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一件杭州funk天团主唱该做的事。」
陷于一种想告诉大家根源音乐的一些故事,但自己太浅薄,为了不露短,只好借助一些牛逼的纪录片来说明。
这部片子第一次发现是半年多前的夏天,看完,我站起来了。
我告诉自己,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玩funk的,你知道个p啊!
这部片子在豆瓣上竟然连分数都没有,但我肯定的和你说:
「如果你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听到某首歌真好听,好炸,那通常是有FUNK的元素在里面」。
比如
或者,就像我们重启之后的第一期节目的片尾曲那样,嘻嘻嘻。
我们在几个月前在巢场声音工作室里,聚齐了一众音乐爱好者,一起观看了这部纪录片,然后畅快淋漓地录制了讲道理是真的第一期的节目。
这部片子就是
The Story of Funk: One Nation under a Groove (2014)
抱歉,只能找到这样的封面了
我非常推荐大家直接观看,你可以点击原文链接,或者快速阅读以下的笔记。
对,这是一个看片子时候我自己的笔记,不算文章。
虽然我肯定的告诉你,看了没什么用,很多人名,很多歌曲对你来说可能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我也负责任地告诉你,我没有找到比这个更清楚的描述funk这种音乐类型发展历史更好的影视作品了。
01
—
「我就是FUNK」
1960代的美国,种族主义充塞社会,非裔美国人制作的音乐只能在无聊的流行唱片公司上榜。例如摩城唱片(Motown Records)可以说黑人基本上没有公开向大众发出任何声音的权利和渠道。
而在这之前的1950年代,JAMES BROWN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R&B歌手,唱唱福音啊,soul啊之类的。
具体关于他的生平,可以移步他的传记电影
「激乐人心 GET ON UP」(2014)
「激乐人心 GET ON UP」(2014)剧照
这个主演是查德维克·博斯曼 Chadwick Boseman 也就是演黑豹的那位
1960年代中期,他在黑人音乐领域中被称作灵魂乐教父。
1967年,他用一首叫
JAMES BROWN将歌曲中只剩下了鼓点和打击乐的小节,之前的音乐都是清一色的4/4拍,重音是每小节的第二拍和第四拍。
而他则着重强调第一拍,将前四拍中的八分音符延迟,作出了funk特有的律动感。
非常具有非洲味道,仿佛能唤醒灵魂。
他周围有很多厉害的乐手,他让他们分别即兴,并由他来决定演奏方式。大家都纷纷表示不爽,这一段在传记电影中也有体现。
当然了也没办法,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踢掉了他最开始玩funk的乐队,当年一起玩soul的乐手。现在他的乐手讲道理,都是他的员工。
反正他们和詹大爷说话,结尾都是「Mr. BROWN」 。
这个忍耐的限度只是稍微高了些,晚些时候你就发现,该分手还是得分手。
一个乙方哭诉
总之,他定义了FUNK。
wankanda forever
02
—
嬉皮士FUNK
西海岸旧金山为中心,爱与和平的一代。迷幻摇滚,是非常飞的那群人 Jefferson Airplane,Grateful Dead 搞得正热乎的年代。
这时候出来了一个乐队
SLY &THE FAMILY STONE
这支乐队黑人白人都有,而且不同于布朗大叔,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创作,是一支多种族融合的乐队。在这样的种族主义矛盾的高潮世界里,通过电视告诉全美国,多种族融合是可行的。
他们对funk最重要的贡献大概算是 Larry Graham创造了slap贝斯的演奏方式。填补了这段groove的空间。
就是这位大哥,下图是他和他妈。
伟大的发明的开头总是会有些奇怪的故事。
他们的穿着和爆炸头决定了70年代的funk形象。
03
—
FUNK的基因
刚说了,1960年代,美国黑人每天都在为种族和平斗争。
JAMES BROWN在自己成功之后,在巡演的时候激励黑人争取自己的权益。他呼吁黑人同胞们需要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但是当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之后,大家陷入了黑暗当中。
因为JAMES BROWN在六十年代在黑人中有绝对的影响力,所以他站了出来,用funk来是黑人团结起来。
当他在台上唱着这句歌词,台下的黑人们齐声呼应,热泪盈眶。
另一方面,SLY &THE FAMILY STONE 在同时创作的歌曲,有别于JAMES BROWN让黑人感到自豪,而传达的讯息是让黑人们彼此联系在一起。
JAMES BROWN、SLY &THE FAMILY STONE
创造了构成funk的基因
70年代将funk推向了全世界,成为了年轻人的音乐。
而同时,推广黑人音乐文化的电视节目
04
—
FUNK的海外发展
英国乐队也开始做了funk,或者运用funk元素创作,比如滚石、齐柏林飞艇等。这部分不用说明了。
