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知了是同一物种吗?

前段时间偶然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树林里听到满树的知了在叫,这也许是夏天再平常不过的一幕了吧。

偶然间,树上发现一个蝉蜕,拿给儿子看,小家伙居然完全不认识是什么。蝉的故事从小给他讲过许多,也曾经见到过秋后死去的蝉的样子,但我竟然忽视了他居然从未见过蝉的幼虫长啥样。于是,又一番寓教于乐的科普中……

可是,讲着讲着,我却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蝉和知了都是指的同一种生物;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却不是这样的。甚至于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老家的夏天树上叫着的这类生物是有三种的。但到底怎么区分,我的记忆也有点模糊了。

印象中,刚入夏最早开始叫的应该是知了,老家的方言称为“唧了”(读作jí liao,两个发音分别是阳平和轻声,很奇怪,我老家的方言应该是没有阳平音的,只有1、3、4三个声调)。叫的声音就是“ji-a”两个音,声音也比较尖锐。知了个头比较小,褪下的皮也比较少见到,至于其他的外貌特征我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之后天气再热些,出来叫的就是蝉了,也是数量最多、叫的时间最久的。我们老家称它为“老娃娃”(读作lǎo wa wa,wa是轻声,发音还有些往下压),叫声就是“a”一个音。这个最常见,学名应该是“黑蚱蝉”,个头比较大,头和背呈墨黑色。曾经有一阵子,一到傍晚满村的人都会拿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找刚从地里钻出来准备爬到树上蜕皮的蝉幼虫,一晚上能捡到很多,足够回家炸一盘当做下酒菜了,味道其实比蚕蛹好吃多了……

最后出场的,一般是立秋之后快出伏的时候,有一种老家方言里成为“热儿”(发音rèr,要读成一个音,不是rè-er两个音)的生物。叫的声音好像是“zhi-a”两个音,比知了的叫声要拉长一些,也没有那么尖锐。这种生物到底是什么,我一直没搞明白,似乎印象中也没见过几次,只知道它的叫声和知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搜罗了脑子里的一些记忆,又特意到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还是有些糊涂,只能猜测。一些记忆中的事物,也许注定了难以和真正的知识完美对应上吧。

算了,就这样吧,不想再深究了。也许,这就是岁月留下的一种痕迹……

后附一些资料,聊作参考~~~~

按名称的话,知了是蝉,蝉也是知了,各地叫法不同,混淆了也正常,但真要区分的话,还是可以的,首先都是蝉科昆虫,蝉科的所属品种非常多,但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蝉类,另一种是知了类,首先形态上,知了比蝉小一倍左右,蝉的翅膀偏透明,知了翅膀透明有斑点或花纹;另外叫声,知了叫声如知了其名,ji ya si ji ya si si si.....部分亚科叫声相似,但都以zhi 或者ji 开头,而蝉的叫声大部分是zi zi zi..... 频率几乎一样没有变化,连续几分钟都不会停止;生活习性上,蝉喜欢在大树的尖部位置吸食树汁,通常一待就是整天,一般都是两三只在一起,不会轻易飞走,惊吓时会喷洒液体,部分品种的蝉晚上喜欢往光线强的地方飞;而知了不管是树枝还是电线杆甚至是墙上也会停留,每次叫声在一分钟以内,然后马上换地方,容易捕捉;另外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蝉刚出土准备在树上脱壳时,通体呈金黄色或者土黄色,因此古代才有成语“金蝉脱壳”,说的明显不是知了。而知了出土脱壳时,通体是偏嫩绿色,部分品种知了呈黄色,农村傍晚捕过知了猴的朋友应该知道。总结就是蝉跟知了都是蝉科昆虫,是形态不一样的近亲物种!大部分的人以讹传讹自然就弄错了,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应该很容易区分的。


蚱蝉 (昆虫) 编辑异名:鸣蜩、马蜩、蟧、鸣蝉、秋蝉、蜘蟟、蚱蟟和知了等等。黑蚱 ,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


蝉和知了是同一物种吗?_第1张图片
蚱蝉


蛁蟟([diāo][liáo] )同翅目,蝉科。幼虫生活在地下,至成熟时再爬出地面,一般出洞时间在深夜,攀爬速度很快,爬到树木高处蜕化为成虫。一般在天气炎热的7月开始鸣叫,蛁蟟声既洪亮又悦耳,声音似“吱—哇-吱—哇-……”。它一般都栖息在大树的 4~5米高处,十分机灵,它的复眼很发达。身躯为暗绿色。


蝉和知了是同一物种吗?_第2张图片
蛁蟟

蟪蛄 (Platypleura kaempferi)(汉语拼音:huì gū) 又名“知了”, 昆虫种名。所属类别:同翅目 蝉科,分类:蝉科/半翅目,翅两对,前后翅均为膜翅,口器为刺吸式。


蟪蛄

你可能感兴趣的:(蝉和知了是同一物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