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志愿就是选择生活

当前志愿选择家长和孩子普遍过于简单化了。一是闭着眼选择型。这类家长考生对于志愿选择没有任何概念,够到哪个学校上哪个,看着学校和专业名字,望文生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定下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二是追求热门型。社会上流传什么专业好,就追求什么专业和学校,认为分高的学校和专业就是好学校好专业。

本人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选择专业就是选择生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几个报道。

“在日前公布的由《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的全球大学排名中,港大是中国排名最前的大学位列43位,不过近日辽宁一名女状元、已经被港大录取并且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复读高三,希望能够考上北大。对此,港大方面表示尊重她的选择。”这个孩子最后的结果是美好的,复读如愿再度摘取文科状元,考入北大。我在这个不想说什么励志故事,从第一次高考志愿的选择来看,当时孩子的父母无疑过分乐观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不仅仅造就了一切以分数为中心甚至是全部的指挥棒,影响了孩子的思维,也因此影响了父母的思维。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考取了较高的分数,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如果考到了状元,北大,清华,港大,随便挑,岂不是以后人生不愁,一飞冲天。其实,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高考分数中心论的危害,让我们脱离了生活的本质,也失去了正确看待事情的机会。文中的状元父母,或许觉得港大的光环就可以保证一切了。至少没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一是没有了解孩子的兴趣。从报道看出孩子兴趣是古典文学,同时向往北大,但是香港大学中文系师资虽然强大,但研究古典文学教授不多。二是没有考虑地域差异,到香港求学,不仅仅是上学本身的问题了,南北差异,气候差异,以及语言环境差异,都未在填报志愿前详细了解。香港人都讲两语三地,中文,英文,普通话、粤语、英语,尤其是当地人都讲粤语,英语不熟练无法求学,粤语不会,甚至都无法进行基本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的学习,即便是上哈佛、耶鲁,也没法适应。三是没有考虑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情商。从例子看这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但是心理调节能力则没有那么强大。

所以我认为选择志愿就是选择生活。高校排名,学科排名是大学的东西,真正跟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就业影响是有限的。具体说选择志愿也应该看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主要是要看政策,比如社会大的事件,大的教育政策等。例如日本发生地震了,核辐射了,估计去日本留学就要考虑考虑了。又如今年国务院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就要详细阅读,仔细分析。

地利,范围更广,像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语言差异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比如北方人到南方学习工作,有人就受不了南方夏季炎热的气候,也有人适应不了南方跟北方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另外行业性地域的差异也非常重要。比如青岛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大学,以后想留青岛。岂不知,青岛的优势行业有限,如想在青岛长期发展最好学青岛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比如青岛IT就很一般,就业环境很一般,如果让孩子在青岛的大学学IT还想再青岛找个很好的工作,那无疑是一条不太明智的路。像药学,上海,江浙发展好,学习药学就要提前考虑好去上海,江浙就业的可能。另外北方的公司很多不喜欢招聘南方的学生,南方有些公司也不喜欢要北方的学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择。

最重要的人和。有这么几个层次,首先,发现孩子的兴趣,兴趣太重要了,只要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做一辈子。当然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在20岁以前就发现自己愿意做一辈子的时期。所以,大学有时候选择一个专业不要指望做这个专业一辈子。而是要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尝试,自我选择,自我调节。所以拥有乐观心态和较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和社会。

相对而言,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应该说偏向于研究和科研的多,尤其是工科类院校。很多学校和专业,即便是很多顶级的大学,大家学了一圈下来,发现本科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考研,考博,考博后发现,更难就业,只有进科研院所,高校,一条更窄的路。从志愿选择上也可以看出这条规律。还有家长认为985的学校,名牌的学校就是好的。就业也是好的。殊不知一是中国高考在筛选人才上片面了,以分数把人划了等级。但是生活和社会中,确实谁有耐力,谁有能力,谁更抗挫折,谁更坚韧,谁更容易生存和成功。二是中国内地大学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学校非常少,培养的更多是考试能力,内地大学和社会接轨也太少。学生更多的还是躲在象牙塔里,眼高手低的认为,高分就能搞定一切,高分低能这句话很刺耳,但是确实是很多学校,甚至是名校学生真实的写照。

所以选择志愿就是选择生活,一切都要符合生活的规律和本质,另外所谓高分千万别太当回事,那只代表你考试能力,而生活和社会更关注其他能力和素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志愿就是选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