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套路,小心消费中的心理陷阱!

1、

表弟终于上大学了!姑妈终于熬出头了!呱唧呱唧!这个暑假全家都在忙活给他置办上学用品,而表弟最关心的只有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次拉着姑妈去电子城,先奔手机柜台,看中了一款手机,售价2200,然后在网上搜了一下,看某电商卖1900,就把姑妈拉走了,说回去上网买合适,小子还挺机灵。

接着开始看电脑,看中了一个售价6500的,也上网搜了一下,某宝最便宜的卖6200,表弟就没跟姑妈提这茬,当场就把电脑买了。回头我问他,一样是便宜300块钱,这咋不上网买了?表弟说,6000多都花了,还差这300块钱!

2、

老板大黑搬新家时,有一张红木书桌新家没地方放,就送给了逼哥。逼哥把书桌喜不自胜地搬进家后,顿时觉得原来那把塑料椅子和书桌放在一起大煞风景,于是没多久就买回来一个皮质转椅来搭配这个书桌,这样心里就舒坦多了。

后来几位同事去他家聚餐,一哥们一边把逼哥的皮椅转上天,一边对这椅子和书桌赞不绝口,可最后偏偏来了一句:“要是能把这书柜换一下就更好了。”

逼哥这么好面子的人,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果然,没俩礼拜,逼哥花了4000块换了个新书柜。因为大黑这一张书桌,逼哥把自己家折腾了个底儿朝天。

3、

公司一姑娘原来天天收快递,衣食住行几乎全靠网购,直到有一天,她失恋了,再也没见她收过快递。有一天,听见她说,失恋后为了摆脱过去的自己,再也不做那个省吃俭用的傻姑娘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有东西都换成了商场里的高档货。

原来200块的连衣裙换成了商场里2000块的,在潘家园配的眼镜换成了宝岛的,300块的平底鞋换成了商场里3000块的高跟鞋,几百块的背包换成了上千块的海淘皮包……我原来纳闷明明只值几百元的东西,为啥进了大商场柜台,就会被卖到上千元,却总有人愿意买账。现在明白了,可能是这世上失恋的人太多了。

4、

9月8日凌晨,一年一度的苹果发布会又开张了,库克带着槽点满满的iPhone 7亮相。尽管手里的6s还在冒着热气,尽管最近也没有一笔横财入账,但还是有很多人非要追上这股一年一度的苹果热,争先恐后去苹果店门口排队购买最新款。为啥呢?

这些人中不乏忠实的果粉为了体验iphone的新功能,也不乏真土豪就是有钱任性,也不乏手机刚好报废买来江湖救急……不过,在排队购买的人当中也有人是出于这样的心理:身边的人都换了7,我要是不买,以后聚会都不好意思自拍,发微博都不好意思带来源小尾巴,开会时手机都不好意思放桌上……思来想去,不过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咬咬牙就买了吧!

在经济学理论中,这叫做“攀比效应”,是一种赶潮流的欲望。买这个东西的人越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越强烈,拥有这种商品的消费者越多,这种商品的内在价值越大。

我们在消费时要尽量避免受到他人的影响,选择真正需要且适合自己的,攀比和虚荣又不能当饭吃,何必为了迎合别人而勉强自己。

很多心理学现象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消费决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千万别为了一时的不理智而掉进商家的陷阱和自身的心理陷阱。懂点消费心理学,就可以尽量躲开这些陷阱,把钱用到正地方,发挥最大效用,做到理性消费,坚决不当冤大头!

常去超市买东西的人,一定知道买酸奶、牛奶什么的拿最里边的。特别是,当你发现最里面的日期确实比最靠外的新鲜时,内心傲娇小暗爽迅速爆棚!

但是,超市里的陷阱可不止这些!


都是套路,小心消费中的心理陷阱!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是套路,小心消费中的心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