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

        恩德培救援,将成为反恐历史上永久闪光的范例,他代表着人类在抗争残暴和恶行时所表现出的无畏与勇气

        一、劫机事件

        1976年7月,非洲大陆东部的乌干达成了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当时的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坐在泳池旁,心中喜不自胜,他终于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了自己的“本事”。

        阿明,这个非洲大陆上臭名昭著的末世独裁者,正是这场国际事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1971年,当阿明通过军事政变登上乌干达权力顶峰的时候,非洲大地是普遍看好他的,本国人民更是为之倾倒。只要阿明的奔驰车出现在乌干达的街头巷尾,群众们往往会自发的聚集在路边,向总统挥手致敬。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仅仅几年之间,这个普遍被看好的领导人,竟然带领着乌干达一步步走向了深渊。阿明上台后似乎并没有多少政绩,他的政坛必杀技就是高喊空洞的口号,“哇耶”,就是这样的口号,令当时很多同乌干达一样刚刚拜托了西方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很是兴奋,人们普遍的认为,阿明的这个口号必定会为东非国家带来自强自立的局面。

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_第1张图片
(时任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  

        但是,不久之后的人们发现,在阿明这个空洞的振臂一呼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执政期间,阿明治国无方,奉行军事独裁和恐怖统治,杀了50多万人。据说,乌干达一处主水电站,曾因抛尸过多而被堵塞。而阿明给自己的定位是“非洲大地纯洁的孩子”,而国际社会给他的称号则是“非洲大地残忍的野兽”,非常贴切。西方曾有媒体爆出,阿明清除政坛异己后还吃人肉的时候,阿明火冒三丈。

        然而正是这个大块头总统阿明,却不自知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当国际领袖的材料。然而其臭名远播的国际形象又不断的打击着他的野心,阿明做梦都想着发生一件大事,好让全世界都看看他的“本事”,好把自己的声誉扳过来。

        1976年6月21日,阿明终于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然而标题却是“找麻烦”,意味着在国际社会的眼中,这个人就是个为恐天下不乱的人。就在一个星期之后,阿明梦寐以求的大麻烦终于出现了。6月27日,从以色列特拉维夫起飞的法航139次航班在雅典中转,当催促登机的最后以此广播响起时,四名旅客才匆匆赶到了安检口。四人的迟到蓄谋已久,他们手中拿的是假护照,箱子中装的是枪支弹药,而雅典机场当天正赶上职员罢工,安检松懈。待到飞机飞行平稳后,四个人立刻发起攻击,切断了一切通讯,控制了整个飞机。当法航再次出现信号时,由于燃油耗尽,已经降落在了利比亚的班加西机场。

        劫机事件发生没过多久,一封密电就被立刻呈报到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正在召开例会,他迅速扫了一眼电文,然后摘下眼镜对所有人员说,先生们,讨论先放一放,法航139航班遭到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上有我们的人。“我们的人“,指的是107民以色列公民,此外,飞机上还有141名其他国籍的乘客以及12名机组成员。光天化日之下劫持民用航班,这事谁干的?答案得去问“摩萨德”,摩萨德是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的简称,全球三大情报机构之一,非洲停留在利比亚机场后的第三个小时,摩萨德安插在非洲的情报网就已经摸清了劫机者的来路——革命细胞。该组织是巴勒斯坦武装派别下属的一个激进组织,劫机者意欲何为目前没明确,但这并不妨碍以色列做出反应。

        当拉宾收到线报的同时,把目光移向他身边的一个人,一个眼神,两人已心照不宣,而这个人就是时任以色列总统兼国防部长的佩雷斯。拉宾与佩雷斯是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而名满天下的政治家,都曾经获得过诺贝额和平奖,但是都是军旅出身的两个人同样明白一个道理,和平是捍卫出来的。以色列从来没有,也绝不会向恐怖主义妥协,这次也一样。

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_第2张图片
拉宾(左)与佩雷斯(右)

        以色列国防部地下室,有一个24小时不停歇工作的的单位正在高速运转,这个单位就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特种部队,他们已经接到了国防部长的指令,要在第一时间拿出解救人质的方案。被劫飞机在班加西机场再次加满油之后再次起飞,航向直奔非洲大陆深处。看来这次是要跨国动武了。跨国动武,以色列不仅之前干过,而且还相当的出色,1973年,他们通过水路,打进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暗杀三名恐怖组织黑九月的成员,从此声名大噪。

        6月28日,法航139再次降落,只是这次降落的地点位于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认人质被带进了候机楼,不安又茫然。直到一个大块头走进来,人群中才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个人正是阿明。可是被劫持的人质此刻应该是惊慌失措的才对,为什么此时却鼓起掌来了呢?这里面有一段渊源。

