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实习

        刚看到湿地小马哥写实习教师的文字,感觉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思绪的镜头切换到2010年的春天。那年,我当了实习教师。

      那是大三下学期,学校安排我们去附中实习。要当老师了,我们那个激动啊、忙碌啊,不亚于木兰从军前的奔忙。又是衣服、又是鞋子的,为了显示成熟,不被那帮初二的孩子轻视,我们还特意把马尾辫烫成了大大卷。

        我们的指导老师是本系教现代文学的美女教授,知性又温柔的张老师,临行前对我们进行了谆谆教诲。正式进班了,迎接我们的是一大群十几岁的孩子和他们热情的白老师。孩子们见到新老师自然是兴奋的,然而最感到新奇的还是我们这群从未上过讲台的准教师们。第一次坐着马扎听课,我们满心的虔诚,认真地做着记录,生怕漏掉一点点细节;第一次批改学生作文,我们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商量着写什么评语,分享着文中好玩的故事……

      后来,我们每人分到了一篇课文。我负责的是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课本,我们就拿着去复印,拿到文本的我们激动了半天却茫茫然不知所措了,老虎吃天从何下口啊。后来慢慢读原文、看教案、背教参……那可真是实实在在的“背课”啊,照着葫芦画葫芦。终于“设计”好了教案,我们同学间相互对着讲,去小树林对着小树讲……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终于,重大的时刻来到了——我要登台了!那天一早就来到教室,内心里的忐忑唱喝不停。但真正上台了,看着一双双纯净的眼睛,之前的紧张感竟然一下子消退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大概可以用四个字来评价:生拉硬拽。哪个学生的回答跟我的预设一致便喜出望外,若是哪个学生稍稍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便猛汗直冒,然后硬生生地把我的答案往他们那里塞。整节课完全以讲完为目的,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照顾的全面等等的问题是全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下课铃声终于响了,记得时间把握的还可以,不管怎么样,那时真的体会到“如释重负”的感觉了。平静下来觉得身上有点粘糊,一摸衣服早已湿透了。

        后来又上了一节作文讲评课,记忆并不深刻。只记得一个学生在作文中称我是一个大头发老师,总把一切知识努力地讲的明明白白。想来说的大概就是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我的“标准答案”了。

        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那段时间班级的白老师老喜欢让学生写作文,说是我们给批改好了以后她就省事了。我们当时当做笑话对待。毕业正式上岗不久就彻底明白了白老师的痛苦,批改作文,那可真真不是个美差啊!

        转眼间我作教师已经有了六年了时光,期间有收获但更多的是荒废。现在想想还觉得那是美好的回忆,年轻就是好啊,愿以后的以后,常存一颗年轻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年我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