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

「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_第1张图片
《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

     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会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元,唯一的条件是每天的帐户余额都不能结转到明天,一到结算时间,银行就会把你当日未用尽的款项全数删除。如果你遇上这家银行,你将会如何使用这笔钱?这笔钱你能用的精光吗?这笔钱你能买到你真心需要的东西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家银行,它的名字叫做:时间。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妥善地使用了每天这86400秒。

      《把时间当做朋友》属于成功学或者励志书籍一类,按照正常情况,这种书基本上没什么可以推荐,不过读了李笑来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几乎是立刻把它划分成慢读的那本书(一般我会同时开两本书,一本属于需要慢慢读的偏专业类的书,一本是读起来相对简单的故事类的书)。

       这本书有别于其他同题材类的书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偏向于技巧介绍,而是从合理使用时间的本源开始说起——心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尝试过做时间规划的,如果尝试过的就知道,这件事真的和规划本身没有关系,要把时间的效率用到最高说到底真心就是心智的力量。

先来说下关于励志书籍和时间管理类的书籍是否需要读?

      以我并不长的人生经验以及看的并不算多的书和从中的收获来说,这类似不要多读,但是我非常建议这类书越早读越好,如果自己本身在自我管理上并没有任何感知,这类的书简直就是开天眼,挑个一两本经典读下,它的作用贵在启蒙

      初中的时候我读过人生第一本成功学的书——《学习成功》(这名字确实2了点),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也是我念念不忘以后一定要传给我儿子的一本书,别问我为什么觉得会是生儿子。我很建议家长,能够去书店挑选一本适合小朋友读的这个题材的书籍,这类书能够启蒙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我觉得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应试教育阶段因为有学校强制的学习时间,个体的差距并不会非常大,但是一旦从象牙塔出来,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点滴时间利用的差异,汇聚几年后再来看,个体的差距将大到无以复加。而这样的差距将不可逆,因为时间不可逆。

     读到这本书纯粹属于偶然。

     我家是这样,我爷爷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确实还真不是我……),而且他是从“地主儿子”翻身成为大学生的,因此教育中还有有着以前私塾的痕迹,在有我爸还没有我的时候,我爷爷公派去阿拉伯还不是阿富汗还不是沙特,去造皇宫还不是大使馆,反正对我爸疏于管教。估计我爸成天就在我家祖宅那一片林子里抓兔子,所以被教育这件事就落在我头上了。

     于是,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爷爷就给我买了人生的第一套丛书——《安徒生童话》。这个书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是从小的睡前故事,但是你们小时候看的都是带插画的少儿版,我在读书前收到的那是原版翻译,你们一定不知道吧,安徒生童话每篇其实都很长的,每个故事五号字能有个20-30页呢。我也不知道我爷爷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买的这套书,我那时候字都没认全多少,几乎每行都有字要去查字典,我会喜欢看这套书就奇了怪了……

      所以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我至今都没有把这4册安徒生童话看全,至今没有。间接后果是,在我还没有Kindle之前,我最爱的一件事是跑书店,无聊瞎看的时候就翻到了《学习成功》这本书。也算是幸运。

人生读的第一本成功学的书
本书的中心思想——心智的力量

      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它的副标: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乍听这句话觉得非常玄乎,什么是心智,心智怎么就能解放我的人生了?

     这里说到的心智并不是指智商,而是“一个人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

      还是很玄乎对不对,其实心智就是说你是否可以用你过去学到的各项技能点去指导你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直接表现就是你是否有耐心、是否能够坚持坚持、是否可以摆绝拖延症等等。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大脑控制你的大脑。

     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我在书里看到的时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假设出于某种理由,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而且这本是一本相对较难阅读的专业书,不是可以一目十行的言情小说。经过一番挣扎,你终于决定“正式开始”。你坐到了你喜欢的沙发上翻开某一页,然后你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渴,所以出去找水喝。然后你又想起了在房间有个什么东西需要放好,于是又去房间把这个东西规整。接着回到位置上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电视遥控器,于是顺手翻了翻电视台节目。紧接着你想起来,电视里放的某首歌是前男友(前女友)最喜欢的……哎,不知道他(她)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呢?

