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热度有增无减,被视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金字塔上的皇冠”,随着人工智能的大热,今年机器人也备受关注。作为机器人行业高技能的代表之一,医疗机器人又成为了行业核心,投资的风口彷佛再次到来。
市场需要大、远景和“钱景”都很广漠,是不少人想投医疗机器人的重要缘由,可是,这个行业还处于成长初期,有不少雷必要排。
再迎投资风口
据BCG波士顿咨询数据,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未来将形成万亿的产业链。另外,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手术机器占全球医疗机器人份额的60%以上,占比最重。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医疗机器人发展趋势逐渐显现。从国际着眼,医疗机器人产业正在兴起。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机遇,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潜在用户基数大,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行业需求空间大;从支付上看,支付主体以自费为主,保险支付占比在逐步提升;从技术上看,医疗机器人有其技术壁垒,行业整体处在一起“把蛋糕做大”的阶段;从资本方看,医疗机器人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尽管前景向好,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潜在用户基数大,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其“成长壁垒”也愈发受到业界关注。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称,机器人在精度、稳定性、力量等方面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对专业度要求极高的医疗领域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也鉴于此,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相关的医疗机器人公司。
A股市场上有新松机器人、楚天科技等,新三板上有天智航、优爱智能、派尔特等,其他还有一大批正处于A轮、B轮,甚至种子轮、天使轮的创业型公司,希望能分食医疗机器人大蛋糕。
新三板私募同创伟业、A股公司博实股份,甚至制造业大佬富士康等,都已经加入战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医疗机器人行业雷声很大,但是相对于它未来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巨大的市场,现在的医疗机器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却还处在比较早期阶段。
因此在中国,这个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医院的国家,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消费和竞争市场,医疗机器人的前途不可估量。
我国产业掣肘仍待破解
在5月15日举行的机器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张建伟在论坛上指出,在医疗机器人领域,中国投资者甚众,但投资碎片化、同质化严重,“许多投资者对这个行业认识不足,都愿意投一些看得到产品、看得见销售的项目,对前期技术型初创项目,尤其是产品还没出来、尚需大量临床试验的项目,投资仍不足。”
的确,目前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中,海外企业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机器人领域,国外技术垄断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我国医疗机器人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在医疗机构普及率也较低。
不过,也有些人对我国医疗机器人发展持乐观态度。有专家指出,在药品、传统器械产业上,海内外差距较大;但在医疗机器人这一新兴行业,目前中、美、欧都处于“婴儿期”,中国可以加大对医疗机器人研发的支持力度,实现“弯道超车”。
同时,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医疗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需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医生的临床需求和使用习惯,提高诊治效果,并考虑是否增加了患者的费用支出。
总体来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正加快推进,和国际差距亦逐步缩小。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医疗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具备处理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功能,拥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越发灵巧和便捷,用“聪明才智”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十年拐点说”
医疗机器人由于其所在领域的特殊性,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资金密集程度都很高。目前来看,由于起步较晚,虽然国内的医疗机器人企业数量变多了,但是技术含量相对还比较低,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医疗器械领域。
天智航公开转让说明书称,国产医疗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很低,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垄断。而行业面临的除了技术问题之外,另一个就是资金问题。
北京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就认为,医疗机器人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周期较长,“从技术到产品的临床应用普遍需要超过十年的时间”。
以医疗机器人行业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达芬奇为例,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达70%,净利率27%。但是如果从成立时间看,达芬奇是在成立的第十年才首次实现盈利。
天智航创始人、董事长张送根曾分析:“一个医疗机器人产业化需要企业熬过十年左右,然后才出现拐点。”因此有医疗机器人“十年拐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