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你可能已经出局了

之前流行过一句话,“有的人25岁已经死了,只是等到75岁才埋进土里”。你怎么看这句话?

知道吗?你可能已经出局了_第1张图片

很多人会这样理解,“这不就是讲,有的人早早地停止学习、停止思考,浑浑噩噩过完一生吗?无所谓,反正能开心活下去就行呗”。这样的话,真能过好这一生吗?

最近,凤凰网有个新闻——“员工曝三星中国裁员20%”,显然这是由“爆炸门”引起的。这20%的人中,会不会有“25岁已经死了”的呢?铁定会有的。“爆炸们”发生前,三星电子才刚刚实现了近两年以来最高的季度营业利润。那时,大家应该都会觉得“能在三星,真是太棒了”,因为这公司太稳定了,太好了。

现在呢?如果不是富二代、拆二代什么的,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境,尤其是35岁以上的。简历上看上去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似乎很难找到合适的去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会对年龄有限制,或者给不了跟以前一样的高薪水。而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早早地就已经出局了,没有能力应对新的工作内容、新的职场环境。更可怕的是,从没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出局的“事实”,因为还能依附在公司里混日子,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如果在某些大型外企呆过的话,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里真的是外企吗?怎么像国企一样。”在很多老牌大型外企,确实像国企一样。福利待遇好,人员流动率非常低,大家按部就班地工作,等待退休的到来;几个高层会斗来斗去,下面干活的还是继续干活,最多影响到某些中层。慢慢地,发现这不是错觉。因为公司太“稳定”了,根本不用担忧未来。

可是,现在还是这样吗?时代已经变了,而且会加速改变。移动互联网就像催化剂一样,可能会让一件小事迅速产生影响巨大的后果,更何况是“爆炸门”这样的热点。“稳定”这事,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绝迹,越来越多的公司会迅速死亡。这种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

那么该怎么办呢?那得先活过来才行。要投入地玩,认真地工作, 努力地生活。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爱好,只要能做到全力以赴,都能帮助我们修炼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比如,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了聊“为啥痴迷游戏的人,混得也比你好”。那些游戏打得好的人,都是很投入的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思考,思考如何打得更好,思考如何和别人协作。这些都锻炼了他们的相关能力,比如:战略规划,数据分析,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领导力等等。这些能力不都是职场需要的吗?

也许你会问,游戏里的能力跟职场里的能力不是一回事吧?是的,会有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从游戏到职场,只是缺少了一个迁移的过程。

迁移,具体来说分三步:

1. 找到自己在工作、生活或者爱好中,全力以赴地做过的事。即时是一件小事也可以。

2. 从这件事里把能力提炼出来,用一个词来描述。

3. 考虑和设计如何在另一个领域运用这个能力。

我有个朋友是个买手,在购买前会把价格记录下来,货比三家。更重要的是,他会尽量找到历史价格,分析价格走势,来判定现在是不是处于相对的低点。他就可以把他的能力提炼成: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这样的能力是不是能用在工作呢?一定可以。

Stephen Gillette是星巴克的CIO,他也是魔兽世界的70级祭司,游戏公会的领袖。他每周到打至少6小时的游戏,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游戏中学到了关于管理和领导的核心。

这个过程也适用于面试。想想看,如果面试者只是罗列自己的经历,面试官会感兴趣吗?不会的,早就不耐烦了,只是出于礼貌,没有让面试者走而已。如果能在叙述完经历后,再把能力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并且说说自己如何把这些能力运用在新的工作中。那通过面试的机会一定会大增。

但是,这些提炼出的能力应该是真实地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否则就是在忽悠。即时能蒙混过关,也很难在新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无论什么时候“死而复生”都不晚,我也是才活过来。朋友们,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吗?你可能已经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