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诵读的力量

    李老师在我的听课记忆里,好像是唯一一位全程站着讲课的老师,她的态度真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她的课结束时,我有看到李老师一直在使劲的眨眼,应该是眼睛疲劳过度的缘故。但是还是耐心温和,面带笑容的和举手上麦的老师进行交流,着实又让我感动了一把。

      我是一个不太懂的欣赏诵读的人,我也只听过《当你老了》《蜀道难》这样的课本上的诗篇。对于一些综艺节目的朗诵节目,我一般都直接换台。我不喜欢听朗诵的原因,除了没有掌握诵读技巧,发音不好听,吐字不够腔圆等客观原因外,究其主要个人原因,是由于见识浅薄,对诵读的材料理解不到位,不能进行有感情的诵读。那么何为朗诵呢?

何为诵读

诵读,释义为念;熟读;背诵。亦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出自《三国志·吴志·阚泽传》。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诵读的技巧就两个词四个字——气息、节奏。这就是典型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了。想要达到高级标准,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是需要不断地坚持练习的。

诵读的好处

李老师向我们抛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的挫折和困难。究其原因,李老师给了两方面的答案。一是身体缺乏磨练,而是心灵不丰满。独生子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处于被照顾的状态,脱离劳动,虽然学了很多知识,技能,和技艺。但匮乏的是身体的磨炼和精神的滋养。所以当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一丁点问题,就容易解不开,就会感觉天塌下来了。

多诵读,在一遍遍的练习中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表现力越来越强,情感更加丰富,内心更加饱满。

有底气走上舞台,是对自我的超越,也是压力的释放,感觉痛痛快快的。

声音的变化——越来越好听,会用气了,不累嗓子了;

精气神的变化——团队的士气出来了,自豪感,庄严感;

诵读的技巧、经典诵读训练手册

诵读训练的标准解读——

一、初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响亮,有节奏,有情绪。

效果是让人听清楚,听明白。

二、中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比较立体,节奏有变化,情绪有起伏。

效果是让人听着感觉舒服,有一点味道了。

三、高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立体圆润,节奏变化丰富,情绪饱满有感染力。效果是把人带进作品,让人产生美感和向往。

英语教学中有意加强诵读训练

诵读一般都出现在语文这种表现形式上,但并不是语文教学独有的。现在我们班里学英语的状态就是“哑巴英语”阶段,无论是读课文还是情景剧扮演,都是一个调调,没有疑问的语气,也没有感叹的感情,更不懂得断句,就那么平平淡淡的,没滋没味。提问个人对话的时候,有的学生声音高,但是很直白,没有感情。有的学生嘤嘤嗡嗡的,不敢说。即使我经常说,大胆开口不怕出错。但是有些胆小的孩子出错了还是会紧张,不敢开口。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想让孩子开口大声读——朗读——诵读,作为老师的我要提前备好课。在听课的当天,我就参加了石朝莉老师的《我的声音最美》打卡小活动。首先我要在群组织学习中,学习怎么朗读,琢磨技巧。

诵读讲究字正腔圆,那么我就多联系说普通话,把自己朗读的东西用手机录下来,然后反复听,了解发音不好的地方,改正。

诵读讲究声音响亮,那么我就要学会用气发声,恰好在17年张老师讲过教师口语的训练,是该好好练习发音,光凭嗓子大吼大叫,不会换气是愚蠢的做法。

诵读讲究有节奏有情绪,那我就要多读书,多学习朗诵材料的内涵。只有了解材料的内容及写作背景作者情感,才有可能发出合适的声音。

诵读是更高层次的朗读,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坚持下去才会有希望。

我在学习的时候,也不能让学生“干等”我的成果。我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诵读的技巧深入到学生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不能掌握的时候,学生未必不能做得更好。学生的思维更发散,不囿于固有观念的束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创造。而老师,仅仅只是一个辅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诵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