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接触的信息量越大,学到的知识越多,人越聪明;而是自己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越多,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高效。
下面是李叫兽和小马宋点评的文章中的一部分,给大家参考学习,写得确实太精彩了,值得反复阅读体会。
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是我却当场就学了1个小时以上。(这一点,是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往往追求的是看完一本书的快感,而不是在每一个知识点前停下来思考什么问题,其实,思考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做不来,真的。)
我问自己: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这其实也算是刻意练习,早年的丘吉尔在印度服役,而他让父亲给他寄来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记录,自己先看辩论题目,然后假想自己是议员来辩论,然后再看议员们真实的辩论词,以求学习和进步,所以丘吉尔练就了非凡的演讲能力)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不要在乎李叫兽举的例子是不是准确,而要在乎他的行为模式是不是值得参考)
既然这样,还有哪些视觉化的文案呢?比如“能拍星星的手机”?“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除了广告文案,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
对了,“理论的传播”本身就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啊!
“只要抓住机会,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这句话早就有了,但是并没有被大家挂在嘴边。
直到雷军说了句“在风口上,猪也会飞。”比起前面抽象的理论,这是更加视觉化的表达,自然容易朗朗上口,从而被记住和传播。
哦对,说到“朗朗上口”,众多的谚语也是流传多年、朗朗上口啊,那么它们是不是“视觉化”的呢?
的确是的,谚语并没有说:
“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拿在手里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敌人现在很害怕”
“不要第一个出风头”
“早点行动更加有机会”
而是说:
“一石二鸟”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敌人如惊弓之鸟”
“枪打出头鸟”
“早起的鸟有虫吃”?
人们口口流传的,除了谚语,还有什么?
自然是谣言了,实际上,谣言也是视觉化的信息:
“wifi会杀精”,而不是说更加抽象的“wifi对健康不好”;
(广告文案的写作中,讲究具体和细节,因为细节带来画面感。你说我们的客栈很有调调,就不如说“西边屋檐下,有一把82年的油纸伞”来的具体和有画面感。)
还有呢?
古人对抽象现象的解释也是视觉化的(这样更加容易理解),为了解释成雨的原因,他们塑造了雷公电母和龙王,它们都有明确的视觉化形象。他们更加容易相信龙王这样的视觉化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
甚至很多伟大的演讲也是视觉化的。比如马丁路德金并不是说:
“我们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
而是说: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还有呢?我喜欢足球,突然发现球员的绰号也是视觉化的,比如“独狼罗马里奥”、“小坦克鲁尼”、“小跳蚤梅西”,而不是抽象的“一意孤行罗马里奥”、“勇猛鲁尼”和“灵活梅西”。
……
“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
书上可能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是那仅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所以我在看书或者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最近在听薛老师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他说的每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理论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例子,从学习的理论到寻找现实的例子,是很好的学习巩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