        20世纪60年代末,阿明和以色列一直关系密切,在中东六日战争中,乌干达曾经帮助过以色列牵制了支持阿拉伯盟国的苏丹,以色列投桃报李,帮助阿明训练军队并扶植他上了台。但到了1972年,乌干达要向邻国坦桑尼亚下手,而以色列拒绝向乌干达提供武器,阿明就翻脸了。国际政治上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个道理,阿明不会不懂。在和以色列关系破裂之后,阿明转而支持巴勒斯坦武装,甚至允许激进组织在乌干达设立基地。可是,这些幕后的动作,被劫持的群众哪里会知道。

        二、恐怖分子的要求

        就在人质们满心欢喜的以为阿明将会成为拯救他们的救星时,劫机者通过乌干达的国家电台,向全世界散出了消息,他们要求以色列、肯尼亚、法国、德国等几个国家,立刻释放关押的53民恐怖分子,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将从7月1日下午两点开始处决人质,此刻,距离期限,只剩下不到45个小时。

        通过对恐怖分所提条件的分析,摩萨德发现更加令人担忧的情况,在被要求释放的53名恐怖分子名单中,包括日本赤军杀手冈本公三和欧洲极端组织头目卡布奇,而在劫机者中出现的两张白人面孔,经核实身份,时来自德国本土的巴恩霍夫旅——一个臭名昭著的极右翼恐怖组织。此时,摆在以色列面前的是一个以往还从未出现过的危局,亚欧两洲的恐怖势力联手作案,而为他们提供庇护的帮凶又远在非洲。

        让一架被劫持的民用航班降落乌干达,容留恐怖分子扣押人质,这些举措,阿明是经过一番思量的,眼下,所有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都在目不转睛的看他如何处理危机,而目前机场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打以色列的脸,拉宾政府再强硬又能怎么样。6月29日,危局升级,恐怖分子凿通的候机室的围墙,将107名以色列人单独的关押在一起,这是一个太过危险的信号,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这样的画面太容易让他们联想起在二战中纳粹是如何区别对待犹太人的。以色列高层的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人质家属开始冲击总理办公室,要求政府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

        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以色列人面前,人质解救当然是首选方案,但是乌干达远在非洲,距离以色列有4000公路之遥,要想到达,必须要穿越红海,途径埃及、沙特阿拉伯和苏丹等几个敌视以色列的国家。即便是到达了乌干达,救援者需要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几个恐怖分子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境遇再危急,也绝不向恐怖分子低头,着是以色列政府的底线,这样一来,不管多么艰难,武力解决已经不可避免。而佩雷斯知道,此刻的他,必须要为军队争取时间。

        三、缓兵之计

        在确定要武力解决问题之后,接下来的策略就是努力拖住恐怖分子,给突击队争取时间。 时任以色列驻美大使的迪尼兹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取得了联系,他要求美国牵线说服埃及总统萨达特与阿明接触,力保刀下留人。同时还寻问基辛格,是否可以寻求瓦尔德海姆的介入,基辛格回答,我们已经这么做了。瓦尔德海姆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至此,人质劫持事件已经牵动了最高层级的国际组织。联系完基辛格,已经来到了华盛顿时间6月30日下午6点半,而此时,以色列和乌干达都已经进入了7月1日。距离恐怖分子叫嚣的处决人质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当各方的求情消息发往乌干达的时候,阿明正坐在总统府的游泳池边吃饭,他的那种希望备受瞩目的感觉油然而生。国际几大方面都围绕着他转,他能不飘飘然吗。既然都求上门来了,那就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吧。阿明下令,先把非以色列国籍的人质放了。从这个时候开始,阿明就已经中了佩雷斯的缓兵之计。正如那本时代周刊上描述的标语,阿明找麻烦的心里早已被佩雷斯揣摩的一清二楚了,他调动一切资源,给乌干达营造出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假象,而如果这样还不能满足阿明的胃口的话,以色列后面还给他准备了一个重磅烟雾弹。

        7月1日上午11点,一向以强硬态度对待恐怖分子的以色列向全球媒体宣布,将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全球媒体发布了以色列的官方通告:为了人质的安全,以色列决定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消息一出,举世皆惊,一向强硬的以色列难道也会服软吗?就像是专门解答一系列类似的疑问一样,以色列的军方将领,政坛官员,外交使节频频在各处媒体亮相并一再表示绝不会考虑军事手段,如此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快就得到了乌干达方面的反馈,为了回应以色列的这种妥协,在总统阿明的斡旋下,劫机者最终同意,处决人质的期限向后推迟72小时,以色列的缓兵之计奏效了。

        对于以色列国防军,这是弥足珍贵的三天,整个拯救方案从确定到实施都必须要在这72小时内完成,从个方面来看,这本是一次连一样有利条件都不具备的冒险,但对手洋洋得意的两记昏招,放人质,延时间,给以色列国防军造就了绝处逢生的机会,而更令他们兴奋的一个发现是,恩德培机场原本就是以色列援建的,建筑图纸被迅速送到了军情室,关押地点的布防格局,恐怖分子的人数特征就此暴露出了轮廓。在对情报详细分析之后,跨国奔袭的方案得以敲定。而执行任务的部队也就此浮出了水面,是以色列参谋本部搜侦营,所有队员均从特种兵中选拔,招收比例为10比1。

