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

生活和工作有时傻傻的分不清,可能到了一定年龄生活和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会相互渗透,反正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好在我爱我的生活也爱我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经常会给我一些启示,这种启示让我快乐。


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_第1张图片

最近领到康赢一生的人群分析任务,领导希望能够精准的锁定目标人群,让好的产品帮到真正需要他的人和家庭,让我们的营销做的更有效。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掌握的信息很有限,首先,产品的形态是重疾100种+轻症35种,轻症带有豁免功能,保障至终身,100%获得保额(保费不会白花),产品的投保年龄是28天—65周岁,缴费年限是趸交,5年,10年,20年,交至65周岁,由这些信息看这款产品的承保年龄有优势,缴费年限杠杆率也不错,但难说什么样的人需要他。我觉得他的人群很难用一组标准的维度去衡量,可是我却不能这样回复我的领导


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_第2张图片

接触保险以来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保险产品千千万,保费不同,保险责任不同,受众也真的不同。那些在专业人士看来糟糕的不行的产品仍有很庞大的客户群体,总结起来就是保险产品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那康赢一生这款重疾产品适合谁呢?我苦苦寻找答案!一般寻找答案我习惯从自身分析做起,然后再反推。


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_第3张图片

我做为保险消费者来说我希望通过购买保险能够实现帮助我的家庭抵御一些可预见的未知风险,当风险来临时我的家庭不至于太狼狈。以我家为例:我老公30岁,某金融企业高管,年收入30万,我们有30年的房贷和一个三岁的孩子,所以我给我老公买了每年4500元,保障到60岁,保额是150万的定期寿险;重疾险我则给他搭配了年缴费2750,保额50万,保障至70岁的。不难发现,我给他搭配的保额不算低,但是保费并不贵,因为我买的是消费型的保险,基本上保障至我们房贷还清孩子大学毕业;因为他从事金融行业,在投资理财方面会有一些自己的取向。并且在我的认知中30年内是我们责任比较重的时间段,同时我坚信除不可抗力外,否则我们的财务状况是会越来越好的,所以我暂时不用考虑养老问题(但后期随着年龄及财务的积累状况,我可以在丰富我们的保单,保养老保障加进去)。


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_第4张图片

与我们不同,还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收入不多但稳定,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略有储蓄,责任期已经过三分之一或一半,年龄在40岁+,理财方式比较保守,但是他们也希望通过配置保险来分解家庭财务风险,那么康赢一生这样的产品就比较适合他们的。因为康赢一生即可满足他们重疾险的需求,同时保证即使终生非常幸运的没有生病还可以保证死后将保额作为财富留给子女;对于这类人群最有吸引力的还有一点是:如果保障期内只得了轻症,轻症可获得最多5次,每次基本保额的20%的赔付,同时豁免了后期保费,然后身故后还是可以得到基本保额的赔付金。


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_第5张图片

至此,我认为我把康赢一生的目标人群锁定了:工作和生活极为规律,收入不多但稳定,略有储蓄,但不善理财或理财方式比较保守的70后。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分析方法也穿插了一些我对保险的认知,将此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54h��x��K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则重疾险人群分析的心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