弹性,也就是声音可以通过发声位置共鸣位置的调整而产生的多种变化,具体包括了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快慢与松紧,以及声音的刚柔纵收、厚薄明暗。

这些弹性具体都是如何调整的呢?上周已经学习了高低强弱虚实部分,这周继续感受快慢松紧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认为最难的纵性表达反而可以较为轻松掌握,而我认为的收和浑厚部分反而表达不好,主要是没办法协调掌握共鸣、发声位置之间各种调整。发出浑厚的声音,容易压喉,导致嗓子不舒服,收住声音容易腹部松懈。所以,这个都是要继续回到科学练声的基础学习。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继续学习声音感情手段的表达,然后回到科学发声部分回顾,并且在接下来练习中,都要有意识对腹部和口腔控制力度增强,同时放松喉咙、肩膀、下巴,保证在舒服的状态下去练习,一旦感受到嗓子不舒服,看看哪里出了问题,调整后再练习。

重新学习梳理表达能力模块

本周对表达能力模块旗下的三大部分进行了重新学习和梳理,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收获大。

语言发展的金字塔,也就是语言发展四大要素为社交语言、发音吐字、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前两者是基石。社交语言包括表达意图(手势、表情、怎么说)和交流规则(轮流对话、了解对方沟通意图、如何保持对话进行),有两个关键点保护好表达意图和通提合适的游戏来锻炼。吐字发音的关键就是要有意识地锻炼口腔肌肉,关键二是模仿复述扩充词汇量。

理解能力是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之间的桥梁,只有理解才能输出为表达。理解能力包括两大部分听懂指令和阅读能力。听懂指令的基础是亲子关系和社交语言,分为四步走,1岁后听懂一步指令;2岁后听懂两步相关指令;三岁后听懂两步非相关指令;四岁后听懂多步复杂指令。阅读能力可分为八大阶段,知道书是什么,翻书,留意书里图片,大人说的和书里的图片是有联系的(以上四个阶段为培养兴趣阶段,目前到第四阶段),我可以开始理解故事了,我可以复述绘本(这两个阶段为理解),我对文字感兴趣了,我开始自己读绘本了(这两个阶段为自主阶段)。阅读力的五大支柱是,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建立联系,重点是相关性;1岁后,学会提问,重点是全感官;2岁后记忆电影,重点是左右脑连接;3岁后,鼓励推测,重点是引入左脑参与;4岁后,理解监测,重点是全脑联动。

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金字塔的顶端。这一部分要区分表达和背诵,看字面似乎很好理解,但实际上如别人家的孩子背诵很好,别家的演讲很好等等,这些如果是纯粹的记忆输出,没有经过大脑加工重组再输出,那只是背诵,而不是表达。

表达能力可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首选玩中锻炼,进行扩充词汇,让表达生动起来,有几个关键点,并且都是可以持续学龄前甚至是学龄后的。出生开始,进行描述,所谓的读心术,读懂孩子的所思所想,描述妈妈的行为思想等;1岁后,进行形容词扩充,这是词汇量储备基础,从单个到多个,从词组到短句再到句子等;2岁后,扩充条理性词汇,顺序、说服、原因、分析等,让条理逻辑清晰起来;3岁后,鼓励多轮交流,让对话流动起来,切忌把天聊死。

表达能力中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就是做生活的记录者。6个月后,睡前总结,报流水账;1岁半后,利用照片,看图说话;2岁后,一问一答,互相补充;3岁后,孩子主导,父母提问;4岁后,说给大家听。

以上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要点概述。从上面可以看出,早教启蒙和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累积起来的,都是一个又一个阶段成就叠加起来的。因此,有了一把尺子,一份地图,坚实地走下去。

ps:这个阶段,娃可以较好地捏死芸豆黑豆,拿起食物放嘴里,同时懂得按下有声读物的小按钮,仔细聆听发出的声音。这也是让令我开心的。

下周计划:练声朗读:继续三个计划打卡,重温科学发声;育儿继续学习知识,逻辑能力板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声音弹性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