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4晨享会感受

今天的晨间分享,树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读书经验和技巧》。听到老师的读书经历时,细细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感觉蛮悲催的,上小学前在妈妈的教育和习惯培养下还是读了很多东西,那个时候大多是认字阶段。不过挺感谢的,上小学时候对于字句的理解要比同龄人更加好一些。但是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我读书的内容就只有教科书了,被家长和老师一再批判为“影响学习的闲书”我是半点都没读过,连那个最流行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还是在高中毕业以后才读到的。至于大学期间,被束缚了十几年的玩心终于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无限放大了,甚至连教科书都被我扔进了角落,偶尔也是翻翻小说一类的,当时没有利用好学校图书馆真是一大憾事。

真正读书也就是在工作以后,不过一直都只限于小说类,真正接触社科类也就是去年参加树丰老师的读写社以后,感觉要读一些更加深刻、对成长有帮助的书籍,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算一算也读了十多本了,只是速度一直无法加快,也是有一些原因的:

1、读书少,读书虽然可以做到不逐字默念,一目五六行也可以明白其中意思,但是遇到一些概念和作者的重要观点时候,还是会慢慢阅读。因为读的少,对于信息的筛选还是无法做到快速准确,所以还是会通篇整读后才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观点。

2、完美主义作祟,虽然学到了读书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读过大纲和目录之后,还是无法放弃那些不太重要的章节,做不到跳着读,总感觉不读蛮可惜,另外还心存侥幸和希望,也许会在某个看不到的角落出现触动心弦的经典话语呢。所以抱着这种完美心态,总会完整读完一本书,尽管不重要章节是快速扫过的,但也还是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读书记笔记,也是从去年才开始,以前觉得麻烦又读的都是小说类,就不想写了。现在写笔记大多也只是摘抄一些原话,自己的观点还比较少,只是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把之前笔记整合加上自己的观点,系统地总结出来。拆书这点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至于写书,之前尝试过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和《拆书帮》打乱重新整合过,效果不太好,以后还需要多多练习。写书这个真的很有效,把某一专业方面的东西打乱重整,结合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出来,更加深了知识系统方面的理解,也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管怎样,迈出了脚步就要比停留在原地要好太多,快速阅读也是需要一步步培养的,大量地阅读是必须的。不过,与其快速低效地强调数量,不如细细品读每一本拿到手的好书,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影响到生活、使自己得到成长会更好,这也就是树丰老师说到的慢读。我们在选书、读书时要针对不同的书籍做到因书而异,对于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和提升的书籍一定要慢读、多读,将书中知识消化吸收。我们读书最终是为了“用”,是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要仅仅只停留在“读”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1.24晨享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