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

          一年一度的省考才刚刚落幕不久,下半年的国考似乎又要到来。国考的竞争一向非常的激烈,所以提前做准备打基础尤为重要。今天我也不谈考试中的心理调节问题,我来介绍介绍公务员考试(包含省考、国考涉及到的题型,不特别针对国考或者省考)的答题方法及技巧。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公务员考试的每一种题型都非常的重要,国考省考的侧重点也不同。每个人在做题的时候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题型。判断题向来令人头疼,今天我就来介绍判断题中的逻辑判断题。

        逻辑判断包括翻译推理、真假判断、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原因解释、加强支持、削弱质疑以及前提假设几类。首先我先介绍翻译推理。翻译推理,也就是复言命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联言命题具体表现就是“A且B且C”;选言命题的具体表现为“A或B或C”;而假言命题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表现为“如果A,那么B”(也就是A→B),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表现为“只有A,才B”(也就是B→A)。

        关于“A或B”和“要么A要么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觉得两者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是在逻辑判断题中这两者是不一样的。“A或B”包含了三种可能:①A、B②A、非B③非A、B;而“要么A要么B”只包含了两种可能:①A、非B②非A、B。

        在翻译推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推理方式叫做“逆否命题”,关于“逆否命题推理”有一句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

        举一个例子:考上公务员→通过笔试。很明显:①如果考上公务员,那么一定是通过了笔试;②如果我们否定后面,也就是没有通过笔试,那么一定没有考上公务员;③但是如果我们肯定后面,通过了笔试,但是面试不一定通过,那么不一定考上公务员。否定前面也是一样,推不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在翻译推理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就是“摩根定律”:

        非(P 且 Q) = (非 P) 或 (非 Q)

        非(P 或 Q) = (非 P) 且 (非 Q)

        翻译推理最重要的做题技巧就是“翻译”。我们要把普通的文字翻译成逻辑表达式,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题。下面我就举一个例子来介绍究竟该如何翻译题目。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例题】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D    )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大量资本,而大量资本→高储蓄率,即“前进过程→大量资本→高储蓄率”。A项记为:大量资本→前进过程,肯后,排除;B项记为:高储蓄率→大量资本,肯后,排除;C项记为:(非)大量资本→高储蓄率,否前,排除;D项记为:(非)高储蓄率→(非)前进过程,否后推否前,可以得到D项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D。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然,仅仅通过一个例题是无法掌握翻译判断 这个重难点的,我们需要结合理论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解。明天给大家介绍翻译判断的一些口诀以及集合推理的解题思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解题技巧——判断题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