      等你拉回思绪,再次坐好准备看书的时候,猛然发现已经一两个小时过去了,而你几乎连一页书都没有看完!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我想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因为实在太常见了。我原来一直认为是不够静心的缘故,确实这个场景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太活跃了!但是!——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大脑里的声音并不全部都是正确的!(这个观点在张德芬的书里也出现过)我们的注意力接受大脑的指令,甚至是在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在不停地操控我们的注意力。它是我们的大脑,不该被它操控,而是我们自己支配我们的大脑才对!

      书里读到这个例子的时候,我简直就是震了震。我现在早晨闹钟响了想要继续赖床的时候,就会转念一想,这个是不是又是我大脑发出的干扰信号?这熊孩子又来烦我,我为什么要被它牵着走?然后我就起来了╮(╯╰)╭

       在面对这些选择的时候,就是心智的力量。

     看看每天你做的事儿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却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但却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今儿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

如何和时间做朋友?

      “第三章 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是本书唯一一章介绍时间使用tips的章节,主要方法是用纸笔来记录时间,本章还教你如何来记录时间开销、如何制作时间预算、如何使用合理使用列表来规划时间。

     不要一开始就去做各种计划,最后都会用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来打发自己的,一开始先去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干嘛,然后再去制定计划,会更容易坚持。

      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这个步骤可以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仅仅记录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这个记录首先坚持并不容易,然后你就能看到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几乎不知道在干嘛;第二步,在原来记录的基础上,分析每天在不同项目上的投入时间,不要相信感觉,有些时候我们感觉在某个事件上投入了很多,但是其实汇总来看真的没有。然后再去做分析,近期的重点项目是什么,每天需要在这个上面投入多少时间?哪些事情是非重点的,需要缩减在上面的时间开支?第三步,提前制定计划,这个时候就倒过来,不是记录每天时间的开支,而是先列上今天想要做的事情,配上相应的时间,然后去执行,每天结束后核对下完成情况。在这个阶段你才算是时间的主人,oh,不,朋友。

     如果,你们想要纯粹学习一些时间的使用技巧,我推荐阿兰·拉金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_第2张图片
阿兰·拉金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这是我高二时候读的书,那时候正好处于时间管理的巅峰状态,基本可以把每天的有效时间维持在14-15个小时。当时对时间的敏感度非常高,我几乎可以不看手表就大概知道现在几点几分;放学回家吃完饭我会先小睡10-15分钟再做作业,不设闹钟,看好时间会准时醒过来,误差不超过5分钟。因为当时并没有花太大的力气去做时间管理,只是按照我前文说的那三个步骤去做,那时候我还没看到李笑来这本书,纯粹是自己摸索的,也没太多的感觉,反正就是这么做了,所以导致一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进了大学轻易就全部荒废了,直到去年开始,想要重新认真管理时间,才知道原来真的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_第3张图片
推荐app:Now Then pro

     推荐app:Now Then pro,非常方便的一个记录时间的工具,我现在用这个app计时,我另外有一个小笔记本随身携带,用以记录每天的时间安排,如果突然想到需要做的事情、感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都随时记录在本子上。

     从刚刚那张截图里面,可以看到就算我已经认真管理自己的时间了,依旧每天会有2-3个小时是无影无踪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找时间管理的书来看的原因。我现在大概是处于上文提到的三步骤中第一向第二步的过渡阶段。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是:自律。

   “心智开启”的七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倾向,那么再多再巧的时间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

其他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

     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5到10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10年20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

     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收获,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收获更多的“意外”收获,哪怕他们可能显得“漫无目的”——结果真的是天壤之别。

     所谓优秀的领导、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待到他们应该去的但是没想到过要去的地方。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久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

     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

     一定要想清楚并记住这件事: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那些精神生活上不能独善其身的人,就更应该回避。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

        书里有个关于缩短睡眠时间的tips,略微有点虐,姑且也分享在这里:

     晚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后,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找个时间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点打盹30分钟。而到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再找个时间和地点打盹30分钟。这样,我削减了晚上睡眠时间,但是同样精力充沛。

         还有一句我觉得很美的话:

     任何与我们共享了某段时间的人,不论我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已经成了我们什么中的一部分。

         所以很感谢能一直看到这句话的看这篇文章的你,谢谢你和我一同共享了这段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推荐」把时间当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