        四、跨国营救

        跨国奔袭,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就是要如何解决将军队运送到乌干达的问题,由于要途径敌对国的领空,飞机必须要躲避雷达的侦测,因此只能采取超低空飞行,而飞机的下方就是红海的海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靠飞行员过硬的本领。经过研究,此次行动命名为“雷霆行动“,一共出动四架大力神运输机,头机领航,里面的突击队由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中校领队。飞机内装有一辆黑色奔驰车,这是专门为了伪装成总统车队,欺骗值班卫兵而带的。而后方的三驾运输机中装载的是200名精挑细选的特种兵,以做支援。

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_第3张图片
(突击队长: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

        一切准备就绪,四架运输机从以色列南部起飞向着乌干达飞去。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当第一驾运输机载着突击队在恩德培机场着陆的时候,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分钟。约纳坦带着8名部下乘坐着黑色奔驰和两辆越野车驶出飞机机舱,向着候机楼驶去。按照之前的计划,乌干达士兵遇到这种车会立正致敬,而这时,一个士兵发看到了约纳坦的车,却举起了枪,乌干达士兵居然敢向总统的车队举枪?这和突击队的设想完全不一致,难道是因为他们的计划被泄露了吗?危急时刻,没有时间多想,坐在奔驰车上的约纳坦队长,掏出手中的冲锋枪便将乌干达士兵点射倒地,他手里的枪装了消音器,因此没有引起察觉,但是倒地的士兵没有立刻死去而是颤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这时,约纳坦对手下说,毙了他,随着约纳坦的一声命令,另一名突击队员拿起了手中没有装消音器的AK-47,士兵终于没有再爬起来,此时AK的声音在这夜晚显得格外的刺耳,行动再距离候机楼还有500米的地方败露,守卫候机楼的卫兵瞬间将手中的武器交织成火网。队长约纳坦果断决定弃车跑步前行,边打边跑,不多时,所有队员便冲动了候机楼的门口。此刻,队长约纳坦的心怦怦直跳,他最担心的是雷霆行动遭到泄密,不然为什么乌干达的士兵会向总统车队举枪呢?事后证明,情报并没有泄露,而是阿明为了体现军队的威武,将立正改为了一手托枪一手呈放行的姿势,只不过那个乌干达士兵还没有来及举起另一只手放行就被撂倒在地。

        听到候机楼外的枪声,看押人质的恐怖分子显得有些茫然,他们选择乌干达作为劫持人质的最终地点,就是认为路途遥远,没有人会来解救这些人质。而耳边呼啸的子弹和炸药的爆炸声又是那么的真实,等到他们终于回过神来,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开火了。突击队员冲入候机楼,用希伯来语大声喊道“趴下,快趴下”,一时间,几名看押人质的恐怖分子犹如潮汐退去后裸露出的礁石一般,瞬间被打成了筛子。据事后统计,中枪最少的恐怖分子身上有七十多个枪眼。

        但比较不幸的是,枪声刚刚结束,就有一个人跳起来,突击队员下意识的将其击毙,后来发现是一名人质,没有人知道那名人质为何要跳起来,或许是因为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而酿成了大祸。然而,此刻就激动,未免高兴的太早了。虽然候机楼内的战斗是结束了,但是候机楼外如潮的乌干达士兵正向他们扑过来,受到塔台活力的压制,突击队的形式相当不妙,队长约纳坦中枪倒地,队员们的弹药也马上就要打光。就在他们很快要和人质们一起,被乌干达士兵包围时,紧跟领航飞机之后的另外三架大力神降落了,200名以色列特种兵蜂拥而出,战场形式立刻出现翻盘,不仅是乌干达守军被打得狼奔豕突,就连停在恩德培机场的十一架米格战机也被炸了个干干净净,乌干达空军一半的力量被摧毁。

        7月4日将近正午,满载被解救人质的波音707降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全程欢动,重逢后迸发出欣喜的泪水再凯旋的音乐声中肆意流淌。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在旁边的的大力神中率先出来的是一副被蒙上白布的担架,突击队队长约纳坦·内塔尼亚胡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他也是在这场行动中唯一一位阵亡的以色列战士。在拉宾政府的倡议下,此次雷霆行动被正式更名为约纳坦行动。

        从第一架大力神降落,到整个行动结束,历时59分钟,雷霆行动,名副其实。如今,如果您有机会去乌干达,请一定要到恩德培机场看一看,外墙上仍然弹痕密布的候机楼已经废弃,成为了见证历史的观光遗遗址。在突击队奇袭的入口,树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这样的文字,“恩德培救援,将成为反恐历史上永久闪光的范例,他代表着人类在抗争残暴和恶行时所表现出的无畏与勇气”,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再次以他面对恐怖主义时,不妥协不屈服的态度赢得了正义的尊重。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文故事  

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国营救 | 以色列搜侦营四千公里的人质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