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里,常常有两口子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呢?这里我就回顾自己经历,分享一下我的有限和宝贵的经验。
以前这样的情况我们家经常的发生,现在也仍然偶尔存在,但是现在有所好转。我跟我先生感情还算比较好,但是从结婚前开始,我们两个也有非常多的争执,最大争执就是我比较不爱收拾,他很爱收拾的,比较爱干净,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男生,爱收拾,也很愿意做家务,而我是属于那种比较粗线条的女生,不太爱收拾,经常会胡乱放东西,他经常要忍受我,但是因为没有结婚嘛,就两个人,这些事情吵一吵,闹一闹就过去了。
生完孩子之后呢,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了,对孩子的教育上就会存在很大的争议。第一个关于收拾和卫生,因为我学心理学,非常推崇让孩子多动,让他的身体的机能以及他的各个方面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孩子会搞脏衣服呀,会弄乱东西啊,在墙上画画呀,吃饭掉饭粒啊,扔东西呀,翻抽屉啊,而这一些我都不会介意,可是我先生他不是学教育的,也不是搞心理的,又爱干净,他就会认为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认真吃饭,或者吃的不好,在墙上乱画,或者把东西翻乱的时候,他就会很着急,会很生气,接着就对孩子很急躁了。对于这一点,我跟他做过很多很多的沟通,都没有用,他还认为就是我的收拾习惯不好,才不介意孩子的好习惯养成。
夫妻两个人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就会发现,双方常常会坚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对方是很难被说服,当夫妻两个人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观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个就是在确定自己不是狭隘主义下,坚定立场,坚持再坚持。
狭隘的经验主义是仅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很多的家长非常的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很深的探索和学习之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往往说我们以前也是这样子的,我妈就是这样待我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非常狭隘的经验主义。首先我们要避免自己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狭隘的理论主义,现在有很多的妈妈很好学,大部分妈妈总是会比爸爸更上心,会听很多很多的课程,有一些妈妈就听完这个专家讲课以后,就会立马去实行,就非常的相信权威,非常的相信科学理论,其实这大可不必。我们相信一个东西,不要仅仅凭它是专家之言,我们还需要看看它的普遍性,周围人对它的实践效果。
当我们确定自己观点和看法是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或者狭隘的理论主义,是我们真的是经过深刻的学习思考,广泛的收集,以及他人的众多的经验里面总结出来的,坚信我们的做法和理念是更有利孩子的,那么我们要坚定地去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立场。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不一定能够马上得到对方的认同和支持,但是我们的立场要坚定,不要一下子就被激怒或者是就放弃,极端的要不然就听我的,要不然就算了。我们要做的是坚定地表达,对方做不做,认不认同那是他的事情。
举个例子,前几年我先生对孩子控制大小便这个事情非常的着急,孩子快两岁还不能自己控制小便, 说别人家的孩子几个月就可以控制大小便了。但是我就没有那么着急,从专业出发,我当然知道,过早地控制大小便是不好的。 我会在睡觉之前先跟他亲热亲热,让气氛比较温和的时候去跟他讲这个事情,去翻开一些公众号的文章让他去看一看。因为我坚信让孩子自主学习控制大小便是正确的,我就长此以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直到孩子满两岁的时候,他自己能很好的控制大小便了。
第二,目标定位要正确。
在沟通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犯一个目标性的错误,当有争执的时候,我们想到把自己的观念传输给对方,要把对方说服,这是导致很多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目标要建立在,这个事我和他是一体的,我和先生是一体的,我沟通时要去降低他对这件事情的焦虑感,恐惧感和担心感。
后来我调整了沟通目标,我把目标放在是去缓解对方的焦虑,恐惧或者担心。人对某些小事情固执己见的时候背后往往是焦虑和恐惧的心,当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去缓和对方的恐惧和焦虑,对方是会更容易打开自己的。所以当我去告诉他,孩子不能控制大小便是正常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子的,是括约肌的发育过程,我去表达这些信息的时候,我内心的想法是,我知道你很焦虑,我想让你舒服一些。 所以,我们在双方有冲突矛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我们不是为了去说服他,也不会不是为了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我们要想办法让对方不为这一件事情引发焦虑、愤怒或者其他不好的情绪体验。
第三,自我反思,自我反省,拓展自己,打破原有的认知局限。
关于卫生习惯,我先生也是非常的在意的,他本身有一些强迫完美主义吧,非常愿意干活,和他生活,我是蛮轻松的,因为我经常会说你愿意收拾,但你不要要求我。他经常自己很痛苦,因为我把东西弄脏了,他又要去收拾,又不能说我,他觉得应该尊重我。这事情我们拉扯了很长的时间。这个事情有所缓解是因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听了很多的课程,主要是“断舍离”和意象对话,对我的认知上的一个非常大的触动,就是,一个人的房间和环境就代表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后来我就慢慢的就爱上了收拾,现在我比先生还爱收拾。另外一方面就是长时间的影响,先生也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卫生是不正常的心理,有意识的调整自己。
所以当两个有争执的时候,我们需要自我反省,我们所坚持的是不是那么理所当然?还是因为自己的学习不够,气度不够?保持不断地自我成长是解决两人争执的不二法宝。
第四 巧借外界力量。
外界的力量,尤其是对方的好朋友,效果不错。注意我们不能直接去找对方的好朋友,然后让好朋友来劝说他,常常效果不太好,最好做法就是,要求他去找好朋友,谈完之后双方再谈,
之前和先生有争执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我暂时不跟你说,你可以去问你三个朋友,他们家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怎么看的。一开始他不愿意去问,他认为每个家庭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家丑不外扬,经过我几次强烈的要求,他就真的这么去做了,效果还挺好的。同时我也会跟我的好朋友去说,听听他们的看法,因为旁观者,通过听好朋友的看法,双方都能冷静下来。例如对于孩子掉饭粒或者把衣服弄脏或者把墙弄脏,以前我先生反应很强烈,后来我就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是关于孩子感觉统合发育的问题,我就和他去交流,我也有些认同。让我觉得非常庆幸的就是在前几个月,我们附近开了一家儿童的感觉训练中心,那一天那我就让先生带孩子去上体验课,那个老师那就跟他讲了关于感觉统合的理念,他特别能接受,这就是外来和尚好念经,第三方讲的话,更能听到心里。
最后,我们都要给彼此足够的成长时间。
人的观念和生活经验,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即使是做专业的心理治疗,也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去认识和修正,我们有一些固化的认识和行为模式,都要长时间的成长。夫妻是一辈子的同行者,不要急于求成,对方的一些改变,有时候会螺旋式的,反复的,我们可以慢慢的去看到对方的一些改变,需要善于发现他的进步,不断去巩固它。 比如说我明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火,有时候我就控制得住,有时候我就控制不住,但是总体来说呢,我们有了这样的正确的认识,都在不断的要求自己,我们也会看到自己总体来说是更加平和的。对于伴侣的也是这样,他说我知道错了,这次改了,下次就一定不犯了,人总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步的。对于对方有不恰当的反应,我们需要允许对方是会重复这样的错误,他会螺旋式的进步,我们要给他一些时间,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去具体化他的行为,去感谢和表扬他。
作者:李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