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知乎2.7.1
型号:iphone 4S ios6.0.1
首先,分析一个产品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用它!用它!用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把所有的功能都用上一遍,细致到每一个细节。能附上产品的结构图自然是最好的。
第二,分析产品功能背后的需求。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产品功能推敲用户需求,区别划分强需求,弱需求。
知乎以quora为原型,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过去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知乎最初的口号是“发现更大的世界”,如今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1、知乎更像是以话题聚合的论坛,用户可以关注话题和其他用户,回答的发散性是知乎回答的一大特色。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关注的东西,也可以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2、知乎没有积分激励,唯一的区别是赞数和粉丝数。知乎满足的是人对于分享的欲望,通过生产优质回答获得的赞同的满足感。人是渴望分享的动物,分享的东西获得认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
3、知乎机制:一个能够让每个普通人参与进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分享和创造高质量内容的方式。
第三,分析需求面向的用户。根据功能所满足的需求,分析哪些用户会有这样需求,这些用户会有什么样的特征,用户会如何使用这些功能来满足需求。
知乎从最开始it人士以及社会精英白领居多到开放注册涌入很多“平民”、学生、草根,这些人更多是慕名而来,想要体验一下传说中逼格高于百度知道的知乎到底是什么样子。一部分人发现知乎真的能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然后留下来慢慢自己也回答成为知乎的忠实用户,有一部分人还把知乎当作百度知道用来抖机灵(其实百度知道和知乎本质上都是问答,只不过知乎以社区的形式聚合了更多优质有态度的人才、回答,或者说知乎有一个难道认真的氛围,这都是知乎前期勤勤恳恳的用户们缔造的。)。
每一个用户都具有多重身份:回答者、提问者、浏览者。
回答者: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术业有专攻,通过分享自己知道的获得其他人的认同满足了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共产主义?)绝大多数高票回答者往往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有较深厚的知识沉淀。
提问者:知乎优质的回答者能给一个问题尊重的回答,前提是这个问题要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有普适性更好。提问可以添加描述、添加话题以便其他用户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匿名提问,保护用户隐私和面子(匿名后无法邀请其他人回答,对问题在知乎的曝光没有一个促进作用)
浏览者: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点赞、反对、感谢作者、举报等操作,对喜欢的内容可以添加入收藏夹。同时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或者添加到笔记软件。
第四,分析产品的商业模式。根据对细分用户和需求的梳理,分析基于这样的用户和需求,产品有哪些盈利模式。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知乎发展到现在这么庞大,如何盈利,或者未来该如何盈利呢?(自己的想法+一些网友的看法)
知乎目前的盈利方式:
1.广告付费(较少)。
2.出版
将知乎的优质答案汇集出书或者知乎组织大咖写成合集。现有出版的籍有《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金钱有术》等。知乎尝试过众筹出书,一年销售了接近10万册,另外知乎也在和作者合作出电子书,如情感类问答的菠菜出了两本电子书,在豆瓣阅读和其他网站都有售卖。
在百度阅读、掌阅ireader中以免费的刊物形式提供,由此类软件支付使用费用。
3.线下活动(较少)
例如知乎盐club收取一定获活动费用
4.知乎圆桌:其中的企业赞助:
未来的盈利模式:
新增模式、原有模式优化
知乎的核心在于知乎的优质用户和认真的氛围。
1.模仿“方所”模式,打造实体知乎店。店里提供茶饮、书籍和定期知乎牛人讲座,也可以作为知乎同城线下活动的举办地。
2.沉淀是很重要的,知乎有大量的内容和用户,两个维度。运营优质用户,激励优质用户生产优质内容。围绕优质内容,出版变现。横向:发布月度杂志。纵向:深入行业话题,或者整理优质答案出版。围绕优质用户,这些用户是行业的佼佼者,可以用来做行业咨询,线下大牛讲座
3.知乎引入付费模式。知乎乱就乱在大多数用户过于随便,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绑定支付宝,点赞1毛,反对1毛,提问1元。慢慢用金钱法则引导约束用户的行为。
4.沉淀用户和内容,以公益的心态做好知乎社区,打造成中国的维基百科,让今后人们有疑问第一时间想起知乎而不是百度,包揽未来人们生活的疑问和分享,拥有大数据的知乎在每个领域都有发言权,到时盈利自然到来。
5.在行模式,知乎有足够的优质用户可以发展在行
第五,分析产品的战略定位。根据产品的商业模式和当前产品现状,分析产品的战略定位以及发展布局,预测产品会如何一步步更新迭代。
知乎发展的过程中涌入大量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用户,要想尽量满足这些人,知乎不得不放下“高逼格”的身段,让下里巴人们也能融入知乎的环境,但同时知乎又不能忘记他的初心,打造中文互联网第一质量的知识社区。
在接下来的发展,知乎应当注重自身的沉淀,剔除不合格的用户和内容,同时整合优质内容进行运营,既可以降低新手的入门,也可以帮助老手筛选内容减少时间成本。
第六,分析产品的功能交互。回过头来,分析产品各功能点的交互流程是否顺畅,是否存在体验的问题
在交互上,知乎app还是相当友好的,特别是向左滑去掉问题后很有“批阅奏折”的感觉。谈谈不好的地方:
1.收藏夹不能调整顺序;建议增加智能分类收藏,自动挡和手动挡共进。
2.私信不能发图和表情。
3.强化搜索精准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产品小白,第一次看着网上的一些产品分析报告挤出自己的想法,平时脑子里东西挺多,发现写出来时候却发现如此碎片化,一直吐槽却没想出更合适的法子来,还需多多锻炼。加油。
补充几点知乎iPhone端APP体验不好的地方:
1、打开加载时间略久,打开时建议配合开机动画,知乎吉祥物/新版特性吸引用户注意力
2、xx话题下很多人赞同该回答,然后发现一看只有几个赞,很多的定义很模糊。
3、home建切换后再次打开进入刷新页面,无法回到原来阅读处;刷新必须滑至顶端下拉,没有刷新按钮
4、邀请回答时没有关注列表,需要用户自行输入邀请对象
5、没有对收藏的问题进行一个智能归类,导致用户收藏问题过多后,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自己收藏的问题
6、知乎收藏功能无法收藏专栏文章,只能通过分享功能转至印象笔记第三方软件
7、提问邀请时有人数限制(5个)如果知乎引入付费会员制度,会员可以邀请10个。
8、搜索功能,除非精确描述问题,不然搜索结果风马牛不相及
9、没有夜间模式
10、最大的问题:知乎回答质量下降,高赞同的回答是否就是适合好的或者适合自己的回答,真希望就像请教老师一样,知乎能像老师那样有针对性的给出适合自己的回答推荐,免去用户的筛选成本。微“在行”模式。
知乎最核心的就是优质用户和内容,正是前期的精英社区的口碑吸引了后来者来知乎“涨姿势”,在知乎开放注册扩张过程中,知乎不能忽略的是那些大牛们的感受,没有大牛,知乎和普通的社区灌水论坛没有区别。运营大牛优质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得社区有了优质内容的输出,进而有普通用户的浏览。当然知乎最终的目的是真正的优质UGC,自己不经意的想法也许就是别人想要的答案。
知乎最核心的就是优质用户和内容,正是前期的精英社区的口碑吸引了后来者来知乎“涨姿势”,在知乎开放注册扩张过程中,知乎不能忽略的是那些大牛们的感受,没有大牛,知乎和普通的社区灌水论坛没有区别。运营大牛优质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得社区有了优质内容的输出,进而有普通用户的浏览。当然知乎最终的目的是真正的优质UGC,自己不经意的想法也许就是别人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