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也需要套路——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育儿之道

带娃也需要套路——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育儿之道_第1张图片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周末在家观看了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教授谈教育的讲座,受益匪浅。尤其她的六岁前对孩子说"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给讲座内容的精华做一个汇总,完整的讲座视频链接放在文末。

0.1 孩子在依恋期里,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安全感是人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对0-3岁的孩子而言,安全感的建立完全取决于他养育者。

有很多父母忙于事业,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或者为了省事,把抚养孩子的工作全权交给了保姆。却不知这正是后期孩子跟父母不亲,不愿意受父母管教的根源。在孩子依恋形成期间,父母的缺席,将是彼此一辈子的缺憾。

如果妈妈们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就在自己手上,知道第一年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还会轻易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吗?

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而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

0.2 孩子言语发育需要爱的唠叨

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具有障碍。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却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他并让他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之一。

0.3 在孩子六岁前对他说"不"

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础。可是爱并且尊重孩子,与规则管教孩子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都学习了太多关于“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有边界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规则就是这边界。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自由与边界,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他(她)会离家出走,他会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方法是: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

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带有目的性,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前面对你。

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

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要平静坚定的守住该有的界限。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0.4 让孩子学会用沟通表达需求

明白哭闹不能达成目的后,我们就应该尽早让孩子学会用沟通的方式来表达需求。

比如孩子在商场看上了一辆小汽车,但是家里已经有一辆类似的。你就可以引导他跟你沟通,孩子你为什么想要这辆小汽车呢,这辆小汽车跟家里那辆有什么区别呢?鼓励孩子跟你表达。

交流通过的比例,教授给的参照是三比一,三次要求满足一次,让孩子知道交流是有用的,但又不是只要沟通就一定能满足。这样的关系建立好,第一,你说不行的事,他就不跟你闹了。第二,如果孩子真的想坚持,他会跟你商量。这样到了青春期,你们的关系就好处了。

0.5 幼小时的耳闻目染决定人的观念

我们经常会发现,做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径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与人的差距经常被人们视为“人的素质”,但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差异问题。

素质一般指个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潜质,这种能力或潜质多源于天生的属性。而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许多成年人做完某种不良之事后会出现“于心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感就源于人内心的观念存在。有人在某事面前会说:“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做”!这一定是与他的观念相冲突的事。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譬如,有人见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事后,有些人想写篇表扬稿,经常会问救人者:“你当时怎样想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下去了。”他说的是实话。因为那种情境下没有想的功夫,多耽误一秒都会危及孩子的性命。这种没有“想”就“行动”的内心动力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只是这种看法往往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比如在孩子任性地放声大哭时,大人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骂,而是安静地坐在他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着他的哭一样,他看到这一幕后就会明白:自己这种故意哭闹对父母没有作用,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故意在父母面前发脾气。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他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他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他……这种情境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如果某天孩子与母亲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说话,无声地从身上找些零钱交给乞丐,这孩子长大后面对乞丐也会同样做法的。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为;母亲经常对邻居泼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的,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

0.6 结语

我们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这也是李玫瑾教授反复强调的。

李玫瑾讲座(完成版)

从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期解析其中的心理问题——李玫瑾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娃也需要套路——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育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