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何鸣凤大学毕业后迟至两个月后才回到家,掘土机正在她们家原来所属的小区的地基上,把平地掏挖成一个大坑,那是准备用来夯实地基浇铸成钢筋混凝土的扎实的楼房房基的。何鸣凤拖着拉杆箱,向一个戴着安全帽的施工队长样的人打听这个小区的人都搬到哪儿去了。那个虎臂熊腰的施工队长自称姓赵,单名一个伟字,他说他也不知道他们搬到哪儿去了。他询问了何鸣凤的情况后,竟然自作主张地叫何鸣凤到市贵族中学去应聘。他说你可以先去找个饭碗,至于找家的事,慢慢找吧,不急的,他说这些居民八九不离十总在这个城里的。他还说那贵族中学叫华新中学,校长是他的媳妇,叫夏怡薇。

       何鸣凤怎么也想不明白穿着大学生制服的她,赵伟却能第一眼就看出她是擅长教书的。不错的,她学的确实是教育学,而且还是在首都师范大学学的,但这也没有写在她脸上啊,赵伟却看出来了,实在难得。她向赵伟嫣然一笑,说,谢谢大哥的指引。赵伟说,不客气,谁还没有个难处呢,不过以后就全靠你自己了。何鸣凤说,知道。赵伟还想再指点她一些话时,她已长发飘飘扬长而去。

      翌日早晨,何鸣凤就已经出现在华新中学的校长室里了。夏怡薇,跟何鸣凤的瓜子脸儿不一样,她是一个长着鸭蛋脸的漂亮的中年妇人。她向何鸣凤点点头,并让何鸣凤到她的电脑前看一幅截图,何鸣凤看到的竟然是一幅题为《一陌生美眉和校长丈夫在工地会晤》的画面,上面正是她和赵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夏怡薇问何鸣凤。何鸣凤咦了一下,说,这不是我和赵伟吗?就是你先生,当时我们是在工地上。蛮快的嘛,像飞一样。何鸣凤傻傻地笑着。夏怡薇也笑了,心说,这姑娘什么也不懂,但不知她能教什么。

       夏怡薇问何鸣凤在大学里学的什么,何鸣凤说学的中文。夏怡薇又问她为何到现在才回来。何鸣凤就告诉她自己在京城里遭遇了一场小小的车祸,但没什么大碍,只是伤好后,脸上眉心间的朱砂痣也给医生整掉了,而且手机也掉了,她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些书以及衣物什么的都提前寄回家了,等到回来时发现家已经不在了。接着,她又对夏怡薇说其实她的父母亲是她的养父母,她在八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出车祸去世了,她的养父母是亲生父母的好朋友,就收养了她,连同着把她的奶奶也接到了家中。她以前总是依赖着按现成录记的电话号码跟父母亲打电话,从来就没有默记过,现在跟父母亲也打不成电话了,她对父母亲感到十分歉疚。她是养父母抚养大的,包括供她上大学。她有个哥哥,哥哥不是亲的,哥哥是养父母的亲生儿子,现在在北京读研毕业后工作呢。她是跟哥哥吵架后分开的,她要回来,而哥哥却不愿意,不过,她很想哥哥的。

       何鸣凤问夏怡薇说,哥哥是不是不爱她,只喜欢工作呢?她说,我恨死他了,但现在跟哥哥也断了联系,我好难过哦。夏怡薇凭直觉感到何鸣凤不像在做戏,看她那梨花带雨的样子,着实让人怜爱不已。夏怡薇笑着说,这个我可不知道,我又没有见过你哥哥。这样吧,你说你学中文的,你就在我这儿准备一下,下午让你到高三(一)班教一堂课,到时我去听一下,掂掂你的斤两。在我们这儿,凭的是实力,行,留下,不行,卷铺盖走人。到时我让语文教研组长把课本和资料拿给你。行不行?何鸣凤说行。她话音未落,夏怡薇已往教师办公室去了,留下她单独在校长室。

