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未到头

2002年,我经历了两件大事。我开始念高中,也开始认真看NBA。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也都改变了我的命运。

2002年是中国篮球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姚明在CBA决赛中以天神下凡之姿带领上海队打破了八一王朝的多年统治,而后带着总决赛单场21投全中的传说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选秀状元;几乎与此同时,八一队曾经的天才少年王治郅因为所谓“滞美不归”事件,被国内篮坛封杀,甚至成了大众口中的“投敌叛徒”。

然而对我来说,这些都只是发生在体育新闻里的背景音。那时,我最担心的问题是高中的集体宿舍里没有空调怎么办。

后来在那间宿舍里度过的第一晚证明,我的担心还真不是少年的中二病发作:炎热空气以及互相初见的尴尬让人整夜无眠,我看着天花板听着新舍友的梦话翻了无数次的身。那年,我15岁,生平第一次独自离家。

15年后,2017年2月3日,休斯敦丰田中心,姚明的火箭球衣退役仪式举行。至此,姚明的竞技成就盖棺定论。他在篮球场上的传奇,亦就此定格。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从不缺少传奇。那些数不清的拐点瞬间和跌宕故事,正如晴朗的夏夜星空中璀璨的群星一样,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当决定命运的瞬间降临在传奇的主角身上时,他们或是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就此被命运的浪潮托举着送入英雄的殿堂;或是在有意无意间与机遇擦肩而过,被机遇的步伐狠狠地抛离,甩入万年遗恨的行列。这些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大潮中被无限扩大,进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荡出照耀人类文明的光亮。

在这其中,姚明的NBA生涯绝对算不上耀眼。相比大航海时代一往无前的神奇冒险、文艺复兴中艺术家们被神明附体而创作出的不朽杰作或是延绵数千年的军事家之间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精彩激战,姚明的球场生涯只不过是发生在和平时代的个人奋斗。但对我来说,他的传奇意义完全不同——因为这是我亲身见证的一段传奇。

姚明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是在1997年。那年,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而刚刚成立的CCTV5作为官媒,用了最大的火力来为赛事预热。也是在那年,17岁的姚明从上海青年队被调至上海队,人生中第一次站在了全国性的舞台上。“年轻的姚明将成为上海队的秘密武器。”我记得当时CCTV5的全运会宣传片里这么说道。我的第一反应是扯淡:就这身高,是个人都能知道他,怎么个秘密法?

当你有了这样的巨大身体,不论何时踏上篮球场,你都只会是焦点,而不是秘密。

八运会上,第一次打成年队比赛的姚明果然就像我想的那样一举成名了。首战山东队,上海队开场2:19落后,姚明出场,然后就依靠身高优势在内线翻江倒海,砍下9分17篮板5盖帽,帮助上海队逆转;第二战,面对国内篮坛巨无霸八一队,上海队输了球,但姚明却两次封盖当时的亚洲第一中锋王治郅,成了体育新闻里被反复播放的镜头。八运会上成名的姚明就此在国内篮坛立足。随后的几年,姚明成长神速,逐渐把上海队从一支弱旅举到了同八一队分庭抗礼的高度。那是CBA的黄金岁月,姚王争霸的激烈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直到2002年姚明前往NBA。

传奇未到头_第1张图片
姚王争霸,CBA的黄金岁月

由于自己当初的预测应验的优越感,我对这个大个子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好感。如今回看,其实年少时以为的理所当然,实在是只见结果未见过程的幸存者偏差。比如当时看NBA,觉得乔丹是当世第一人,只要他上场,公牛就一定是总冠军;稍晚点知道了OK组合,一个把篮板都扣碎过的内线巨兽加上一个外线超级得分手,全天下最厉害的二人组,三连冠不是顺理成章嘛。总之,对于他们这些人,胜利和荣耀的取得就像早晨太阳的升起一样,是注定的结果。多年后我才知道,在97年冬天皮蓬缺席的时候,乔丹也曾疲态尽显,公牛王朝也曾摇摇欲坠。如果不是乔丹对于胜利近于变态的偏执下的奋起以及皮蓬的及时回归,我们不会有机会看到98年总决赛第六场的“The Shot”;而OK组合的第一个总冠军路上,曾经有过带着15分落后进入抢七战末节的生死时刻。那场神奇的逆转,除了运气,似乎别无解释。
当他们陷入绝境之时,无人可以依靠,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光明前景。他们只能在巨大的压力下独自负重前行,同时祈求幸运女神的眷顾,直到跨过困难,然后用微笑面对这世界重新照射过来的巨大光环,让世界误以为他们的成功都是命中注定。

姚明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在很多人看来,以2米26的身高,他只要往油漆区一落位,后卫把球抛过去,他抓住了照直往篮筐里扣就好了,对面的人够都够不到。但事实上,姚明除了身高之外,其他身体条件极其平庸。97年秋天的CBA首秀里,瘦竹竿一般的他被浙江队的中锋余乐平撞的七荤八素,一场比赛摔倒15次,基本都无法在内线站稳。从这样的起点开始,姚明在五年内用健身房的自虐和腿受了伤还要坐着练习投篮的勤奋,换回了力量和技术的飞跃进步,站到了CBA的顶点。

