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众神

给计算机以数据,够它用一毫秒;授计算机以搜索,够它用一辈子。
——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众神_第1张图片
人工智能时代

2012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称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于是乎,勘探和开采这些新油田的平台: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借着这股东风,变换着各种酷炫的名字粉墨登场了。一说到机器学习,好像就少不了要提一提AlphaGo,其实,早在2010年,被杰瑞·卡普兰戏称为“电子老千”的自动高频交易程序的一次暴走已经震动了全世界。这次的事件,卡普兰在他的著作《人工智能时代》中称之为:“随机发生的诸神之战”。

诸神之战

时间回到2010年5月6日。下午2点42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几分钟内比当日开盘价下跌了1000多点,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价值在2点47分的时候消失了。埃森哲(Accenture PLC)的股价,仅仅几秒钟内,就从大约40美元下跌到1美分,然后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大幅反弹。据纽约证交所的管理人士说,在Arca市场上苹果公司的股价一度达到近10万美元。

在这短短五分钟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用了将近6个月的时间才弄明白:多个自动高频交易系统在互相竞争过程中令行情失控了。令管理层非常尴尬的是,这些交易都是合法的,其中不存在他们最初期望找出的“错误”。恰恰是这些高频交易程序工作得太认真负责了,几乎是瞬间,它们就火力全开,产生了空前的交易量。

高频交易有多快?做个比较:假如人手操作,按下购买股票的按键,然后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卖出股票的按键,这两次交易最快最快需要0.1秒。而高频交易系统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差不多10万次交易,是的,10万次!在那个下午,由高频交易程序发起的证券交易比例激增到了60%。换言之,当时市场的主力是机器,而不是人类!据交易所的资料,有的程序在1秒内就对某一个股报价了6000次!

不过,类似的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似乎陶醉在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憧憬之中,并未意识到这些精巧设计的程序或者机器,它们是毫无人性的!它们如果没有掌握在你我的手里,那么它们代表的只会是所有者的利益!假如你就是所有者,你能确定“它只是我的工具”这句话还与事实完全相符吗?

在过去,机器按照编写好的程序运行,凡出现偏差都会被视为故障。现在,具备学习能力的机器,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甚至我们已经不能完全理解它们是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你也许又想到了AlphaGo,但是,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的这些电子设备和软件,又有几样东西,我们是清楚它们是怎么运行的?

比如:苹果手机上的Siri。对于Siri这类的系统,也许人类的存在意义与充电器相当。人类为它提供电能和数据,而它则为人类提供信息。起初,它不生产信息,它只是信息世界的搬运工。现在,当我们打开今日头条这样的软件,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它给你的推送的新闻和广告,其实也在影响着你的判断和选择。如果我说某个你热衷的网络游戏软件的老板才是你真正的老板,而你认为是你的老板的那个人,他其实不过是你的助手。你会怎么样想?原本的主人,实际上变成了奴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既然已经有了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再出现网奴、屏奴、又有什么好奇怪呢!

诸神的黄昏

诸神的诞生,源自人们的欲望和恐惧,是人心所向、合力形成的结果。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感到困惑,比如:风雨雷电是怎么发生的?最贴近人类经验的猜测便是必定存在一位或者多位的造作此事的神,由于这解释易于理解极具说服力,便有了神。

科学的发展终结了古代的神话,依托这些神话的古老众神也随之被人们遗弃。然而,人们的欲望和恐惧并未减少,所以就像《美国众神》中星期三说的那样:“在美国,新一代众神已经成长起来。人们信仰他们,对他们坚信不疑。他们是信用卡之神、高速公路之神、互联网之神、电话之神,还有收音机之神、医院之神、电视之神、塑料之神、BP机之神和霓虹灯之神。” (BP机之神现在已经灭亡了或者升级成了手机之神,收音机之神也许换了个面目变成了MP3之神)。对于新神,人们奉献的贡品不是血肉,而是眼球、时间和交易密码。

人类新近的愿想对新旧众神来说,可能是坏消息。人们期望造出超越人类的智能机器:超级智能机器人,一些科学家相信超级智能机器人将为人类带来永生,并推测这一天将在2045年前后到来。另一种可能是人类的终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众神的灭绝。

魂归何处?

《人工智能时代》书中提到被称为“进行曲之王”的约翰·菲利普·苏萨在1906年写了篇名为《机械音乐的威胁》的文章严厉地抨击当时以录音重放而不是现场演奏的来提供音乐的做法。苏萨认为机器是没有灵魂的,机器发出的声音缺乏真正的音乐所必需的情感力量。类似的抨击,也出现在数码录音刚出现的时候,当时的唱片爱好者们认为:黑胶唱片毫无疑问更具音乐性,CD让音乐失去灵魂。

我不禁想到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柯普创造的人工智能音乐虚拟创作者霍威尔。霍威尔以巴哈为学习对象,创作出令人区辨不出到底是机器人创作或是巴哈原创的曲目,并在2010年发行创作专辑《来自黑暗的光明》,还得到不错的评价。苏萨若是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在我看来,所谓音乐的灵魂,最重要的不是霍威尔,也不是教授柯普。当然,也不是数码录音或任何一种录音技术的发明者,甚至也不是哪位乐师或作曲者。最重要的是听众们,是听众给予音乐以灵魂,不管音乐是如何创作出来或是如何演奏的。

我想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也会发生在智能机器上。在智能机器还未具备真正的灵魂(自由意识)之前,会出现一个人类把智能机器当作有灵魂的生命来对待的阶段。正当雄心勃勃的AI科学家们盘算着怎么把灵魂注入机器,让机器变得更像人类的时候,人类却在往相反的方向(越来越像机器,越来越迷恋机器)前进。

暴走的幽灵

人类心目中的神灵大多有着高大威猛的形象,那些没有实体的神灵,人们也许会用幽灵或鬼魂来描述它们。电脑病毒没有实体,也没有人认为它有灵魂,但电脑病毒一旦爆发,却可以令现实的世界陷入瘫痪,它的攻击甚至比真枪实弹来更有毁灭性。

电脑病毒也许是比高频交易程序更容易理解什么是“程序的暴走”。2017年5月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至少150个国家、30万名用户中招,造成损失达80亿美元,已经影响到金融,能源,医疗等众多行业,造成严重的危机管理问题。

电脑病毒的自我复制和变种能力,一旦传播到自动驾驶汽车,取得控制权,比《速度与激情8》中大量汽车控制系统被黑的更糟的场面恐怕就会在现实中出现。届时,这些没有实体的幽灵会驾驭着用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实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类的明天

尽管我用了神和幽灵这样不同的称谓,但我认为它们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有无实体,有无灵魂,都无关紧要,比如剧毒的砒霜,它不认为自己是毒药,也不会有伤人的企图,但到了人类的手里,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武器(也可能变成救命的良药)。人工智能对人类将是哪一种?又或者两者都是?

想到那些在闪电崩盘中蒸发掉的财产,那些被勒索病毒锁定的文档,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无常感。我不禁悲观地想:未来的人类很可能只有部分是侥幸存活下来,大部分人也许死的时候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的。那些幸存者或许会告诉后人,他们所知道的,属于大数据时代的众神的故事:

一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就在不久以前……

大数据时代的众神_第2张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 系列文集:《语文英语读写能力》
  • 系列文集:《语文同步说文解字》
  • 系列文集:《数理思维STEM》
  • 系列文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时代的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