       不一会儿,语文教研组长捧着课本和一摞资料来了,他说是夏校长让送来的,并指定何鸣凤讲屈原的《离骚》。何鸣凤正戴着耳机听录着音的英语播音,她眼也未抬地说,知道了,放在桌上吧。教研组长回到办公室后,夏怡薇问何鸣凤的情形,教研组长一五一十地说了。夏怡薇说,一个学中文的,却听英文,有意思。不管她,我倒要看看下午她教得怎么样。

       令夏怡薇意想不到的是,何鸣凤下午讲《离骚》时精彩得不得了。她授课时根本不要看书,简直就是在背诵课文。她一会儿领着学生朗读,一会儿讲解。她板书时,也不用那些电子设备,全是在黑板上手书。一堂课下来,她在黑板上写下的字词和句子,写得潇洒俊逸之至。一堂课,她用了三十八分钟就拿下了,还有七分钟让学生提问,她负责释疑解惑。解答完,下课的铃声也就响了,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夏怡薇走上前去搂抱住何鸣凤,说,丫头,高三三个班的语文就是你教了,不会亏待你的。至于找家的事,等我和你姐夫慢慢帮你找,总会找到的。目前你就住在学校里,也不要再到哪儿找工作了,乖乖的,听话。何鸣凤热泪盈眶地说,哎!

      后来,夏怡薇就从校长室搬到教师办公室了,她的办公桌就放在何鸣凤的办公桌的旁边。夏怡薇发现何鸣凤没有课的时候,她会经常去到别的教室躲在窗户外边听课,她听的都是语文和英语课,她还不时地在一本小本本上记着什么。有一天,夏怡薇无意中在何鸣凤的办公桌上看见了那本本子,上边写的全是李老师、王老师、聂老师和朱老师等老师授课时的闪亮点,何鸣凤还在上边写下自勉的话,表示要向人家学习,人家毕竟是老教师,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何鸣凤从不布置学生做作业,她却自编考题,每一课教完后都会利用晚自修考一下学生,然后到课堂上公开释疑解惑。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提高得很快,期中考试,她所教的高三三个班的语文成绩,在全市所有的中学里名列前茅。晚自修时,何鸣凤坐在讲坛边,一边听耳机,一边备课。夏怡薇发现,高三三个班的学生晚自修都很认真,奇怪的是何鸣凤对学生从来不大声呵斥,也不大管学生。夏怡薇看了,心里说想不到这丫头挺有办法的。夏怡薇还发现,学生们晚自修下课后,都簇拥着何鸣凤,和她谈笑风生。高三三个班的老班也都很喜欢何鸣凤,因为何鸣凤晚自修时总是不时地出现在他们的班上,这无形中就给他们减轻了负担,他们哪能不喜欢呢?

       夏怡薇也帮何鸣凤在城里贴了很多寻人启事,还在电视上滚动了几天寻亲启事,她甚至还到城里房屋管理处查寻何鸣凤父亲的名字,可惜都没有找到何鸣凤的父母亲、奶奶和哥哥。何鸣凤也曾试探着往北京她哥哥所在的单位打过电话,可对方回复说是她哥哥谭吟龙早已辞职走人了。夏怡薇和何鸣凤都不知道,自从何鸣凤跟家人断了联系后,她父亲已到她哥哥那儿找她去了,家也租住在别的小区,只有母亲和奶奶在家,她们没心情看电视,只是守着电话机等北京的来电。她哥哥也辞去了工作,一边辅导几个中学生的外语一边找她。何鸣凤在周末也上网寻找哥哥的,但她哥哥以前上网都是和她聊天,一般是很少上网的,她在网上当然看不见哥哥的踪影。

