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指导线:这个“鸡肋”怎么烹

今年已有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多地发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社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实现工资总额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国新闻网7月12日)


工资指导线:这个“鸡肋”怎么烹_第1张图片

“工资指导线”听起来会让低收入者看到希望,因为在这条线的指引下,他们会看到自己的工资水平到底落伍了多少,企业领也极有可能给员工增添点指导意义上的极积性。所以每年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都会成为员工的一条极好风景线,线上什么颜色都有,犹如一弯彩虹,员工们可以无限地想象着来年生活的高度和颜色。然而,政府每年都在发布工资指导线,但这弯彩虹却基本上沦为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说它食之无肉,是因为企业面对工资指导线时,总会找出千百个理由不承认企业已经产出的效益和利润,企业常用的套路说辞就是“现在企业效益还不够好,属于指导线以下的发展状态,等效益好了之后,就会给员工涨工资,而且一定会多涨大涨”。但这样的说辞,基本上就是兜售一种遥遥无期且无法兑现的“期货”。因而,当员工们看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时,也就当看到了一架无肉可食的肋骨。

说它弃之有味,是因为这条线毕竟是政府经过缜密宏观计算之后发布的参考线,有了这条线,员工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工资水平的坐标位置,从自己工资权益上考量,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记号。而一旦有了争辩的机会,这条线就会成为维权的发力点,因而,一些企业的员工们,明知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并不能马上给自己带来应有的权益兑现,但也要将它记在脑子里,宁可“珍藏”这个无肉的肋骨,也不愿意将它的那点味道弃之。

为什么一些企业总能在政府工资指导线下,成功地兜售遥遥无期且无法兑现的“期货”,并忽略员工与企业共享成果的权益?其实,就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因为作为普通员工很难知晓企业的成本及收益的账目,因而,不管企业方怎样忽悠员工,员工都拿不到真实的凭据,也就无法与企业方展开共享成果的争辩。

不过,这不是员工的无能,而是员工的无奈。但与此同时,却存在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法定授权的组织,那就是企业的工会。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工会组织基本上沦为了发张电影票搞个拔河比赛的组织。而在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权益方面却一直处在缺位状态,工会的这种缺位,就意味着无数员工话语权的缺席和应有权益的放弃,从这个角度来说,发生在员工身上诸多关于权益兑现的问题,其实都与工会组织的缺位有关。

对于工会组织来说,发发电影票搞搞拔河比赛确实是份内的事,但那只是职能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代表无数员工与企业方展开利益博弈,才是法定授权下重中之重的事。搞搞拔河比赛是一种愉悦身心的常事,但员工的身心能否根本愉悦起来,则取决于工会组织能否代表无数员工与企业方展开利益博弈。而这样的利益博弈,其实也是一种关于员工权益的常态化“拔河比赛”,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就是“拔河比赛”的中界线,这需要工会组织依法发力为员工争取到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的权益。否则,政府每年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就只能成为企业员工权益的“鸡肋”。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资指导线:这个“鸡肋”怎么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