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

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前言


本经版本

对于这部汉地已经失佚千年的大乘经典《圣大解脱经》来说,从考古文献学角度,目前尚未见有梵文原版相关资料面世,或许因缘和合之时,在藏区或印度,会有梵文原典的新发现吧,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汉译版的《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大通方广经》,现存于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相对应的则有藏译版,藏文经题为《大方广忏悔灭罪成佛庄严大乘经》又名《圣大解脱经》,收录于《甘珠尔》中,《藏汉大辞典》中则将本经汉译为《佛说大方广解脱忏悔梵行净罪成佛庄严经》。《大正藏》版的来源是上个世纪早期,由日本学者将敦煌的四种手抄残卷整理校勘编辑而成;《甘珠尔》版则来自于“汉族翻译,2卷112个偈颂”“印度哲那玛扎导师和大审定者耶西德审定”。具体相关的内容,请参阅陈斌冠“天雨曼陀罗华——《大通方广经》校勘后记”一文,此不赘述。

而近期教界所使用及流通的版本,又与“大藏版”、“甘珠尔版”有所不同,是在2000年时,由近代著名老居士胡继欧等人,依据藏文本校对补译的一个版本(本书中简称“补译本”),该版本特别注明“以方便修持者,顺利读诵为目的,没有特别追求严格的学术校勘形式”,《圣大解脱经》也由此再次于汉地弘扬开来,其功德真可谓无量啊。


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的授业恩师日增嘎瓦仁波切,对于本经极度重视,是近年来积极弘扬《圣大解脱经》者之一,为此于四川色达藏区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庄严瑰丽的“圣大解脱宫”,供奉了多套黑色大理石篆刻描金的《圣大解脱经》;同时,自2012年开始大力倡导“圣大解脱经共修”,目前每月都会在YY频道“持明念佛堂”举行一次上千人的网络共修,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六年之久。共修所采用的法本就是“补译本”。


2018年春节前夕,笔者有幸获得了陈斌冠居士为首的校勘组经过五年六十多次反复校勘的“《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点校本”(本书中简称“点校本”),欣喜万分,感恩三宝冥冥之中无时无刻加被的同时,也非常感谢陈教授及校勘组全体成员的愿力和辛勤付出。这一版本是笔者所见本经校勘最为精准的,相信这会为《圣大解脱经》进一步弘传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中经文原典部分,主要依据就是此“点校本”,只是在个别地方根据需要作了很少的标点、断句改动。



本书缘起

《圣大解脱经》相关修诵虽然在汉地已经失传上千年,但在藏区,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宁玛派中,历来受到高度的重视,并奉为“三大解脱经”(《圣大解脱经》《西藏度亡经》《诸佛十万名号》)之首,条件具备的家庭,往往会在家人故去时,祈请寺院为亡者连续念诵四十九天的《圣大解脱经》,为其回向功德。


在汉地,自南朝梁代就在信众中广泛流传奉持此经;尤其是陈文帝更是御制《大通方广忏文》在全国推广“大通方广忏”;进入唐代,武则天则命官员住持监抄《大通方广经》。


但是尤为可惜的是,在公元二零零零年前,还没有任何关于本经的注释资料,加上经文历经千年再现弘世,其中由于传抄流通造成的错漏在所难免,这必然会给解读修学本经造成一定的困难。笔者自持诵《圣大解脱经》之始,感于经中三宝的加被;同时,因为经常会有共修的道友交流经文教义,特别想发心为同修们进一步加深对本经的理解,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愧于才疏学浅迟迟未曾下笔。这次受陈居士“点校本”正式出版的激励,终于下定决心,发愿为《圣大解脱经》作一个通俗的解释,使全经的修法义理便于理解和贯穿,以此来上报佛恩、中报师恩、下供未来授记成佛众生恩,希望本书能对大家的修行有所助益,并成为本经修学“浪潮”中“引玉”的一块“抛砖”。



