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苟且的生活中也有小美好

当我读《阿勒泰的角落》时,很多不尽人意的生活片段扑面而来,可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李娟笔下的温暖与宁静。

这本书是散文作家李娟系列散文集的第二本,描述的是在新疆阿尔泰深山中的生活景观,时间大概是1998年至2003年之间,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情随笔,成长、感悟、美好贯穿始终。

有些人的文字天生带着诗意和美好,我被李娟纯真、朴素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李娟就像一位生活在阿勒泰的诗人,在美丽的自然景象下,却过着并不富足的艰难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会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不同的是,她比别人更有一份笑对生活的勇气,拥有从生活中提炼美好的能力,从每一个平凡的生活片段中,从身边最平凡的人物中,体会出独特的美丽和温暖。

于是我想起奥黛丽·赫本,这位以善良和美丽闻名于世的女子,同样也具有从困难生活中体会美好的能力。从她灿烂、迷人的微笑中,我们看到的是阳光和希望,无法想象到她曾经度过难以形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父母离异,她离开英国,和母亲回到荷兰居住。

当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纳粹占领了她们生活的地方,传言母亲的家族有犹太血统,赫本的生活陷入可怕的困境中,财物被剥夺,亲人被杀害,她和母亲在穷困中艰难地活着。

但是即使面临着纳粹的迫害,即使没有食物,不得不以郁金香球根和水维持生命,她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她的心充满对美好事情的追求.
哪怕穿着木质的舞鞋,也要快乐的跳舞,哪怕没有很好的画具,也要画出最为绚丽的花朵。

物质生活的缺少,从来不是精神生活贫乏的理由。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富裕、精致,每个人都会面对生活中的细屑和不如意,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生活中体验出幸福和美感。

为什么李娟在无比寒冷的阿勒泰,居无定所,每天为生计而辛苦工作,为了做点小生意而随着牧民不断搬迁,而身边的牧民还总是欠账,或者用各种家畜换东西,但是即使生活的环境如此不堪,李娟和妈妈还在寻找生活中的小美好:在狭小的屋子里面听着录音机,养着几盆四季开花又不容易死的小花,甚至还养了金鱼,在这个偏远荒凉的地方,神奇地像童话故事里的精灵。

为什么赫本面临纳粹的迫害,忍饥挨饿的生活下,每天能否活下去都是个未知题,依然能够跳起欢乐的舞蹈,画出绚烂的图画。因为她们比其他人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热爱,这份热爱给了她们力量,也给了她们信念,让她们在无论多么不如人意的生活环境中,依然可以寻求到美好的事物,心如大海,春暖花开。

人生的境遇很难说就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一场变故就可以让人从美满幸福的生活跌入无比艰难的境地。

民国名媛严幼韵,生长在富贵人家,嫁给了同样出身的外交官杨光泩,过着富足幸福的生活。谁知,后来丈夫被日本人迫害致死,她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女儿生活。在艰难的战乱条件下,这个女人没有悲天悯人,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从此一蹶不振。相反,她自己种菜、养鸡、养鸭,把生活过得像模像样。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困难的生活依然没有影响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悠闲的时间,她依然带着孩子们读书、弹琴、跳舞,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种生活的感受完全不同。如果你感受不到生活的美感,春天下雨,你会觉得讨厌,把你的衣服和外套弄湿了;夏天太热,你会觉得连做饭都是一种煎熬,冬天太冷,要穿很多的衣服也是一种烦恼,生活满满都是苟且,哪里还有什么美好。

对于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到美好的人来说:繁忙工作结束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温暖的灯光亮起,即使屋子简单,也有放松的舒适。下雨的时候,躺在床上听着雨滴敲打在玻璃的声音,也是一种幸福的时光;天晴时,头顶蓝天白天体会风轻云淡的美好。

面对领导的批评,你会想起家人安慰的美好,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你会把目光投向窗台下那几株刚刚开花的绿植,从植物宁静的绽放中体会万物有灵且美。

生活的不如意无处不在,但是即使再不堪的生活,也要想法子去热爱。坚定热爱生活的信念,提升提炼美好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当你用发现的眼光看待生活,创造小美好,才会明白同一种生活,却可以过得更好,更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苟且的生活中也有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