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北京地铁上一个男子对两个女生爆粗的视频被到处转发,引发大众的讨论。我认为虽然事出有因,但是这样粗口乱喷的行为是非常过分和让人冒火的。正当我在庆幸自己不会遇到对自己说粗口的人的时候,粗口就送到门口了。
前几天晚上,我听到有人非常用力地拍我的宿舍门,打开门之后,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从门侧边蹦出来吓我。他看到我被捉弄以后就开心地跑开了。我懒得理会就把门关上了。不多久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又响起,我知道是刚刚的小男孩就不理他。紧接着,他就开始爆粗口,用非常典型的语句问候我妈。我当时的火就上来了。
我是在校园内听过一年级的孩子把粗口当口头禅,但是没有想到有一天孩子会直接对准我说。所以我特别特别生气,打开门后又看到那个小男孩开心地跑到远处。我一直深呼吸,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是我真的太生气了!我本能想要把他抓住,狠狠地教训一顿。我知道自己情绪很激动,不宜做出任何决定,所以我暂时不去逮住他。因为我记得那个男孩的样子,所以决定想清楚怎么处理以后,第二天一定要找到他进行教育!
2
等我冷静一点以后,我觉得应该考虑他这个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只是看到他表面这个行为。也就是说,我不能只是处理说粗口这个行为,而是要深入他的内心,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
首先,他肯定是不知道这粗口的真正含义的,更有可能是,他平时耳濡目染从身边的人那里学会的粗口乱用成了习惯。其次,我和他没有矛盾冲突,所以不会是他因为讨厌我才这么做。再者,他应该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特别是成人相处。这样一番分析下来,我觉得比起训斥他不能说粗口,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应该怎么做才行。
至于他的需求,他应该是想获得我的关注,引起我的注意。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我知道他。他看到我因为他从房间出来以后就很开心。这跟北京地铁上的那个男子用粗口来表达愤怒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只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而他不知道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如果我只是单纯地训斥或者惩罚他,当下他可能暂时不敢有任何举动,但是他不一定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许不久之后会变本加厉,也许会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就是个坏孩子所以不需要改正。所以,我决定的处理方式是和善且坚定地告诉他,他对我说粗口让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我希望他怎样和我相处。
3
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握着他的双手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你昨天对我说粗口了,你这样对我说话让我觉得很受伤,也很生气。如果你想找我聊天,应该是敲门不是拍门,而且不能说粗口。如果你非常礼貌地来找我,我会非常欢迎和高兴。”
我问他:“你知道敲门是怎样的吗?”他在我的办公桌上示范敲门给我看。我表示:“是的,这就是敲门。敲门是礼貌的行为,拍门是不礼貌的行为。你以后能够礼貌地敲门吗?”他低着头点头。“我希望你看着我说,这也是一种礼貌。”我再抓紧他的双手。他抬起头回答:“可以。”
“还有昨天你说的粗口,是非常不尊重别人、非常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会让人特别生气和难受,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再对人说粗口,你能够做到吗?”
“可以。”他再次低着头回答。我让他看着我再回答了一次。得到他明确的回复以后我就让他离开了。
4
这种处理方式立竿见影。当天晚上他就来我宿舍找我聊天。他轻轻地敲门,还背书给我听,同时在离开的时候对我说谢谢和再见。我想这个效果就是非常明显且正面的,这种方式不是通过训斥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不会让他产生报复的心理。他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注意到他了,同时知道自己的方式是错的,也知道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
这是一种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这也是简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这本书当中提出的管教的基本原则。和善是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要温和,不是贬低和侮辱。坚定是自己对于错误的行为表示拒绝,不能接受他的行为。我遵循了这个原则,也体验到了这种方式带来的良好效果。
后来,跟他说再见以后不到十分钟他又回来找我,他还是轻轻地敲了门。他坚持要把他喜欢的手表送给我。在我拒绝以后,他还是坚持要把手表送给我。于是我就跟他商量一下,我表示愿意保持保留他这个礼物一个晚上,明天还给他。他答应了,非常开心地跑开。
虽然我不能保证他以后再也不会说粗口,但是只要他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式,他说粗口的频率至少会下降,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人造成伤害。
5
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确实可以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代替有负面影响的训斥。我们对孩子友善,他同样回报我们善意;我们对孩子严厉和训斥,他回报你的有可能是厌恶和拒绝,绝对不会有和善。在和善而坚定的前提下,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步骤是:
第一,在自己和孩子冷静以后处理问题。我们在冲动的情况下,更有可能说出过后就后悔的话或者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而且对双方都造成伤害。
第二,了解孩子行为的背后目的。人的行为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孩子的不良行为的产生一般来说有四种:寻求过度关注(操纵别人)、寻求权力(自己主导或控制),报复(以牙还牙、变本加厉)、自暴自弃(拒绝任何人介入)。我们了解他们行为的原因之后,才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一种对双方都尊重的问题处理方式。
第三,让孩子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满足自己需求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之后,说出对他的行为的期望。特别是年纪越小的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一定要说具体,而不是笼统地说要有礼貌、听话、乖巧之类的形容词。如果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就可以向他提问,引导他自己思考应该怎么做。
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和教育者能够意识到单纯的训斥和惩罚会带来长期的负面效果,努力尝试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在有自尊、感到自己有价值的前提下积极成长。
后记:
这两天这个小男孩每天都来找我聊天,见到我很开心,还送零食给我吃。我表示因为咳嗽不能吃以后,他又跑到小店买了一瓶菊花茶给我。我没有接受,给他解释了生病的饮食需要以后,他也表示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