然后,就来到了2002年,超现实的一年。在这年的年初,他还是为冲破八一队统治而奋战的小巨人,而在年底时,他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篮球史第一人,即将登上NBA全明星赛舞台,成为全世界球迷最瞩目的舞台中央的焦点。在此之前,NBA之于中国篮球而言,就如同云端和星辰一般遥远。在国内呼风唤雨的王治郅和巴特尔,在那里就像是误闯进诸神之战的凡人。而姚明只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站立在了诸神之间,让曾经遥不可及的传说变成了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正是一场篮球场上的超现实幻梦。可贵的是,以此为始,姚明让中国球迷把这个梦做了足足九年。


传奇未到头_第2张图片
2002年,姚明进入NBA

当然,姚明经历的考验,远不仅仅只在球场之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体育领域,改革直到1998年才缓慢开始。2002年,姚明前往NBA已是全国球迷众望所归之事,可这样的期盼并不能让他获得前往美国的自由。上海队和篮管中心,成了姚明去往美国路上的两座大山。在经过长时间的拉锯谈判后,姚明一家以1000万美元左右的“培养费及经济补偿”为代价获得了上海队放行——而姚明在上海队最后一年的工资是70万元。跨过上海队之后,管理中国所有注册篮球运动员的篮管中心又成了另一只拦路虎。大郅的“不归事件”正好在此时爆发,篮管中心面对火箭队高层集体登门拜访态度强硬,必须要火箭队保证姚明随时可以被抽调回国,才能放行。僵持的最后关头,在NBA选秀前两天,姚明破釜沉舟自己签下保证书,保证无条件为国出战四项大赛直至退役,终于得到篮管中心点头放行。

可以说,为了前往NBA,姚明不仅在球场上留下了无尽汗水,更在球场下豁出了全部身家。为上海队支付的1000万美元几乎相当于姚明四年新秀期税后薪水的总和——换句话说,姚明如果在登陆NBA后因为任何原因没有打出来,就将欠下不可能还清的债务。而对篮管中心出具的保证,则意味着姚明从2002年夏天开始,将再也没有休赛期(事后证明,姚明的NBA生涯短暂,正是因为常年征战无法得到休息导致伤病不断所致)。

22岁的青年,就在一个夏天里,扛上了这所有身家换来的有限自由,独自一人冲向了一片陌生的领地。这不是类似于《爱乐之城》里的艾玛·斯通放飞青春不懈追梦的励志故事,这更像是无限期盼之下的一次豪赌。他以状元之姿来到这汇聚了世界上最天赋异禀、最努力、最有经验的450个篮球手的舞台上,正如彼时正要起飞,迎接激烈竞争的中国一样。在那个时代,他在NBA的每一次得分,就像曾经的女排的每一次扣杀一样,代表着“中国崛起”。除了成功之外,他别无选择,因为他已经all in了自己的所有赌注,也因为他背后还有十几亿双期盼的眼睛在注视。除此之外,他的高大身形,不流利的英语和背后代表的仍然陌生的国度让美国人把无比复杂的眼光投向了他:好奇、质疑、轻视均有。

“惶恐”——多年后的姚明在访谈节目里,用这个词形容了他当时的心情。

所幸,他跨过了这一切,我们也跨过了这一切。姚明在NBA的九年间,曾经远在云端的NBA乃至美国逐渐变成了所有经历了姚明旅程的观者可以看得到的寻常背景。以往诸多需要靠想象去弥补从而显得虚无缥缈的细节随着姚明脚步的迈进变成了具象化的图景。姚明自己,则从那个带着惶恐只身奔赴大洋彼岸的青年为开端,经历文化差异、伤病、质疑,用努力、勤奋、聪慧和幽默战胜了球场上和球场下的种种障碍,只身打开了一扇曾经看起来会永远封闭的大门。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经历了年均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带着九十年代贫乏余韵的2002年如今已成了再也回不去的遥远过往。姚明身躯的逐渐宽阔壮大和在NBA的顶天立地,正如中国在那些年的腾飞和崛起。

2011年7月20日,姚明退役。同一个夏天,刘翔从持续了三年的伤病中涅槃重生,李娜则在罗兰加洛斯折桂。目睹了传奇井喷的我们以为下一个姚明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以十四亿人的庞大人口基数,天才的数量必定惊人。如今,接近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才明白,那时看到的就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传奇。

11号球衣如今挂在了丰田中心的上空。这是对姚明职业生涯的完美总结,却并不是旅程的终点。

在退役前,姚明曾经说过,将来他不会从事篮球管理的工作。退役仪式上,姚明说,篮球运动员生涯结束,但篮球生涯会继续延续。如今,身为上海队老板、将上海队重新拉进争冠行列的姚明,已经就任新一任中国篮协主席。


传奇未到头_第3张图片
2017年,姚明就任篮协主席

球员时代的姚明在与篮球管理者的接触中有很多不美好的回忆。与上海队的拉锯谈判,与篮管中心签下的保证书,都曾是压在姚明肩上的重担。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披荆斩棘,如今的中国篮球环境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如今,走过了完整球员轨迹的姚明当选篮协主席,对于中国篮球来说,幸甚。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奇未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