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可穿的背后

NO°/21

致  总要剁手的你

图片来自网络

你是不是常常打开衣柜,看着满满当当的衣服,却仍然发愁,自己没有衣服穿?

显而易见,我们并没有陷入真正的没有衣服可以穿的困境,这只是我们在着装时的心理感受,即自己所具有的与所期望的之间的差距,所产生的心理焦虑的表征。

《新周刊》曾经做过一期关于成功的专题,指出现在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其实,如果将成功学和消费主义合二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症”。

这一观念最初由约翰·格拉夫提出:物欲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社会病——由于人们不断渴望占有更多物质,从而导致心理负担过大、个人债务沉重,并引发强烈的焦虑感。

物欲症典型地体现为对物质、商品与资源的一味占有,甚至认为似乎这种占有越多越好,并由此形成了扭曲与变态的消费心理。

在服饰消费与生活领域,“无衣可穿”则是消费膨胀的一种特定体现,并表征着流行性物欲症这一社会病的蔓延。

现实和期望产生差距,就必然会产生欲望,也就有了需要,然后就要去满足。

在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消费活动中,无个性的、趋同的从众心理,具有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古斯塔夫·勒庞在著作《乌合之众》里曾说:“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个人理性对待消费和物质欲望总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欲望高涨的年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不断突破上限。就女性对于品牌的追求而言,购买档次和价位会随着收入和欲望不断拔高。对于月入几千的人来说,可能Michael Kors、Coach、MCM、Tory Burch可能就算是难得的奖励了,而对于月入上万的人而言,Burberry、Fendi、Gucci也是可以购买的品牌。

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那些超过正常价值而且不断膨胀物质欲望。

按照现在的成功学逻辑,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成功的外在体现就是消费能力高,能够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

在消费主义者看来,花钱消费是人生享受愉快之源,一切物只是为了消费而存在。一切都是可消费的,包括 人的身体自身。“语言的致命处:完整的身体,一旦得以重装,为了显示自身, 必回复至言辞的尘屑,细节的清单,各部分的一一开列,回复至碎散:语言拆 解身体,使之回返为恋物状态。’’这种恋物状态,实质上是人与物的一种不恰当的依附关系。

人的欲望没有了边界,消费也就失去了底线。

人也就沦为物质的奴隶,生活也就失去了朴素的乐趣和原本的意义。

在商家、媒体倡导的消费主义和成功学的轰炸下,我们以为“消费大量闪闪发亮的新东西”就能实现快乐,可这种想法却总是落空。

疯狂买买买带来的幸福只是表象,背后是巨大的空虚和迷失。

我们总渴望实现财务自由,似乎那样就可以满足物质欲望。

财务只是手段,而自由却是我们真正想达成的目标

自由等于能力减去欲望,能力不强,物质欲望也不大,可以过着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不强,但却欲望很高,那就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

不断提升能力,控制欲望,达到微妙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有衣可穿”。

引用:

【1】【美】约翰·格拉夫等.流行性物欲症【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 比尔-麦吉本等.消费的欲望【C】.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 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美】帕米拉·N·丹席格.流金时代奢侈品的大众 化营销策略【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中】叶雷. 青少年价值危机:流行性物欲症来袭【J】2010: 42-44.

无衣可穿的背后_第1张图片
无衣可穿的背后_第2张图片

只有废话,

十分无用,

多些有趣。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衣可穿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