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分娩,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自然平常的事情,然而最近一则“女博士孕期猝死医院”的新闻,让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原来孕期还有一种致命杀手叫“主动脉夹层破裂”,十分罕见,一旦摊上,往往就是一尸两命。
究竟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如此凶险的疾病能不能避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四科博士生导师陈丹青教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主任赵剑虹、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联合为我们解读。
网络图
据报道,猝死的孕妇姓杨,34岁,患高血压十多年,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于2015年12月28日孕26周多时,被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入院。院方说,住院后经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杨女士病情相对平稳,但1月11日,她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院方初步判断,导致杨女士猝死的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随后的尸体解剖也证实了院方的判断。
这场悲剧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三份官方声明的出现,让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
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对该所青年科技骨干杨某之死“做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指出死者家属聚集在病房打砸辱骂,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院正常秩序,对其他孕产妇的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此事引发的医患冲突已经平息,接下来双方“准备走法律程序”。之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支持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函的正当性、内部公函为何会先在网络上流传,但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
据调查,杨女士五年前曾经在北医三院经试管婴儿技术怀孕,但妊娠中因妊高症引发重症子痫,早产一名女婴。女婴在医院喂养过程中出现窒息意外,抢救过来后觅食反应消失,院方建议不再救治。
杨女士的家属说,杨一直想要个孩子,这次怀孕时血压控制得不错,在12月28日入院之前,并没有医生要求她终止妊娠。家属质疑院方的治疗方案并认为医院失职,未对杨做主动脉夹层相关检查。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并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打个形象点的比喻,想象一条连接水泵的管道内壁破了个口子,水不全从管道里走了,有部分从破口跑到管道的夹层去了,导致夹层的撕裂越来越长。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主动脉血管由3层组成,且3层是紧密贴合的,血液一旦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就会形成夹层血肿。当有一天,缺口承受不了大量的血液冲击,就会‘决堤’。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一根动脉,一旦破裂,大量的血液就会突然涌向心脏,‘淹没’心脏,压停心脏,这在医学上叫作‘心包填塞’。心脏一旦骤停,机体无法泵血,若抢救不及时,往往就意味着死亡。”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解释。
“临床上,主动脉夹层又被称为‘旋风杀手’,顾名思义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患者在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而且每过一小时,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一旦发生破裂,患者可在几分钟内猝死,能够死里逃生的算是极度幸运的。”崔勇说,目前他还没有接诊过妊娠期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他的印象中,只有一例幸免于难的孕妇。
浙医妇院陈丹青教授说,主动脉夹层,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生在特殊人群孕妇身上,危险程度更是直线上升。不过,这个疾病本身就比较少见,孕妇得的概率更加小,在她从医的30多年时间里,还没接诊过这样的病例,只听其他医生说起过。
网络图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很复杂,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外伤、炎症等,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多见,约80%-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且大都在10年以上。崔医生说,这是由于高血压使主动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会促使它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的弹性变差,内膜容易破裂,从而使血液从破口进入,积聚形成血肿。
主动脉夹层还易发生于妊娠期,原因尚不明确,一个可能的推断是,妊娠时的女性内分泌发生变化,使主动脉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易于裂开。
“撕裂样胸痛是主动脉夹层最为常见的症状。不过,女性在怀孕后,腹腔负担大、负压高,常有胸背部疼痛的症状,所以很多孕产妇会忽视主动脉夹层引起的撕裂样胸痛,误以为是正常妊娠反应,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崔医生说,“另外,主动脉夹层需要通过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普通的产检是发现不了的。”
网络图
看过英剧《唐顿庄园》的读者可能对“子痫”这个医学名词并不陌生,剧中唐顿家的三小姐产下一女后,就是因为子痫发作,来不及抢救便一命呜呼。
这一剧情发生在上世纪初,当时的医疗状况远不及现在,但即便在今天,子痫仍是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这次杨女士孕期猝死,也与子痫脱不了干系。
子痫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症状是眩晕头痛,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手足抽搐,全身强直,清醒后继续复发,甚至昏迷不醒。
“女性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称为子痫前期,这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是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各个器官,发病率约占全部妊娠的3.9%。”陈丹青说。
她说,导致子痫前期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血管痉挛、内皮细胞受损等。长期患高血压容易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受损,血管情况较差,易出现子痫。而女性怀孕后,其血液动力学会发生改变,机体对血容量需求相应增加,心脏负担随之加重,血流对主动脉壁的冲击也会增加,渐渐地,血管内壁受损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当机体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妊娠各种并发症就随之而来。
市红会医院妇产科主任赵剑虹说,据统计,本身患有高血压的孕妇,妊娠期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是普通孕妇的4-5倍。子痫前期,不仅危及母婴安全,对产科医生来说,也是一件棘手事情。孕妇会因此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问题,胎儿会因胎盘血供受影响,出现生长受限,甚至宫内窘迫等情况,医生需要全面评估孕妇状况,迅速决定是否要建议终止妊娠。
网络图
分析杨女士的情况后,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高血压、高龄是妊娠期主动脉夹层的两大潜在危险因素。
“医学上,将35岁以上孕产妇称为高龄产妇。虽然,杨女士还不到35岁,但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赵剑虹说,“一般来说,女性最佳怀孕年龄为23岁-28岁,最好不要超过30岁。一旦超过30岁,不仅生育力下降,相应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等风险都会大大增加。这与女性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身体负担加重密切相关。”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门诊中,高龄、高危产妇越来越多。陈丹青教授提醒,孕前做好评估,孕期加强产检很重要,以下几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1.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
2.有过不良怀孕分娩史,特别是很早期就发生过妊娠期合并症的女性。
3.本身有合并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此类女性孕前先咨询专科医生,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怀孕。
4.近期做过手术的女性。
“对每个家庭来说,怀孕分娩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孕妇也是要承担风险的,要规避这个风险,就要做好孕前检查,很多疾病是隐匿的,早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等到出现症状了,往往已经来不及了。”赵剑虹主任说。
都市快报记者 葛丹娣 李筝 通讯员 孙美燕 胡惠娟 宋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