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认识商业》之“经济学如何影响企业管理:财富的创造和分配”

(一)经济情势如何影响企业经营


何谓经济学?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社会如何选择运用资源制造产品与服务,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竞争团体及个人的消费间进行分配的科学。第一章我们将这些资源(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精神和知识)称为生产要素。经济学家通常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把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视为一个整体;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则主要以特定市场中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二)了解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基础

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下,人民享有四项基本权利:

1.私有财产权。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基本的权利,表示个人可以买卖与使用土地、建筑物、机械、发明等各种形态的财产,并且可以将这些财产传给下一代。如果农民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保留所赚得的利益,他们还会努力工作吗?

2.企业所有权与企业获利保有权。第一章指出,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支出(包括薪资、材料费、税金等)。利润是企业主投入工作的重要动机。

3.自由竞争权。在政府设立的框限之内,个人在提供新产品、促销等方面享有同其他人或其他企业自由竞争的权利。为了生存和成长,企业需要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保护,例如合同法确保人们确实履行自己的承诺。

4.自由选择权。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地点与就业领域,其他的选择自由包括居住地与买卖内容。

自由市场如何运作

在自由市场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市场决定。

价格的决定

自由市场中的价格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中协商后决定。

供给

供给(supply)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制造商或所有者接不同价格所愿意销售的产品数量。

经济学家用图形说明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图2.1简单显示了T恤的供给曲线。纵轴为T恤价格,单位为美元;横轴为卖方愿意供给的T恤数量。图中不同点指出在不同价格下卖方愿意供给的T恤数量。例如,一件卖5美元时,卖方只会供给5件;倘若一件50美元,卖方会供给50件。这条连接各点的线称为供给曲线,显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价格越高,卖方愿意供给的数量也就越多。

需求

需求(demand)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按不同价格所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一般而言,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同样地,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也能用图形来说明。图2.2简单地显示了T恤的需求曲线,图中不同点指出了各种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例如,在一件T恤卖45美元时,需求量只有5件;但倘若一件只需要5美元,需求量就会增加到35件。这条连接各点的线被称为需求曲线,它显示了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均衡点或市场价格

检视图2.1与图2.2之后,相信你已清楚了解到供需数量的关键因素是价格。卖方期望高价,买方希望低价。如果你将这两张图表重叠,会发现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在这个交点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图2.3显示了这个交会点。当价格为15美元时,T恤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25件)。这个交会点就是所谓的均衡点(equilibrium point)或均衡价格。长期内,这个价格便会成为市场价格。于是,市场价格(market price)由供给和需求决定。

自由市场内的竞争

经济学家一般同意有四种程度的竞争:(1)完全竞争;(2)垄断竞争;(3)寡头垄断;(4)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是指卖方数量众多,并且产品几乎相同,其间没有任何卖方实力强大到足以制定产品价格的市场情况。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许多卖方生产类似的产品,但买方却认定产品具有差异性的市场情况(例如,热狗、糖果、个人计算机、T恤)。

寡头垄断(oligopoly)是市场由少数卖方所操控的竞争形态。

完全垄断(monopoly)是只有单一卖方提供产品或服务时,这个唯一的卖方操控了产品的总供给及价格的情况。

自由市场体系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充满竞争、自由、激励

缺点:不平等、奴役、使用童工


(三)了解美国经济体系

关键的经济指标

经济情况有三项主要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2)失业率;(3)价格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量。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是指年满16周岁、没有工作并且在过去4周里尚在求职的劳动力占总人数的比率。

价格指数(price indexes)协助我们通过通货膨胀、通货减缩、通货紧缩以及停滞膨胀等水平,衡量一个经济体系的健康状况。

通货减缩(disinflation)指物价上扬缓慢(代表通货膨胀率下滑)。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是一组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的月度统计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指的是产品的批发价格指数。

美国的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一段特定时间内产品和服务的总产量除以工时(每工时产出)。

服务部门的生产率

服务业大量使用机械能提升服务质量,但是却无法提高每位劳工的产出。

商业周期

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指发生在所有经济体系的周期性涨跌。经济学家将商业周期分为许多类型,既有季节性的、一年以内发生的,也有每48到60年发生一次的循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指出四个长期商业周期阶段,分别为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

1.繁荣(boom)顾名思义就是商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2.衰退(recession)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每季度3个月)或更长时间下滑。衰退发生时,价格下跌,消费减少,企业破产增加。衰退对于经济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业率增加、公司倒闭、生活水平全面下降。

3.萧条(depression)指伴随着通货紧缩而来的严重衰退。商业周期很少经历萧条阶段,事实上,20世纪已经经历过多次的商业周期,不过只有一次是严重萧条(1929至1933年间)。

4.复苏(recovery)则是经济处于稳定并开始增长的时候。这个阶段最终会发展到繁荣阶段,并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周期循环。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指政府通过增减赋税或政府支出来维持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的第一项重要工具就是课税。

财政政策的第二项工具就是政府支出。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指的是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管理。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美联储控制,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或降低利率。当经济发展过快时,美联储倾向于提高利率,借此提高借款成本,企业降低融资,减少各项支出,包括劳力与机器投入,进而减缓经济成长。在相反的情况下,美联储降低利率,企业倾向提高融资,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利率的升降有助于控制经济的剧烈波动。

总结

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选择如何选择运用资源制造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竞争团体及个人的消费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2、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系,所有或至少大部分生产、分配要素(例如土地、工厂、铁路、商店)均属于私有,其经营以营利为目的。

3、经济情况的三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价格指数。

4、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减赋税或者政府支出来维持经济稳定,通过在税收和政府支出之间取得平衡,促进经济成长,并为政府的各种计划提供资金。

你可能感兴趣的:(【009】《认识商业》之“经济学如何影响企业管理:财富的创造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