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没有谁可能成为家人

在公司里没有谁可能成为家人_第1张图片

最近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看到对同一个问题的论述。

首先是哈佛商业评论里德·霍夫曼的文章《一家企业不是一个家庭,而更像是一支体育团队》,另一篇是逻辑思维樊登的《你的公司是个大家庭还是个球队?》,然后再一搜,很多地方都在转。看起来,这是一个职场人,尤其是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两篇文章异曲同工,核心观点是:一家好的公司,应该把自己比喻成一支球队,而不是家庭。

球队型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就不会假设员工会干一辈子,而是会在录用之前问好他打算在这里干几年。

文章里精彩的是这句,“如果对方说要干一辈子,你得劝他好好想想。这孩子没规划,还特想养老。”这还算是比较把人往善良里想的,其实很多应聘者这么说的时候,只是为了更好地混到offer而已,他们来这里往往早就做好了打算,只是不跟你说实话罢了。

另一个问题是,一个人在家庭或者球队中,承担的责任和追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在家庭中,我们有时候会承担起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因为我们会首先考虑感情因素,会考虑对方面子问题,而不是事情本身。在家庭中,我们渴望得到的是包容和爱,有时候甚至是可以偷一下懒,所以家庭也被叫做港湾。但是一支球队就不能这样,球队天生就是为了比赛而存在的,胜利是唯一的目标,在这里没有爱,只有爱戴,不讲面子,只讲尊重。如果偷懒,就会被边缘化,甚至很快滚蛋。

离职也是这样。家庭中失去任何一位成员都是令人悲伤的,甚至会令某些人崩溃。会很容易让留下的人质疑这个家庭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一个球队则不同,作为团队往往会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所有的队员只是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中间肯定会有队员离开,也会有新队员加入,团队的组成始终在动态变化。”但是团队的目标一直不会动摇,所有的改变,包括某些人的离开,人员的频繁变动,其实只是为了我们更好地接近这一目标而已。而这种状态,也更符合一个公司实际面临的情形。

“同事本是同林鸟,买卖黄了各自飞”,这是最为不堪的结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重建一支球队,总是比重建一个家庭来得容易。NBA联盟的历史上,再伟大的球队也都会在传奇巨星退役的那一天走上重建之路,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声称自己的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其实是非常失败的企业文化。因为你很难在他后来表现不好的时候对他说:“宝贝,你挺棒的,但你不太适合咱们家。要不你去隔壁王叔叔家看看?”这样的状况真是太尴尬了,而且拖延下去对公司非常有害。你也很难在公司内部引入充分的竞争,甚至很难面对面批评一个不称职的人。大多数人都是有惰性的,而且有样学样,既然干多干少都一样,还不会挨骂,那么就这样混下去吧。公司搞到这地步,离完蛋也不远了。

作为一支球队,最重要的就是务实,有时候甚至非常冷酷。就像最近的新闻曝出来的,在热火服役13年之久的“闪电侠”韦德,竟然也被老板抛弃了。但是对于韦德而言,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因为他追求的也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芝加哥公牛一份两年4000多万美元的肥约正在等着他呢。球队型公司就该是这样,不要自吹自擂要给每个员工养老送终,而是要让每个人在这里得到成长,收获本事,然后在离开的时候可以用更多的资本待价而沽。

而对于那些口口声声表白自己,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和谐的员工,不是过于幼稚对自己不负责任混吃等死,就是在给自己的偷懒不作为打马虎眼,甚至,是卖乖。嘴里说咱们可是一家人啊,其实是给老板上眼药呢,言下之意老板您是大好人啊,你可不能随便炒了我啊,我是你的家人。

上班穿拖鞋,称呼没大没小,工间做做体操,不应该理解为这是一个氛围宽松像家一样的公司,而是要把这些当作释放创造力的手段,是一种创业型公司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打底,所有的宽松就只是表现出一种——不专业。

最后,你一定会问,为什么通篇都在谈公司,那标题里的单位在哪里?

很悲哀,单位这个东西真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中国,似乎也只有公务系统和事业单位会用到“单位”这个词。你在哪个单位上班,和你在哪家公司上班,本身就意味着很多的显著和微妙的不同。

作为一家单位,如果一定要在官僚气息和家庭气息之间选择的话,那么我想单位能够像家一样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一定会温馨和谐不少,那个班上的真是不要太愉悦啊。上个班,看看网,聊聊天,逗逗闷子聚个餐,家人相处也不过如此了吧。

但是公司就不一样了,公司很残忍的,它的钱是要自己去一分一分赚的,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温情。如果你是在一家公司,那么千万祈祷它别搞成了一个家。

这样的家,没有谁能负担得来,也承受得起。

因为在这里,没有谁能是家长,也没有谁会成为家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公司里没有谁可能成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