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敕勒民族流传的一首歌谣。歌中所唱的敕勒草原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家园。而敕勒川所倚的阴山山脉,正是中国北方边陲的屏障之一。

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_第1张图片

(图:段忆河摄)

阴山是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一座山脉,东至燕山,西接乌拉山,绵延一千公里,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

根据古籍记载,阴山在古代曾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阴山南麓的两座城市是呼和浩特和包头,它们的名字出自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和有鹿的地方。而阴山的名称由来更早。在《史记》中,司马迁写道“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是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在阴山下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这大概是阴山之名首次亮相历史舞台。

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_第2张图片

(图:孙其纳摄)

从战国到今天,阴山就像一座青色的屏风,始终屹立在内蒙古高原中部,它挡住北方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黄沙,守护着脚下这一方水土。

阴山脚下,就是当年的敕勒川,也是今天水草肥美的河套平原。也许是黄河眷恋这片土地,在流经宁夏、内蒙与山西之间时,河水曲而东折,又复向南行,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这就是著名的河套。由于草木茂盛,沃野一方,阴山下敕勒川,这里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大约距今五万年前,中国北方的一支先民——河套人,就诞生在这里。河套人遗骨化石发现在萨拉乌苏河岸,因此他们所创造的石器文化被称为“萨拉乌苏文化”。

阴山与河套的文明之火从此点燃,并且代代传承。在阴山上,人们又发现了大量的岩画。这些远古先民留下的画作,几乎记录了草原文明的整个历史进程。岩画的内容从原始时期的采集和狩猎,到后来的游牧民族互相征战,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留下不同的印记。阴山的“万年画廊”,就是草原文化的一个缩影。

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_第3张图片

阴山作为北方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天然屏障,一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中华历史的进程中,秦汉与匈奴、北魏与柔然、隋唐与突厥,交锋都以阴山为主战场。在诗人的笔下,吟咏阴山的诗作,自然也充满了慷慨悲凉的意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首《出塞》,是对英雄的怀念,也是对阴山的慨叹,更是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思。清代诗人余正酉也有一首《出塞绝句》描写阴山风光:

大漠天低四野园,黄沙千里绝人烟。

此生梦断封侯想,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_第4张图片

(图:黄建钧摄)

大漠天低,黄沙千里,弥留不散的既是阴山敕勒川的空旷苦寒之气,也是历代诗人对边塞烽烟、戎马生活的向往。王昌龄是这样,余正酉也是这样,无论过去多少年,慷慨悲凉的英雄之气始终回荡在阴山与阴山的诗篇之中。

内容来源:薪火文创社

图:已标明来源,部分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蒙古旅游网汇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敕勒川,阴山下“,万年前的河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