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另一面

正常的另一面_第1张图片
正常的另一面

乔丹·斯莫勒,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副教授。他致力于研究儿童和成人精神障碍,包括焦虑、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现代多发疾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颠覆了“正常”的定义的书,告诉我们基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我们又能如何做出改变。这本书是三联书店“新知文库”丛书的一本,这套丛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读者不需要什么专业背景,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书里列举了许多容易理解的案例,帮助我们轻松认识基因与生活的关系。

核心内容

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不正常”。基因和环境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智,但前者更加重要,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一、心智正常的定义

1. “正常”很难定义

判断一个人正常与否,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处地区的价值观,个人的成长环境,我们的主观好恶等等,甚至就连专家的意见也未必准确。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罗森汉邀请七位同事共同导演了一场实验,他们各自前往精神病院,自称有幻听症状。被收治后,又竭尽所能让医护人员相信自己已经恢复理智。可是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容易,要脱身却很困难,每个人差不多花了三周时间才被批准出院。

2. 正常的定义会发生变化

即便有精神病学专家制定的标准,正常的定义仍可能因时间、个人或文化很快发生变化。

20世纪末期,在美国大规模爆发了多重人格障碍这种疾病。当时这被认为是压抑记忆引起的,但此前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都不曾提到压抑记忆的例子。此后不久,这类病例又自动变少了。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多重人格障碍高发期的病例不完全是真正的病患,只是当时社会的文化症候群。

3. 正常和不正常并非泾渭分明

正常和不正常之间是慢慢过渡的,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每时每刻发生的事也会影响我们当下对正常的定义,所以追求“正常”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 作者理解的正常

“正常”跟人类进化的目标息息相关。

在当代社会,“正常”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利用心智,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包括远离伤害的本能,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建立持久人际关系的能力,挑选配偶、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能力等等。

二、基因对心智的影响

1. 先天遗传对心智的影响更重要

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能影响心智,但作者认为,先天遗传更加重要,个体差异性更小,科学家也更容易进行客观分析。作者的研究领域就是分析不同心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找出与之对应的基因,寻求基因手段来治疗和改善。

2. 基因如何作用于心智

基因分泌的蛋白质参与到大脑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中,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上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比如,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个压力应对基因,母亲的亲吻、抚摸会促进新生儿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酶的分泌,高水平的酶可以增强孩子未来的抗压能力。

再比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基因)是一组跟焦虑有关的基因。在压力环境下,BDNF 能调动神经元,平复大脑对压力的感受水平。而当这种基因发生变异的时候,就会无法干预压力调控,携带这种变异基因的人便更容易焦虑。

3. 基因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基因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导致我们更容易置身某些环境中。拥有不焦虑基因的人更容易陷入危险环境,因为他们相对偏爱风险,容易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遭遇抢劫、性侵等攻击性创伤的概率也要比别人高。

三、如何利用基因知识获取优势

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用基因来解释,比如择偶、养育孩子、赢得信任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基因知识甄别谣言,还可以抓住时机,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基因。

1. 利用基因知识甄别谣言

短暂的刺激固然也会对大脑产生影响,但由于并没有真正改变基因,对大脑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比如有一种旋转式婴儿车,可以让婴儿在使用途中面对父母,商家声称这样可以降低婴儿的压力水平。实际上,这种降低压力水平的效果只有在使用婴儿车时才有效,对婴儿的后续生活并无影响。

还有一款叫“小小爱因斯坦”视频,声称它能通过不断给婴儿听古典音乐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但研究表明,这些效果仅能维持十分钟。

2. 利用基因知识重塑大脑

大脑是可以重塑的,但重塑大脑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强化。

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必须记住2.5万条街道的分布情况、数以千计的目的地才能获得执照。他们每个人都要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反复实践,通过这些,普通人也变成了空间记忆能力超群的佼佼者。研究发现,他们大脑中负责处理空间记忆的区域海马体灰质变厚了。

3. 基因很难改变并非是一件坏事

科学家已经找出很多基因,分别对应心智的不同方面。如果基因可以轻易改变,人类可能会陷入相互操纵、相互利用的恶战中。所以基因难以改变并非坏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常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