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什么时候结束单身?

你应该什么时候结束单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首先抛出一个问题:我今年27岁,假如计划最晚35岁必须结婚,那么我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单身?

      《指导生活的算法:人类决策中的计算机科学》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在27岁和35岁之间确定37%作为分割点,即29.96岁为分界时间。在此之前只交往不结婚,但是必须记住在交往的女生中,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在此之后,一旦遇到一个比那个人好或者差不多一样好的人,就应该立即发offer和她结婚。大家一定感兴趣这个结论到底如何得出来的?今天我就转述一下万维钢先生对上面这本书的解读,一方面它足够有趣,另一方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极具启发意义。

       一个女生计划在南京路买条连衣裙,逛了很多个商店试了很多款型,她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出购买决定?一个男生刚到上海,计划在张江高科附近租房,他应该看完多少套房再决定和某个房东签合同?一个毕业生在校招的过程中不断拿到offer,那么他应该何时和哪家企业签约?诸如上述这些问题,都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随机选择优化问题,也就是说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如何做出相对最优的决定。注意,是相对最优,最优解因搜寻成本的约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学术界将上述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并且得出了相对最优解。他们将这些问题的共性条件抽象描述如下:1.你随机地遇到X,但只计划拥有其中一个;2.遇到某一个X,如果你选择买下,就属于你;3.如果你选择不买,别人就会买走,没有后悔药吃;4.你应该为自己最终的选择设定一个时间或数量上的期限,比如一个月或者X中的10个。通过这些条件,数学家得出了最优解:37%。整个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37%之前的时间里为观察期,这个阶段筛选出你遇到的选择中的最优解;37%之后为决策期,一旦遇到优于或等于之前筛选的最优解,立即做出选择。这套方法并不能保证你能挑选出最优的解,但肯定能保证你的选择足够好。它至少能避免你看了不到37%做出决定,将来后悔买早了;同时也能避免你看了超过37%才做决定,将来更可能后悔买晚了。

       当然上述模型针对的是一般情况,在择偶问题上考虑的因素会更复杂。继续以我本人的最优结婚时间为例,29.96岁这一临界点的得出是默认我的条件为均值。但是如果我“高端大气上档次”,就算一开始错过了某个人,过了一段时间回去找她,她还有可能答应我的话,我的观察期就应该延长。 具体来说,假如在观察期内已经被我拒绝了的人,我回头她还有50%的可能性会同意,那么这种情况下,我可以把观察期从37%延长到61%。另一种情形是我的魅力指数低于平均水平,我向别人求婚存在被拒绝的可能,那么分割点就不是37%了(37%规则是假设我向谁求婚,那个人马上就会答应,主动权全在我手里)。 数学家计算,假设我每次被拒绝的可能性是50%,那我就要把37%变成25%。也就是说条件不好的人应该缩短观察期,仍然从27岁开始算的话,过了29岁之后我就得赶紧开始发offer。当然,其实这个模型还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我们在分割点前后的心智成熟度不会发生变化,这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偏差的。我们刚开始是一名新手,但也许过了分割点就是老司机了,二者在筛选能力上还是有区别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心里窝火了:“什么?你竟然用数学层面的苟且践踏我心中的诗和远方!”从理性的视角去处理婚恋这类极其感性的问题,在适用性上的确会存在较大偏差,因为我们可能会一见钟情,也可能会爱上一个明知不合适的人,知道自己无法拥有但一想到放弃那真是万念俱灰,正如“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同时显得过于功利,用精明的算计去优化自己择偶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在亵渎爱情。但我今天之所以详细介绍这种观点,最重要的是引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数字是理性的显化,数学思维应该成为底层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赤诚之心,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抗拒理性分析。真诚和策略,二者亦可兼得。缺乏理性约束的感性之笔,纵然可以在“自由王国”里肆意涂抹,但肯定无法呈现梵高的《星空》之美。

      “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这是我在文章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但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前者是看到的境界,后者是达到的境界,中间隔了万水千山...

你应该什么时候结束单身?_第2张图片
欢迎订阅公众号:《卢可奉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应该什么时候结束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