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里,我只记住了几副口罩

雾霾天里,我只记住了几副口罩_第1张图片

这两天微信上流传最广的,都是写雾霾的。腔调也很一致,都在骂,骂政府,骂经济发展的模式,骂敏感词。读了几篇之后,实在是再也提不起兴趣。都是在发泄情绪,以物含情的把戏,还是古人们玩得好,能读出美,哀而不伤,忧而不颓。而现在呢,谁骂得最欢实, 说得最悲观,谁的文章阅读量就最大。

我也曾用文字发泄过情绪,搜了一下,去年的11月30日,我写过一篇大雾谁先觉,回想起来,那几天的霾比之今日,并不差多少。可是现在,昨日仿佛重现,却没有了再次发泄的愤怒,这算不算麻木了?也许吧,毕竟什么事经历的多了,心态总是会平和些。就算明天世界一片黑暗,想想本来世界的光明也不多,也就不去想它了。

科学家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对于人类的进步更有意义。老板说,下次再次敲门的时候,我不想只听问题,把解决方案一起带上。知与行哪个更重要,是个世界观的问题,人们以自己的目光考量世界变化时,总习惯以后验来做决定,而能够凭借先验做出批判的人,自然会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只是那样的人毕竟少,我们都是大多数。

1

北京这几天单双号限行,坐地铁与公交的人多了不少,地铁限流也更严格,长蛇阵九曲十八弯,比以前壮大了不少。等了三波终于进了站台,协管员个个严阵以待。

我上车的站属于地面站,平时早晚高峰,协管员都会用随身的扩音器提示大家按秩序排队,有序上车。按说这样的天气,协管员也要戴上口罩才是,可那样就无法有效使用扩音器。加上这几天人流量又大,要不停地喊话提示,所以,他们不但没有戴口罩,说得话也要比平时更多了。

协管员大部分是上了年龄的老人,他们的身体比年轻人更需要保护。可是这样的工作又决定了在这样的天气下,他们必须要放弃对自己的保护。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没见到一个协管员带着口罩,我相信他们的包里面一定有一副口罩。希望他们在下班之后,别忘了戴上口罩。

2

中午的时候本打算叫外卖,这样的天气能少出门自然还是少出门。可又想出去走走,看看雾霾下的人们,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

还是习惯性地去了楼下的面馆吃工作餐,他们家的面汤是老汤熬制的,味道尤其好。老板是一对80后夫妻,老板娘正怀着孕,与往常不同的是,坐在收银台里面,还是戴上了大大的口罩。中午的时间仍旧那么忙碌。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除了那个口罩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同。

以前吃完午饭,会到对面的街边小路走几个来回。今天也没有破例。还见到了那个环卫工,他好像是旁边那个小区的保洁,这条路也归他管。虽然几乎每天都擦肩而过,但几乎没有特别留意过他。今天,我则特意慢了脚步,从他的身边经过时,我发现他今天不仅戴了一副口罩,而且这副口罩又大又白,与他并不干净的工作服形成了强烈的比对,在这个灰暗的天空下,那一小块白随着他的身躯不停地晃动,就算已经过去了一段,回过头望去,那点白仍清晰可见。

这一定是一副新口罩,应该是第一次戴吧,我猜测。

3

再往前走,有一条长椅,坐着两个年轻男女,看年纪像是90后。好像也刚刚吃过午饭,一个人手里捧着一个大杯,还冒着热气,奶茶或是咖啡之类的热饮。男的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扣上衣服上的帽子,女的恰恰把自己裹得严实,口罩、帽子,护得整张脸只剩下眼睛露在外面。从他们的身边经过时, 赶上那个女孩摘掉帽子和口罩,把热饮放到嘴边,男孩接过口罩,嘴里还说“你用两只手捧着喝”。

“你口罩呢?”女孩问。

“我着急出来,忘了拿。”男孩笑嘻嘻地回答。

我想他们可能是一对情侣,正好都在附近上班。中午的时候一起吃饭,饭后一起买杯热饮喝。只是,这样的天气,为什么不找个室内的地方呢?没有阳光,没有蓝色的天空,青春的爱恋好像少了些色彩。好在,那两杯热腾腾的饮料,看上去又让人觉得温暖。

也许用不了多久,口罩也会变成眼镜一样,成为大部分出门不可或缺的东西。只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戴上眼镜是为了能够继续看清这个世界。我们戴上口罩,也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期待。

我们都想让自己活得久一点,健康一点。如果雾霾真得让一些人对这个世界生无可恋,失望透顶,起码,还有一些人在戴上口罩后仍积极的生活。

少发些牢骚,生活还要继续,还有很多事要做,只是,再忙也别忘了,在雾霾的天气里,戴上一副口罩。


(最上面的照片,拍摄于今天中午,雾霾之下,也有一种孤寂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雾霾天里,我只记住了几副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