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在等待女儿下课的我,坐在培训学校隔壁的KTV大堂,拿手机敲着字。如果有会写稿的机器人陪伴在身边,我该请他为这篇文章,干点什么呢?
是的,还想再说一些关于AI写稿的话题,想象它的应用场景,想象我们的合作配合,想象美丽新世界。
大约2011年的时候,一个思科的工程师发明了一个产品叫automated insights,并以此命名了自己的公司。没错,那产品是用来写稿子的!它的缩写,也正是AI。
会写稿的AI,傍上了美联社。与此同时,在美国,各类写稿机器人,也大量运用到类似营收报告、财务分析之类的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中。
3年后的2014年一天清晨,整个洛杉矶正沉浸在梦想,除了……计算机。地震发生的瞬间,不眠不休的AI从地震台网的数据接口获取了数据,并按照程序设定的套路,飞速生成了新闻,甚至还回顾了旧金山城区10天内的地震观测数据。
3分钟后,睡眼惺忪的记者被震醒了。这位同志秉持着新闻唯快不破的原则,快速审核后,点击了“发布”按钮。一篇短平快的突发,就此诞生在《洛杉矶时报》网上。AI写稿,进入了新的领域。
又是3年,2017年,何其相似的地震场景让我们的写稿机器人闪亮登场,这次,它只用了25秒,就写了524个字,还配了四张图!
今天有篇文章叫《九寨沟7.0级地震,机器人记者25秒540字配4图!人类记者你颤抖了吗?》,挺火的!
可我不太明白,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同事,他精力无限、不眠不休、马力全开,他还有智慧,能不断学习,除了【思维方式有点愣】,简直完美了!
退一万步说,没做过新媒体编辑你一定不知道,找到一个永远不会写错别字和病句的编辑有多难!
这样的同事,请给我来一打啊!我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要颤抖?为了标题党吗?
说回来,如果此刻,手机里有个像siri一样会写稿能对话的AI,我会请他检索所有相关话题,排出关键词词频,并根据点击量判断下一个爆点的可能性;
我会与他商量角度立意,什么样的结构、套路和篇幅跟容易获取阅读、点赞、打赏;
我会请他帮我找齐所有的案例素材,并按照我的结构排列;
我会在他完成初稿后,做修改审核,并请他选择发布的时间;
……
这些天,网上关于AI写稿的梳理性稿件已经很多,而我只是想从一个一线从业者的角度,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一种或多种合作的可能性:
在时间的维度上,AI是代替传统的新闻民工三班倒值班监控模式的存在。它可以大量节约简单低效和非人性化的传统新闻行业工作模式。
其实某种程度上,目前的舆情监控系统已经在信息搜集预警方面做得很好了。
在内容的维度上,素材搜索、采集、关联、分析,甚至按照一定的程式套入,再加上机器的自我学习能力,至少一大部分简单的实时呈现类内容,将越来越可以放心交托给这个好伙伴。
在价值的维度上,新闻的理想主义,也就是客观和公正,其实从来以精英主义的议题设定方向去实现,我们穷尽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的价值观,却是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那么换一个角度呢?基于统计意义上的数据分析,难道不正是对客观世界的忠实描述吗?这可以说是算法媒体带来的价值冲击,也是媒体新秩序的重建。
李开复老师在新书《人工智能》中,描述了一个他如何解雇100多名语言专家的故事。
当时,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立自然互动服务部,在语音识别领域研发过程中,发现语言专家凭借自己的话语权,框住了工程师们。于是,他力排众议,经过与盖茨的沟通,解雇了这些专家团队,也将语音识别的方向,从专家系统转向了统计学派,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开复老师说:时代就是这么无情。老一代研究者如果不能尽快更新知识储备,就只有面临被解雇的命运。
放到当下媒体变革的场景,这句话依然适用。工具变革背后必然是思维方式的激变。我们探讨AI是不是会抢了老编辑饭碗的时候,既是把自己放在了弱者、顽固的守旧派的位置,是不是也想要保留所谓精英主义的尊严,去对抗统计学派的风卷残云呢?
然而,我们打碎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新秩序和新世界呀!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至少此刻,我会问:
AI、AI告诉我,什么样的稿子10万+……
是的,其实,也可以就这么俗气的!
(本文部分案例参考李开复《人工智能》一书,开复老师真是科普小能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