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2

上一章    全书目录    下一章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得不对啊,诸葛亮那可是智慧的代名词,施里芬也是不世出的战略家。你说诸葛亮和施里芬不靠谱,这不是扯吗?

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2_第1张图片
比利时红十字会在一战时期的募捐广告


好吧,让我们把施里芬伯爵请到高阁上束一束,先来说说国人熟悉的诸葛孔明。孔明先生最著名的就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的隆中对,隆中对先讲了曹操的拥兵百万不可争锋,讲了孙吴的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然后话题一转,转入正题,提到诸葛亮的攻夺目标。荆州九通之地,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建议刘备抢入囊中。但抢到囊中的理由很不靠谱,不是因为荆州益州之主伤过天害过理,而是因为他们“暗弱”“不能守”。这理由……太颠覆王者厚道仁义之师的传统形象。这就失去了战争的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有过一位外长,叫巴福尔。巴福尔跟美国驻意大利特使怀特说:“我们可能要算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的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而我们还找不到一条理由来向德国宣战。”怀特一听就不乐意了:“在私生活中,你是一个心灵非常高尚的人。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在政治上不合于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家挑战?”没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人认为德国是个完全无害的国家,英国人也这么认为,可英国人就是想揍德国人,很执着地想揍,持之以恒地想揍。(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德国在那个年代绝不是全然无害的无辜孩子。)

诸葛亮也想揍全然无害的荆州益州,没别的理由,就跟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动员时德国首相贝特曼说的一样,这是需要。

贝特曼宣布已经入侵比利时,可又找不到合乎道义的正当出兵理由,干脆说这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需要是不懂得法律的。也就是说,我揍了比利时,这是我的需要。这就是理由。

对政客军头来说,这也算不上大事儿,正义性值不了几个大子儿。政客军头说惯了道德文章,偶尔率真地说句真实想法,甚至能被粉丝追捧。德国首相贝特曼说这种没水准的话,听众居然热情澎湃,大有“听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的感动。

估计后汉三国当年,刘备听了孔明的话,也会有这种感动。

战争正义性的话题到此为止。下面说说战略。隆中对的战略计划是“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然后“霸业可成,汉业可兴”。

这套方案跟施里芬的计划一样,犯了同一种毛病,那就是一厢情愿,僵化,不知变通。


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2_第2张图片
德国海报:痛揍英国狮

在这里不讨论隆中对的战略怎么不靠谱,咱们详细说一下施里芬计划怎么不靠谱。

战争的正义性讨论过了。下面只讨论战略。正义的战争有取胜的可能,不正义的战争取胜的可能性也不小。自古至今中外万国,发动非正义战争而获胜者多如牛毛。

德国非正义战争的计划灵感何来?施里芬的灵感来源于古代迦太基与罗马的砍你之战……喔,是坎尼之战。施里芬对坎尼之战的指挥者迦太基大将汉尼拔视若天神,因此,施里芬的大战计划,就是放大版的坎尼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是按照施里芬计划的步骤进行,当然,德国战败这个结局不在施里芬计划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施里芬角色扮演类战争游戏的一点儿零版本,是坎尼之战模仿游戏的初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点儿零版本,是坎尼之战模仿游戏的加强版。

说穿了,诸葛亮和施里芬都是狂热粉丝,诸葛亮粉的是高祖刘邦,施里芬粉的是汉尼拔。诸葛亮的战略,刻板模仿和重复刘邦的成功轨迹。何以见得?隆中对中有一句话,一句被所有人忽视了一千八百年的话,这句话暴露了诸葛亮的真相。那句话就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白了吗?诸葛亮不过是在cosplay,cosplay刘项相争的楚汉之战。

施里芬的作战计划,德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是复制汉尼拔的坎尼之战。

有道是成功不可复制。画虎不成反类犬。诸葛亮画虎不成,汉室未兴。施里芬画虎不成,帝国灭亡。

施里芬计划,要求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两线,东线对俄作战,西线对法作战。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仅10个师。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右翼是重中之重。

施里芬计划要求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令下达后第十二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判断俄国军事力量的充分动员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计划中要求德国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六个星期击败法国,然后转身对付俄国,将其毁灭,几个月结束整个战争。

这就是速决战,这就是迅雷战,这就是闪击战。

震撼吧?精确吧?

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二十一日进入法国,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六个星期灭亡法国,然后灭掉俄国,几个月结束整场战争。

熟悉的指令?

对,中日战争中,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

但是,中日战争中,日本没能三个月灭亡中国。同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也没能六个星期灭亡法国。

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小看自己对手的抵抗能力和血战决心。

有人说,施里芬计划其实非常完美,错不在施里芬,而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执行计划的小毛奇。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计划,将西线的部分兵力移到了东线,还说施里芬一直强调右翼,右翼强大就能迅速解决法国而后灭掉俄国,而小毛奇没能做到右翼强大。

这话可笑。


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2_第3张图片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的计划很完美,但也只是想得完美。计划成功,需要这样安排:“法国,我可要揍你了,为了能让我顺利地揍你,你必须不堪一击,还有,俄国,在我揍法国的时候,你必须傻站着,还不做挨揍或揍我的下一步准备。等我揍完法国,我准保揍你。”

这就像是下象棋,在下棋之前,我先计划好了,我先中炮对三步虎转列炮,对手,你必须摆飞相局,对手,你飞相飞得光守不攻,好,我结局的时候,计划是二鬼拍门将死你,你一定要把你的车马炮先让我吃掉。

太一厢情愿了。太轻视对手的抗击打能力了。

再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格局不断改变,战略计划却一成不变,施里芬计划不败,那才叫怪。

请看第二幕:法总统普恩家莱扩军备战

上一章     全书目录    下一章

其他文集:

1.血性藏锋

《血性藏锋》为长篇连载,点开作品后阅读第一章,正文上下两端有“全书目录”、上一章和下一章的链接。

2.青苍随笔散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