      哥哥,你难道不要我了吗?何鸣凤不禁伏桌痛哭失声。夏怡薇和别的一些老师来了,她们是来邀何鸣凤到城里溜达溜达的。她们还说好了要跟何鸣凤一道去爬城郊的龙马山呢,甚至还要到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管辖下的建水古城去看燕子洞和朱家花园以及朝阳楼。这建水县城,虽说是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但历史悠久,光是那上边题写着“雄镇东南”四个字的朝阳楼就比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建筑得还要早。夏怡薇爱怜地抚摸着何鸣凤的头,说,傻丫头,不会的,八成你哥哥也在找你呢,以后肯定能找到的。走,跟我们到外边散散心,总是闷在房子里会发霉的。不由她再说什么,聂老师和朱老师已经一人拉着何鸣凤的一只手出去了。的确,夏怡薇是很赏识何鸣凤的。前不久,一位英语老师说走就走,是何鸣凤帮她解了围,何鸣凤说让我试试,结果一堂课下来,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们赞不绝口,说是比那位英语老师不知强了多少倍。当然,夏怡薇也追加了何鸣凤的年薪。这样,用不了多久,何鸣凤就能将她家原址上盖好的房子买下来了,再有一辛多,那小区的新房就会竣工了。

        小区的新房竣工后,何鸣凤拿出自己攒的钱,夏怡薇和别的老师又都借给了她一些钱,何鸣凤就将自己家原址上盖的房子买下来了。据拆迁办的人说,何鸣凤的养父拿到拆迁费后就到北京去找何鸣凤了,哪里还顾得上买房子。何鸣凤搬进新家后,夏怡薇带领全体老师,坐着一辆辆小轿车向何鸣凤家呼啸而来。夏怡薇还让人解说并在电视上直播,说是孤女何鸣凤寻找父母亲、奶奶和哥哥,一年多的日子,她凭着她在华新中学的打拼,她终于将她家原来在黄山路3号小区2幢201楼的房子买下来了。电视上接着说,这是她的同事们纷纷前往她家,一来祝贺她的乔迁之喜,二来祝愿她早日找到亲人。注意,她的哥哥叫谭吟龙。谭吟龙,你的妹妹在苦苦地寻找你,希望你赶快回到她的身边,也希望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节目主持人不失时机地向观众介绍何鸣凤与谭家人的渊源关系。当说到奶奶时,何鸣凤深情地呼唤着,奶奶,您在哪里?您是否知道,您的孙女小凤在苦苦地寻找您。何鸣凤在见到夏怡薇后,扑到她怀里啜泣不已。夏怡薇说,傻丫头,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鼻子啊。旁边的老师们也纷纷劝慰她,她们都把她当成妹妹看待,画面十分感人。当然,摄影师也把这个十分难得的镜头摄入到他的相机中,感动了一城的人。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电视上播放这档节目时,谭吟龙和他的父亲已回到了这个城市。这天晚上,一家人正在客厅里长吁短叹时,一个邻居敲响了他家的门走了进来,他要他们赶快看云南都市频道。打开电视,电视正在重播,一家人看了后不禁热泪横流。他们说,找到了,他们家的小凤飞回来了。第二天大早起,谭吟龙带着父母亲和奶奶乘着小轿车来到华新中学大门口,保安说是得打电话给何老师,其实他是打给校长夏怡薇。谭吟龙等不及,抢过保安的手机就用英文跟何鸣凤说起话来。夏怡薇按了免提,叫一英语老师当场翻译。那老师脸红红地翻译了,全是滚烫的情话。一旁的何鸣凤听见了,赶紧接过手机,也用英文跟谭吟龙聊起来。谭吟龙说要到何鸣凤身边,哪怕就做个英语老师呢,但不知何鸣凤的校长答不答应。夏怡薇略懂英文,忙要何鸣凤说校长答应,并要他今天就来上班。谭吟龙说,好极了,妹妹,这下我看你还往哪儿跑。何鸣凤笑着啐他一口,说,我还能往哪儿跑,还不是等你,可你又不要我。谭吟龙说,妹妹,你莫瞎说,我怎么会不要你呢?我爱你还爱不过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