七十年代的英国,有一只来自苏格兰的funk乐队Average White Band作为翻唱乐队出道,写出了
就是这两位老哥的乐队
当有人说这歌好厉害的时候,他们俩的反应是这样的
05
—
P-FUNK帝国
1970年代末,GEORGE CLINTON 建立了自己的funk体系,将funk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也把funk的主题带向了太空。
尽管摇滚脱胎于美国黑人创造的blues和R&B,但是自从JIMI HENDRIX 之后,几乎再没有其他黑人摇滚艺术家出现,GEORGE CLINTON融合了funk和迷幻摇滚,他称之为「FUNKADELIC」= Acid Rock(酸性摇滚) + 大量funk 。
他们非常了解传统的R&B的规矩,将至抽离,重建。虽然在特定人群中获得欢迎,但却认为太过实验(说白了,西海岸的人真的太飞了),在七十年代的早期几乎无法进入榜单前一百。GEORGE CLINTON 让他早期的乐队Parliament回归,更戏剧性的表演,在概念用鼓点掩盖FUNKADELIC的失真音色。
Parliament中加入了因为JAMES BROWN的控制而厌烦的乐手如Bootsy Colins 、Catfish Colins 和管乐队。这样他们可以更加得到发挥。
Parliament 和 FUNKADELIC组成了大型巡演乐队,称为「P-funk」。演出非常具有戏剧性,节奏如同非洲部落,让每个人融为一体。
他让「P-funk」 成为了一个帝国。
他让大家听到他们的歌的时候,能去思考,能问为什么,能说不,因为这个时候,你就在思考。这样,让七十年代的美国的黑人慢慢感觉到,他们自己也可以创造不可能。他们是黑人想象力的释放者。
06
—
接受自我的黑人文化
黑人开始不再避讳自己的非洲血统,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身份,并以之为荣。
当七十年代为黑人制作,由黑人为主体的电影开始出现,funk也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配乐类型,黑人音乐家因此获得了电影配乐的工作。影片中充塞着黑人的文化——发型、服装,以及出现了一些恶搞经典好莱坞影片的作品。
KOOL&THE GANG 采用非洲元素(节奏韵律和宗教元素,如Manu Dibango)制作了一张大热的专辑
EARTH,WIND&FIRE在七十年代后期,让funk变得非常流行。他们使用类似GEORGE CLINTON的音乐方式,但却使用那些即兴、迷幻和玩笑式的歌词,EARTH,WIND&FIRE歌曲的旋律更加轻松和抓耳,也就是更主流。
已经进入主流社会的黑人乐于用这样的音乐显示自己的品味,白人也更容易接受。funk因此进入了鼎盛时代。
而EARTH,WIND&FIRE的舞台表演沿袭了P-funk的戏剧性,当时非常喜爱使用金字塔等埃及元素,以及魔术表演等。
07
—
FUNK的转变与新生
当funk已经进化完全的时候,disco到来了(感觉disco是那个年代很多根源音乐的大敌,连朋克都让他三分)。虽然disco有funk元素,但却没有funk的灵魂——律动。
Funk 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本真的律动,被合成器替代。
很多七十年代的funk乐队因为坚持本质,而被解约。
但EARTH,WIND&FIRE却因为在歌中融入了disco,又创作成了大热的歌曲
KOOL&THE GANG 也加入了歌手,并改变了节奏型。 却让原来的粉丝很不开心。(化妆达人kiss乐队也在那个年代干过类似的事情)
他们露出了一副,反正老子卖光了,那又咋样的表情
上海爵士音乐节,这些老哥还来演出过,还是很带感的。
JAMES BROWN 的尝试新鲜风格,却失败。
七十年代末期SLY&THE FAMILY STONE也因为Sly的毒瘾问题解散了。
GEORGE CLINTON的帝国因为厂牌纠纷以及P-funk的成本问题导致崩塌。
老爷子嘴真的很坏
就在这个时候,就像funk直接反应了黑人的生活,由FUNK产生了
Hip-Hop
简单的说,就是Hip-Hop史上被公认的第一次地下派对,就是播放着funk音乐中的break的部分,几张唱片来回播放这个部分,然后大家跳舞,同时有人在台上拿着话筒,用黑人特有的说话韵律吹牛逼。
大概就是这样,funk的根源部分的发展就到这儿了。
好了 关于FUNK的纪录片的笔记就到这里了,而这之后的Hip-Hop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种音乐的根源时期的主要人物大多在世,所以也可以获取真正的信息,而不需要去看一些评论分析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历史。
当然了,这些都是根源。
这件事会在我们最近上线的关于这部funk纪录片的节目中有些讨论。到底把音乐做成什么样才是funk,当我们在说funk的时候,我们说的是James Brown的funk,还是p-funk,或者是daft punk的funk?同时,这些真的重要么?
诶?为啥James Brown的传记电影和这部纪录片,都是2014年播出的?
就像我说的,这一季节目,我们只提问题。
本文所有内容和图片来自纪录片
最后有事进群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