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情山 上一节
第十七节 叱咤风云
霍青松跟着黄叔公后面,走到了霍家村的祖屋。他走进去一看,发现叔公正看着堂屋神龛上毛主席的挂像发愣。
“叔公,叔公。”青松叫了两声,惊醒了发神的叔公。
“哦,青松来了。”看了青松一眼,黄叔公淡淡的说了一句,就又把目光转向画像。
这一次,霍青松没在叫叔公,静静地待在后面,等黄叔公问话。
大约沉默了十几分钟,黄叔公开口了。
“你应该知道,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来到霍家村,但想必并不知道我之前是干什么的……”
霍青松一听,知道叔公是要讲述,一个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
“我是眉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从小我就不甘心自己的命运,于是跑去私塾偷学。
好在我有学习的天赋,一次族里大比,我脱颖而出。从而有了族田补给,衣食好歹有了着落,还能正儿八经的上学。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学习的重要,万事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然后我一心扑到读书上,把私塾里的东西都学到。这时候科举已经废除,所以又开始四处奔波,拜访名师。华山、武当、青城、峨眉、八面以及华蓥等山,学到了佛、道、兵、杂、医家等精髓。
这是我第二次成长,也是奠定我一生的成长。
当我学成归来,天下形势却大变。清朝早已经完了,而民国也是乱象纷纷。
我知道那些政党和政治人物都不能成大器,所以一直没有选择他们。这段时间我回归乡里,开始检验学到的本事,不曾想竟然成为十里八乡的能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共两党矛盾波及眉县,我第一次了解到共产党。两年后,我成了中共的一名秘密党员。
四年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我的身份公开。开始奔赴前线,凭借多年游学,诸多名师教导,又因为熟读《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百战奇谋》等兵法奇书,对用兵谋略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被委任某连参谋,从此开始了我的军武生涯。
我曾与陈毅、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罗瑞卿、陈伯钧、张爱萍等人共过事,他们有的当时是我领导,有的是我战友。刘邓是我的战友,我们共事了15年,不过我成就没他们大倒是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被委任为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五五年被封为上将……”
“叔公,您,您是李达上将?”
霍青松震惊了,原来黄叔公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上将李达。刘邓大军的第三人,仅次于刘伯承和邓小平。
“是的,半个世纪前,我叫李达,也叫李德三。”
霍青松像想起什么,突然说道:“那淮海战役,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就是叔公组织的咯?”
黄叔公连连摆手,说道:“可不敢这么说,我只是负责后勤,组织老百姓们用小车运输物质,不敢邀功。”
“那你为什么来我们这呢?还有不是说您二十年前就逝世了吗?”
“你觉得以我的本事制造一个假死亡会是问题吗?之前他们只知道我隐居,不知道我在哪隐居。
十年前,我制造了一个我已经死亡十年的假象。一个九十多岁的人逝世,能让人信服,因为我并不想再让他们抱有希望。”
说到这,黄叔公揉了揉眼睛,又继续说:“至于为什么选择隐居,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太过危险。不仅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还批斗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等一干人,而我两个都包括了,不走只有等死。
再者,我的哲学思想来自范蠡、张良、刘伯温的功成身退,退隐是我当时的必然选择。”
青松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那叔公今天带我来这,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吗?”
“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我想告诉你霍家村的秘密。我之所以半辈子待在这里,是因为这藏了一个大秘密。”
“霍家村有秘密?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人说起过?”
黄叔公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连你都知道了,那还叫秘密吗?”
“呃,也是哈!”霍青松拍了拍头,今天他被这一连串的消息震惊住了,以至于脑子都不够用。
黄叔公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李达,霍家村藏着一个大秘密,这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竟然一起来了。
他又想到,若是把这消息放出去,华蓥山和伍家寨的旅游想不火都难啊!
他看着黄叔公,想着这一段时间的经历,那些军政大佬不会是因为叔公才对自己施以援手的吧!
“叔公,那这次是你帮我解决的危机?”
“没错,谁叫你小子这么不省心,叫你又不听,总不能眼睁睁的放你不管吧?多亏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几分薄面,此时不用真要带进棺材了。”
“谢谢您,叔公……”
“好了,别说那些煽情的话,应该要吃晌午了。霍家村的秘密,下次再告诉你,走吧,别让大家伙等我们俩爷子。”
“好的。”青松回了一句,跟在黄叔公后面走了出来。
当两人来到霍家村大院子,看到的是一桌桌丰盛的坝坝席。
桌子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凳子清一色都是长凳,有新有旧,有高有矮,有宽有窄。
桌凳虽各不相同,但每桌的摆设大都一样,八大碗;坐的人也相等,都是八人。
桌上中间摆着一个碗,碗底下是瓜子,中间放花生,上面摆糖,最上面是一包烟。这是开席前给客人摆龙门阵用的,嗑瓜子、剥花生、散烟吃,这都是最好的消遣物品。
桌上还摆放着几盘凉菜,则耳根、泡椒凤爪、凉拌猪耳朵、凉拌毛肚、凉拌豆皮。
还有一个酒碗,有大半碗酒以及两个勺子。酒碗旁边放着两瓶啤酒,接着就是四方各放着两双筷子、两个碗、两个纸杯。
有这些一般就可以开席了,蒸菜是主菜,要边吃边上。还有几个炒菜,在客基本到齐,上蒸菜之前可以先炒端上,也可以上了几个蒸菜在炒。
黄叔公一进来,大家都邀请他坐上席,打眼一看,几乎每一桌都空着上席。
川东北一直流传一个说法,等七不等八,也就是只要一桌坐够了七人,就可以开席,不需要等第八个人。
上席是给一桌里辈分最高,年纪最大,最受尊重之人坐的。而黄叔公恰好都满足,大家以和他同桌为荣,因此都留有位置。
见大家都没动筷,黄叔公笑着说道:“你们坐,老头子我一个人哪坐得过来,我和青松小子坐。”
大家伙开始了自行调整位置,很快一桌桌都做满了,黄叔公和青松四人另坐的一桌,加上陈泼妇、三婆和忙前忙后端盘的村长,恰好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