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商业秀:所有的产业都是娱乐业。

什么叫体验?超出心理预期的才叫好的体验。举例海底捞的服务是加分


在老周追捧亚马逊时,一直把不盈利当作口号,有些人总是喜欢人云亦云,如果公司一直不盈利,那群嗜血的华尔街之狼为什么会认贝佐斯,一点都不符合华尔街的行为。

贝佐斯真的不在乎盈利吗?我不相信,贝佐斯的原话是在2004年致股东的信里写到的:衡量亚马逊的最终财务指标,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最想推动的,是每股自由现金流。境内媒体解读为公司的终极目的不是盈利。

如果一家公司的目的不是盈利,难道是理想主义者做慈善吗?贝佐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绝对不是,据报道,亚马逊2001年裁员超过1500人,贝索斯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改变过去一年赢利不佳情况”而采取的纯粹商业行为。从原话可以看出贝佐斯是希望公司能够盈利的。

贝佐斯还有一句名言: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这是一句政治正确的话,但没有什么卵用,善良的前提是建立在聪明的基础之上的,不然就是人善被人欺。华尔街给贝佐斯的外号是暴君,跟善良的距离真的很远。

人都有两面性,所以一定要有辩证思维。而写贝佐斯的反话也是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贝佐斯一直把公司的成长性看得很重要,没有说过公司的终极目的不是盈利。


微创新

现在许多公司很喜欢谈战略,谈颠覆,首先就说小公司没有资格谈战略,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不要把战略和目标混淆,战略需要洞察力,而洞察力与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资源等密切相关。

大公司很牛逼,但也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阿里做不了社交,腾讯做不了电商,谁发展得好谁不好,数据一目了然。公司的基因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电商衍生金融是非常自然的过渡,记得马云说过,阿里的三步走战略是淘宝,蚂蚁金融和数据云。腾讯因为社交衍生出游戏也是自然而然的,能做成金融真的挺牛逼的,微信红包确实称得上"偷袭珍珠港",云数据目前比不过阿里云,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再谈百度,百度的技术中国最强毋庸置疑,与人工智能结合最为紧密。旗下的爱奇艺是一张王牌,BAT,百度在前是因为最初百度的市值最高,B在AT之后掉了队,也不是谁都可以上位的,京东最多是阿里第二,不可能是京东第一。


再谈颠覆,说实话,近代历史200年,有几个称得上颠覆式创新,真的不多,再谈近20年,苹果手机没有多大的创新,只是一系列微创新的组合,可是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格局,从这点看就是颠覆式创新,余额宝同样是颠覆式创新。

百度打败谷歌是有理由的,更懂中国用户,QQ打败MSN亦是如此。用户用脚投票,谁好用我就用谁,理由非常简单粗暴。

再谈产品,第一代苹果其实不好用,第一代微信也不好用,谈颠覆只能过个十年再谈,因为刚开始都不知道市场会不会接受,活不活得下去都是一个问题。所以初期产品只需要单点突破即可,在如今中国,垂直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就已经非常非常牛逼,不要总是想搞个大新闻。

再谈互联网的唯快不破,唯快不破,快速试错的思维一定是对的吗?未必,只有在正确的方向唯快不破才是占领先机。快速试错没有错,关键是要有承担试错成本的能力,不然就是出局。公司主业如果不硬,转型方向如果是错的就是倒闭,商业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手机行业犹甚。中华酷联,酷联的底蕴最差,赌错风口就是死,中兴还有通讯,联想产业众多,华为起来了。

再谈小米,OV起来的时候踩小米踩得多惨,今年小米又重新崛起了,媒体又给小米唱起了赞歌。我一直觉得,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看好,在别人看好的时候不看好,这才是一种态度和能力。

再谈品牌,杜蕾斯和小米的SNS营销独此两家,别无分店,后来者老罗模仿得不错。做品牌不要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各有各的疗效。


1.虽然我们嘴巴上喜欢讲创新,但创新一旦出来,我们对它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包括我在内,对少数派的不宽容,对从众心理的需求,也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创新。一个人做一个新东西出来,刚起步,大家都不理解,好点的话叫他狂人,不好的话会骂他是疯子,是骗子。他一旦把原来大家骂的一件事做成了,把企业做得成百上千亿了,就到处有人给他树碑立传,把他捧成了神。

2.强需求和弱需求

3.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相信,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领导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他把营盘和兵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且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建设一只优秀的团队把握三个要点:第一,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第二,财聚人散,要有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第三,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第三点有些虚)

4.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柔道战略,定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