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拖延,才精进。

伟大的一天。

不拖延,才精进。_第1张图片

怎么用一个早上写出一份有血有肉的项目计划书?

小组创业计划书的deadline定在明晚,负责的是风险的规划部分。半个多月前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是信心满满的,就算零基础,对这一个主题进行广泛的搜集学习就好了,再次,就算查了也没了解,至少完成作业是毛毛雨呀!

大概一周前读完了秋叶大叔的《不是谁都能创业》,前面的部分都是用来长知识的,风险决策部分看的就比较细致,搬来了质量、资金、市场、运营、社会这些入手点,然后明白了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和规避风险。框架get√

昨晚系统的解读了一下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这些方面的可能性分析,作了报告。也参考了一些大学生创业报告的模板,顺手列出了当前项目现阶段的优劣势。大致内容get√

今早起床不慌不忙的做了五分钟的冥想(毕竟刚入门嘛),然后列出了今天的计划清单,把报告书定为今天最大的一只青蛙。之后按照既定框架,把内容填充进去,整合排版,加入表格。任务完成√

吞了这只最丑的青蛙之后,感觉这一天都是通透的。空气清新,岁月静好,剩下的时间做什么都是自带滤镜的。刚看到同组的同学,得知她还没开始准备,有些庆幸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舒了一口气。

拖延就不酷了!

为什么这么煞有介事的说这些呢,其实我的计划流程是受到罗辑思维的一期关于拖延症的节目得到的灵感。大多数所谓能够治疗拖延症的书籍,套路一般是这样的:

①阐述大家都做“沙发土豆”的现象

②讲解拖延原理

③这样不好,你要改,我给你几个锦囊你揣起来拖延的时候就打开

锦囊多是通过番茄工作法让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然后能产生“我不会再拖延了,我要重新做人”的错觉。是的,可以缓解,但拖延症是不能被治愈的。

罗胖提出来的建议,第一条就是不管你多么抗拒去做一件事,也要先对要拖延的事情做相关的了解。就像语文考试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做题前先看作文题目,了解了之后在写前面的题,等循序渐进到写作文的时候,它已经在你的脑子里飞一会了,所以写的时候会简单。

然后我就偷来了这个锦囊,把看起来难度很大的任务分解,分级,虽然是截止日期前一天才上交,但大概要怎么写,前期的素材储备是够的,所以我全程一点也不尴尬的写完了。然后,我还做了一件超级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就是读完了《精进》最后部分的内容(∩.∩)

不拖延,才精进。_第2张图片

书是赠的,但我喜欢是真的。

这一周我觉得自己最牛的事就是细细的读完了采铜老师的《精进》。之前两周一直在注重书的数量,基本上一有时间就看书,然后画写了很多文字的思维导图,然后输出打卡。但这本书入手之后,彻底颠覆了我的阅读习惯。我没办法读的很快,因为里面的干货很多,我需要一边思考一边分解一边吸收。因为脑容量小,所以不能为了解渴一下读很多,总之度过了抓心挠肝的一周。

我一共用了23个番茄才读完,里面包括了部分整理心得的时间。是的,我承认我笨,有时候脑筋不会急转弯。但我发现,我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去看这个世界了。乱序中分清优先级,少做短半衰期的事,对知识做中学,简化思维深度思考,我收获的,是一份高级玩家写给新手的含金量超高的秘籍。

而最牛的就是,我最近发愁的两个问题,关于时间的权衡分配和迷茫综合症都得到了治疗,醍醐灌顶的感觉。留80%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自己的主业,剩下20%的时间用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拖延影响革命进程阿,亲

我们常常会认为拖延无关紧要,只要deadline之前结束战斗,拖到最后又能怎样??不能怎样。

但是你想过吗,如果停止拖延,把那些用于焦虑和不安浪费的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是种啥样的打开方式呢?

焦虑啊!说好了要每周10公里,怎么可能跑得完!明天再去吧!后天再跑吧!大后天...算了。但如果你第一天就去跑了三圈呢,觉得还可以,然后第二天还多跑了两圈,第三天又加...

不安啊!明天领导就要我做项目分析了,我还差好多!EXM?!!你觉得谁能来救救你?

不拖延,才精进。_第3张图片
谁来救你

求人不如求己。

不拖延,才能把那些用来拖延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还是安利罗胖的建议给大家

不管你多么抗拒去做一件事,也要先对要拖延的事情做相关的了解。等你前期储备足够后,你的思维已经飞一会了,所以后面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只要你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拖延,才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