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总觉得生活其实没有那么不容易,只要自己努努力,想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



记得大学每次开学,办个助学贷款,再问爸妈要两千块钱,就有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算起来,学费扣掉四千元,其实手头还算是富足的,多的时候手里能有七千块,最少的时候也不会低于一千块,加上勤工俭学,助学金和奖学金,生活没多么奢侈却还是不至于捉袖见肘的。

在校的时候,我属于那种穷学生思维的人,即使手中有足够的钱去消费,还是会选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可能是在窘迫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的潜移默化下,日积成习。有时候觉的,一个人一生中真的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突然间就长大了,就蜕变成了另一个金光闪闪的人,那些曾经让她们体无完肤、一击致命的缺点再也无处可寻,只剩下了一个完美的让你无懈可击的人,而有些人无论经历过多少伤痛却依然原地踏步,还是那个熟悉到骨子里却又无可奈何的自己。但是,她们都是想改变过,并且都为之付出过努力的。



后来,终于明白了,其实,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刻意去努力的,只需要静静的等风来,想要长大的迫切是不会因为想和迫切就得已实现的。现实就是,自己想长大的时候长不大,而自己不想长大的时候却迫不得已的被长大着。

记得三毛说过,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看穿我,能够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驳和荒芜,那双眼睛能够穿透我的最为本质灵魂,直抵我心灵深处的那个自己,她的话能解决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能有一针见血的评价,以前的时候无比渴望这样的眼睛,而现在真的不想了,甚至觉的那样赤裸裸的被人窥探实在太可怕。



毕业了,人人见面都会问,你现在做着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不想比较,却无时无刻的被人前人后的比较着。见面后的问候由儿时的嬉笑怒骂变成了柴米油盐,变成了“你过的好吗?”。有人说,不怕你没有钱,只怕永远有人比你更有钱,幸福有时候是相对的,就像你饿了的时候,身旁有人拿着一个热包子,他就比你幸福。但是,只要你在比较,就永远有人比你幸福。所以,特别佩服那些内心笃定而又自由的人,比如,三毛。

我们被社会贴上标签,再把标签折算成钱,再用钱来看着别人给自己的社会价值排序,真的觉得很累,渐渐的,不想去联系任何人,懒得去经营一份感情,懒得去走进他人的生活,不再喜欢说太多的话,不再喜欢去评价别人的生活,不再喜欢看着那些把自己贴着各种标签的人发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再想去帮别人解决那些琐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再想倾听别人的自怨自艾,不再想去那些喧闹的场所,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家里,安稳度日。渐渐的,我一个对生活那么不讲究的人,有了那么多的不喜欢。



就像吟子对知寿说的那样,“这是因为年前的时候大家总是拼命的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这个岁数,想伸手要的越来越少了”。可能长大就是像吟子一样慢慢的变老,慢慢的懂得知足。

一直很羡慕那些能够保持者自己生活节奏的人,她们很会享受生活,会认认真真的去做每一件事情,烹饪的时候,会把每一个土豆削的精致;喝茶的时候,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不会因为急不可耐口渴至极才去浑然下肚;看电影的时候,不再把全部的感情用来大笑或大哭,会带着理智来看细节,品内涵。她们可以从容不迫,她们可以内心笃定,她们可以在喜欢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渐渐的,我渴望这样的生活——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是我身体清洁。我不做遥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我的步子步子更加这使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步子永远长新。。。。。。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同同说,“这些年,身边每个人面对生活都有挣扎、困惑、无助、委屈、不服,可每个人面对未来又无比的坚韧、相信、努力、坚持奔跑。进入一群人当中会有对比、失落、自卑、迷失,可抽身而出的时候,也能明确色告诉自己要的是什么,追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不怕我偶尔会难过,因为我很清楚道路还很长:我不怕我偶尔会放弃,因为我很清楚那只是我自己一时的无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到底该过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