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mpmui
公众号名:有信仰的嘉琪,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1.前置背景
基于面试的需求,基本上每次面试,我都会花1~2两个晚上去了解相关的行业,简单坐坐竞品分析,抽出其中的商业模型,以及行业差异化。
最近周三面试了小猪巴士,”行业第一“,第一家进入定制巴士市场。
20161116面试过程:同级面试→总监面试→HR核人→COO。
面试学习到:运营措施要给出时间表以及可行性的执行流程,不能光有idea,要落地。巴士是不能12点之后在公路上面跑的,所以加班的孩子,只能深夜自己回家。
2.定制巴士的项目分析
2-1.定位消费人群:工薪族的蓝白领,收入水平属于一线,交通支出预算尽可能低而且方便。
【成本】整体出行市场的成本:
从出行成本来说:地铁<公交<巴士<网约车(顺风车、快车、专车)<的士<租车,
衍生的产品有代驾、试驾。
2-2.不同的出行场景需求,解决出行方式的选择:
近距,准点赶时间而且高频发生,稳定供求,需求成本少(例如上班):地铁、公交
近距,舒适而不赶时间,供求不稳定,成本中等(例如:上班、计划出行):网约车(顺风车)
近距,准点,供求稳定,成本较高(例如:上班、赶飞机):网约车(快车、专车)、的士。
长距,平摊成本较低,舒适,直达目的地(例如:购物商圈以及景区的专线、跨城、上班专线、接驳线):巴士、租车。
2-3.定制巴士的出行,其实是为了解决大型交通运输系统的空载率高问题。
定制巴士是城市交通网络(交通、地铁)系统的补充,主要链接上班地点与居住小区的场景,衍生至商圈、景点、度假区的商业场景。
3.定制巴士的商业模式
按照我过去在百度看互联网产品,一般会分为用户产品和商业产品,例如百度的搜索就是用户产品,对C端是不收钱,搜索推广就是商业化产品,对B端收费。
定制巴士的用户产品和商业产品,分别是什么呢?
按照成本来说,定制巴士的短途上下班路线其实盈利率并不高,需要达到上座率80%才能回本,而且上下班高峰期后,依然会出现空载期。
因此,定制巴士的用户产品是短途的上下班出行,主要作用为了聚合用户,拉新用户高频场景使用对应品牌APP的用户习惯。这部分后续也能变现,就是新能源大巴越来越普及,而且降低运行成本。
定制巴士项目的商业化产品:
(1)定制巴士车身的广告(其实装上大屏广告,价值更高),
(2)周末出行旅行路线,接待旅游团路线、包车;
(3)跨城的直达车路线,与商家合作的接驳线。
4.产品形态以及竞品分析
互联网团队创业做的项目:小猪巴士、嗒嗒巴士、嘟嘟巴士、滴滴巴士,以及其他交通运营企业做的定制巴士工具。其实小猪巴士属于第一批做定制巴士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来自BAT。
个人的使用体验:
(1)小猪巴士,整个产品架构围绕搜索来做,用户快捷按钮方式少,整体的产品架构比较专注就是卖票,甚至APP的头部和底部菜单栏都隐藏起来,做到大道极简,主要是服务C端用户,智能包车和广告服务是它目前的主要变现产品。
(2)嗒嗒巴士,整个产品用起来的手感非常好,有点像基于微信的界面嵌入滴滴的功能,整个操作很流畅,特出主要的功能:企业班车、包车、周边游,个人感觉偏B端服务,最棒的就是推荐线路那个模块,无论到哪个城市都不会有空值,这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值得加分。
(3)嘟嘟巴士,整个界面用的是传统的APP框架,主要功能:上下班,包车,周末游,直通车,前2个功能基本上跟小猪巴士的差不多,设计得挺好的功能就是它的商业化产品,即周末游和直通车,很方便可以买到去香港以及其他城市景点的车票,这对于深圳这个城市的人,这个需求在周末挺中高频的。
综合所属,小猪巴士虽然早起步,但是商业化程度程度比较低,产品的用户体验可能沿袭了百度那种极简的搜索体验,其实跟主流的APP体验(微信)不太贴合,如果要培养用户切换用户体验,要么给到用户惊喜要么就是给到用户愕然。嘟嘟巴士的商业化水平较高,嗒嗒巴士整个产品的结构以及用户体验较好。直觉认为嘟嘟巴士可能未来是C端市场的主力先锋,嗒嗒巴士有可能是B端企业班车市场的主力,小猪巴士更多是本地化的C端定制巴士的防守者。
5.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