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牛历史学家,也该出一本通识类小书啊!

《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出了增订版!

2017年7月9日中午时分,收到这本书,我当即给杨国强教授打了个电话,向他索要签名版。杨老师说,肯定要寄给你的,问题是寄到哪里去呢?你的新地址没有给我……杨老师了解我的最新动态,我跟他基本是无话不谈。

杨老师在电话里问,“新版后记”你看了吧?我答:是的是的,不过我还是对您有意见……

在这里,暂时不说对杨国强老师的意见,估计更多朋友没有拿到这一《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增订本),那我还是先把他的“新版后记”第一段抄下来吧。

“本书出版于八年以前。当日自知下笔不能以通俗铺张见长,预想之中,本以为能够有耐心从头到尾读完一遍的人,怕是不会多过二三百人。因此今日得以重版,其实惶惑多于自喜。惶惑的本义,是由此而有了更多面对读者诸君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我在以后的思考和写作中常常要想到他们,不得不更努力一些,以期从真实的历史中寻求内里的意义,历史给予后人而能够长久存在的,其实也只有真实和意义。”

“惶惑多于自喜”,这应该是杨老师的真实感受。他多次说自己的预设读者是专家同行,而他师弟茅海建教授的预设读者是高中生(大意如此)。专家同行的读者,也就二三百人;高中生读者可就不止这个数了,起码得有二三十万吧。平心而论,高中生读者能够欣赏《天朝的崩溃》,但未必看得懂《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啊!

《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一些朋友反映不好读,但却是一本被我翻烂的书。而我最初能够读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罗志田教授的推荐。罗老师的推荐文章《收拾一地碎散的文辞》,发在2009年3月的南方都市报上,很感谢罗老师让我先睹为快。罗老师在文中说:

“国强兄的眼界甚高,看当世和看历史略同。如今一些具有可写入履历之虚实名衔的学者,在他恐怕真是不屑一顾;同样,晚清的翰林院检讨、编修,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小京官’而已。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菁英眼光的著作,即使关注到基层一些的士人,有意无意之间,也往往带点俯视的意味……”

据我所知,罗老师与杨老师更多是心有灵犀的文字之交,实际见面与交往并不密切;而我则常常与杨老师聊天,单身时电话骚扰杨老师更是家常便饭,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我跟罗老师电话聊得少,是因为他几次接电话都是在用电脑打字,他太忙了,不好骚扰,一般就是发邮件)。聊得多了,彼此知根知底了,对于杨老师如何品题人物,我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罗老师的观察与判断,真真体贴入微,鞭辟入里(杨老师是个“老顽固”,至今不用电邮、微信,我忽悠杨老师用微信,我说罗教授都会用微信,他说你忽悠不了我,罗教授比我更懂那些“奇技淫巧”)。

事实上,罗教授与杨教授都一样,眼界甚高,看当世和看历史略同。应该说,他们也相当深刻地启发了我,影响了我,无论是编报纸版面,还是日常的思考应对。记得画家黄永玉说过,“有时候写了几页了,觉得不对,这个门槛过不过去,要重写四五回。我感觉到旁边有些朋友在看着你,好像就有沈从文和萧乾,我就和他们对对口径。估计着他们看到会怎么想,有些地方我必须改写。”我编报纸版面的时候,每一期都是如临如履,惴惴不安,因为想着这个版面由这几位大教授盯着,若随随便便糊弄,哪里逃得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啊?后来,因版面状况不尽如人意,连我自己也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最终做了评论圈的逃兵……

不好意思,写着写着就扯远了,其实应该交代一下我对杨老师的意见。我说,听过您演讲的,不管是官员、企业家、大学生,都觉得您讲得精彩。可是他们一看你的文章,就觉得读不下去,读不懂啊。这有点不对啊。你明明可以写通俗易懂的文字,为什么不能出一本小书,里边收录的文章是中学生也能看懂的?有些朋友,要经由我的“翻译”,回头再读您的文章,才发觉您的文章真好。但是你就不能直接让小朋友看了就觉得好吗?

我猜想,杨老师可能会拿钱穆的例子反驳我——当年,有人劝钱穆先生将《国史大纲》重写一遍,使它语体化,简单化,钱先生认为这样做并不好,因为中国的历史不简单,自然也无法写得简单。至于太难,“应由读者设法去提高阅读的能力,却不能使作者降低著作的水平呀!”(据叶龙《讲学札记》)

我的理解,作者不必降低段数,读者有必要提高阅读能力,这没错;但钱穆先生也有浅显易读的文字呢,有的就是报纸文字、讲演文字的结集,比如《湖上闲思录》《新亚遗铎》《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罗志田教授的学术文章也不好读,但起码《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这几本书,也非常贴心地照顾到了非专业读者的程度,中学生认真读自会有切切实实的收获的。

或许我这个意见提多了,杨国强老师也有点不耐烦了。他在电话里说:好了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后,我们电话聊天,你就录音吧。录音你整理出来,我再来改写,这样效率就高了。你知道的,我是大文章、小文章都认真对待的,“狮子捉象捉兔,皆用全力”嘛。

哈哈,杨国强老师对笔下的文字,确实有那么一种洁癖,爱惜羽毛到极点。看来,为了杨老师的通识类小书能够早日问世,我得专门招一个助理整理他的电话录音才好!

(欢迎同学们自荐,你可能看不懂杨老师的大著,但一定听得懂且会从他的聊天中受益。要知道杨老师平常闲谈也是言有所本而眼光通达,“好像集合了四千年的历史经验”,你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位大牛历史学家,也该出一本通识类小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