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

4-25起往前五期


我和马化腾,宗庆后聊的这个话题在汉诺威有了答案

首先吴晓波公布已经抵达汉诺威。

吴晓波问宗庆后,时候能在饮料瓶上打印定制信息。可惜,老宗不但没有这样的打算,还认为这是吹牛。

一周后,吴晓波在汉诺威的西门子展厅见到自己之前期望的饮料外包装定制打印流水线。

需求的升级和技术的可能性决定了中国(不光饮料)产业公司是否需要完成生产线柔性化,去尝试个人化定制。

重新想象每一个行业。

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_第1张图片

为什么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

政府税收少的时候,反而应该减税。当税收高出某一个值的时候,人们就不想工作了。

(由于税率导致挣更多钱的收益与付出不服。这就像加州的税率导致很多女性结婚后不去上班。)

政府税收的增长和经济增长存在着一种悖论性关系。高税率表面上看会让政府收到更多的税,但是拉弗曲线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相反的结论。

这个道理,总统里根在经济学家的点播下秒懂,做到了后来的里根景气。

拉佛曲线——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提高而提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总额入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因为过高的税率使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于是纷纷减缩生产。收入减少,政府收入随之减少。

最佳的办法是:减税提高民间创业积极性,把蛋糕做大。

春秋的管仲的也有异曲同工的方法达到税收促进。

中国企业的总税率达到60%左右,而美国只有40%左右。(这就是当年曹德旺的喊话。)这是极不理智,会损失大量GDP。


我也看了《人民的名义》,发现一个大Bug (细思极恐

官员角色很立体(多多少少都有正面形象,或可怜之处),但是反观企业精英,简直单晶化。

两个企业家好像挣的每一分钱都充满了肮脏的血液。

几乎所有商业项目,生意,生意从业者,都是怪怪的,都很轻浮。

现在市面上各种电视电影,有几个正经的企业家形象?

(这让砚青不禁想起特朗普曾经把美国经济不好的结果全归罪于中国,马云就反击明明是美国战争和华尔街自己造成的。这里的丑化企业家难道是一丘之貉?)

吴晓波想起了余华的《兄弟》,12年前的作品,对企业家的形象也是脸谱化。李光头和宋刚放到今天的蔡成功,高小琴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任何进步。

可见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心目中,企业家的形象就是这样。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蓬勃景象有目共睹,你敢相信这一切都是李光头还有高小琴这样的人带来的么?

在过去的40年里,企业家阶层才是带头人,直接带起了现在庞大的中产阶层。

文学作品什么时候才能从“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成见中脱离?

连贪官都能描写出人性的多层次性,但是商业精英却脸谱化——粗鄙的暴发户。不公平。

这也说明,作家对官员很熟悉,但是对企业家阶层缺乏真正人文意义上的认识。

在文学创作领域,塑造真正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企业家形象,可能是一个极有趣的,也很带有挑战性的一个话题。

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_第2张图片
白居易《琵琶行》

中小企业发展不易,但数据告诉你未来几年更惨。

阿里巴巴公布了《中小企业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小企业淘汰和转型的压力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的严重。


吴晓波也读了贝佐斯的致股东信,感慨良多,还特意翻译了。

“第二天(Day 2)看起来会怎样?”这是我从全体会议上收集到的问题。

我一直提醒人们,不管公司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管取得了多少成就,仍然要把每天当成是第一天(Day 1),用心做好当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但当我搬离这座名为Day 1的亚马逊办公大楼时,花了些时间思考这个话题。

Day 2是停滞期,接踵而来的是远离主业,然后一蹶不振,业绩痛苦下跌,最后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处于Day 1。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家卓有成就的公司早晚要经历几十年的Day 2。

那么,如何应对Day 2?采取什么技术和战术?又如何在一个大的组织里,保持Day 1的活力?

我不知道完整答案,但可能知道其中几点。其中,Day 1防御的首要因素包括:客户至上,抵制形式主义,积极适应外部趋势,以及快速决策。

1.真正的顾客至上

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以客户至上为中心是保持Day 1活力的最佳做法。

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_第3张图片

原因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具有很多优势,不过,它也存在一大问题:即使客户口头声称他们很快乐,业务一流,但在心里,仍会有种种不满意。甚至连客户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总在要求更好的,而你要取悦于客户的愿望将驱使你为他们创造更大利益。

始终处于Day 1的心态,就需要你耐心尝试,接受失败。

2.抵制形式主义

随着公司越来越大,管理代理的倾向应运而生。它的呈现方式各异,危险而微妙,与Day 2的特征极为相似。

常见的例子是形式主义。良好的服务流程有利于为客户服务。但是,如果你不警觉,流程本身就会变成问题,这在大型企业中尤为普遍。

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_第4张图片

比如,工作流程没有为结果服务,只是走过场;或是不再关注结果,只确保流程是正确的,这些情况在大型企业中尤为普遍。

实际上,流程本身不是问题,永远值得提出的问题是:是我们在按照流程操作,还是流程左右了我们的操作?在一个每况愈下的Day 2公司,你可能会发现答案是后者。

3.追随外部趋势

如果你不会或不能迅速追随强大趋势,外部世界将会把你推入Day 2。如果你采取对抗的姿态,你可能是在和未来对着干,而拥抱趋势,你将顺势而上。

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_第5张图片

实际上,大趋势并非难以确定,但是对于大型组织来说,迎合趋势却异常困难。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之中: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在亚马逊公司,我们一直致力于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我们自主设计Prime Air空中交付无人机;亚马逊Go便利店使用机器视觉消除排队结帐现象线;还有Alexa——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助理。

但我们利用机器学习所做的大部分实践还不为人知。机器学习驱动我们的算法进行需求预测、产品搜索排名、产品和交易推荐、商品配售、欺诈检测、翻译,以及更多服务。虽然效果目前并不明显,但机器学习正在悄悄地提升着核心业务。

4.快速决策

Day 2公司能够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往往速度非常缓慢。

因为为了保持Day 1的能量和活力,作出高质量的决策往往非常具有挑战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听见吴晓波,宗庆后不敢想的别人已经做了,税率越高政府反倒没钱,《人民的名义》里的大Bug ,吴晓波也读贝佐斯的致股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