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带来的启示

明清小说带来的启示_第1张图片
阅读的快乐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坐在明代的一间小茶楼里,品着茶,听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地说书,听他讲《水浒传》,讲《金瓶梅》;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坐在清代的一座小酒楼里,听着戏,看秦淮名妓玉手纤纤弹奏琵琶声声,看她垂首回眸,看她万种风情。

如果可以,我愿置身于明代或者清代的街头小巷,听人们的街谈巷议,听人们口耳相传的趣闻、传奇,我想那一定会是最原汁原味的故事。沉醉于明清小说,是因为它们从民间崛起,没有太多的修饰。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虽虚构却或多或少折射现实。在明代那样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朝代,政治环境比较宽松,人们口无遮拦地传诵奇闻逸事,各种怪谈在人们茶余饭后悄然进行着,这样一种氛围,让口头文学十分兴盛,而这便是小说的雏形。“四大奇书”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也便不足为奇了。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学艺术,像唐诗、宋词、元曲,而小说的繁盛时期是属于明清。

我曾经纳闷,究竟是什么让明清小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呢?小说的创作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良好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是小说萌芽的基础,而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才华横溢、文笔动人的小说家,他们用他们的笔去记录一个个故事。小说反映社会,同时干预社会。也许正因为小说有讽时刺世之功效,所以似乎小说只能属于小说创作的那个时代,许多人点评明清小说,往往本着史学家考古的精神,追本溯源,就事论事,认为小说的精髓就在于原汁原味,在于小说诞生的时代。

明清小说带来的启示_第2张图片

我同样期待徜徉在原汁原味的明清小说里,一览古代社会的风华,正如我前文所述。然而,我觉得这样一种欣赏古典文学的方式似乎过于狭隘。明清小说在我们现代社会里难道没有借鉴意义?

当下,屡屡出现在教育部推荐的书目中,“四大名著”应该说是很受欢迎的了,人们正在重拾这些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少年不宜读水浒,老者不宜读三国。这是在人们读透经典之后升华出的感慨,说是少年若读水浒,易冲动鲁莽,而老者若读三国,则恐老谋深算,城府太深。读明清小说,识为人处世,警言慎行,不失为修身养性之良方。

明清小说带来的启示_第3张图片

当下,由《红楼梦》演绎出来的红学经久不衰,古典的明清小说被频频搬上荧屏,多次演绎。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这些明清小说,从人类好奇心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因为人们都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尤其是当谁也无法明确结果的时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正因为现代人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剖析这些小说,小说便不仅仅属于它们的那个时代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产生了交集或者对比,比如古代人有的一些价值观现代人没有,现代社会有的不良现象古已有之。

就像我所知道的,《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一想到“行侠仗义”这个词,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这种形象:扶贫极弱,仗义施财。这几乎是梁山好汉的人生信条。而现代社会,有的人竟然可以弃他人之生命而不顾,所有人的人生信条似乎只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一部《金瓶梅》,不过“财色二字也”,这对于现代社会不也是个讽刺吗?当代社会,以钱财论英雄并不奇怪,“世人皆浊而我独清”的勇士真是越来越少见,整个世界都浑浊了,在这混沌中,谁也逃不过金钱的诱惑。

然而,我仍然怀着一丝想望,愿人们看清对金钱的欲望其实是个无底洞,而过度的欲望是没有好下场的。以小说为鉴,人们可以知得失,进而矫正自己人生的方向,整个社会的风气或许能够拨云见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清小说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