关于佛号忏法

随着佛法传入中土以来,各种宗派及修行法门也随着经典的传播应运而生,这其中,依于持诵佛号、仪轨来忏罪修行的法门——忏法,其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佛教忏法的发展,从道安法师制定四时礼文开始,忏法流行天下:到了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制定天台忏法,仪轨已经完备。”据记载,从梁朝开始,忏法就已流行,“金光明忏”、“梁皇宝忏”等具有代表性的忏法纷纷现世,到了唐代,“三昧水忏”等开始流行,而圭峰宗密大师的“圆觉忏”及其所著的十八卷《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则将忏法的修证仪轨详尽完备达到了顶峰,至今也无人能超越。但尤为惋惜的是,在宗密大师故去之后,“圆觉忏”也随着贤首宗的衰落而逐渐湮没。直到宋代,忏法经过慈云遵式法师、四明知礼法师的倡导,又再次的流行起来,尤其是“天台忏”在当时的教界中得到大力的弘传。


关于本经的忏法,称为“大通方广忏”,据“周叔迦居士的《法苑丛谈》一书曾援引《广弘明集》上的记载:此经在梁朝前后,是与《金光明忏》并列的、非常盛行的忏法之一,当时还有依此经制定的《大通方广忏》,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幸佚失。”由此可以推断出,“大通方广忏”在古代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并对当时的社会人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所谓的佛号忏法,顾名思义,即是一种依于佛陀的名号为对境,来从事皈依、供养、忏悔等等的修持法门。具体的方式分成事忏理忏:事忏是将诸佛菩萨的名号编排后,称念名号同时礼敬供忏;理忏则是依据经典教义进行思维观修。


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有《佛名经》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百佛名经》隋代北天竺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收录在《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经第0407部;其它的还有《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佛说八部佛名经》等数十部有关于依持佛号修行的大乘经典,《圣大解脱经》也属于这类经典之一。


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钞》卷十三中有说,在四川地区特别流行佛号忏法,“《佛名经》者,是先德于一切经录出佛、菩萨、罗汉等名及忏悔之文,集为一处,秦中俗号《马头罗刹佛名经》,有十六卷。蜀中但号《佛名经》,有十五卷,且一万五千三宝之名。其文具云:然其罪相,虽复无量,大而为语,不出其三:一者烦恼,二者是业,三是果报。此三种法,能障圣道,及以人天胜妙好事,是故经中目为三障。所以诸佛菩萨毅作忏悔。”从四川省境内的“多康地区”至今盛行《圣大解脱经》法门,也可互为佐证。现仍住世的噶陀寺高僧莫扎仁波切更是将本经作为日常功课来修诵;佐钦寺的高僧白玛格桑仁波切也曾经制作过本经的转经筒来利益有情,足见此法的影响于四川地区至今未衰。


一般该类经典的宗旨多是列举或数千佛、或成百佛以及菩萨和辟支佛的名号,而在十六卷本的《佛说佛名经》中,甚至多达13300个名号,提倡劝导受持读诵诸佛名号思惟赞叹者,均可获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未来世得无上菩提。


显而易见,《圣大解脱经》中的大通方广忏法也属于方等忏法,即三昧行法(禅定修法),所以大通方广忏法不仅注重事修,同时也注重义理,不仅有行、住、坐的禅定方便,也能安住禅观实相,止观并重,这从本经下卷中的禅观阶位次第即可得知,其最终是由禅定导入禅观,证悟本心而成佛。



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本经主旨

本经诞生起因,为释迦牟尼佛晚年临近涅槃之前,在前往涅槃地拘尸那迦罗城行道途中,有感于众生的无明愚昧轮回痛苦无穷无尽,以无缘大悲宣说的忏罪积福乃至成就佛果的方便法门,只要具有清净的信心,通过称念、供养、礼敬、赞叹以三宝为代表的十方三世诸佛和圣教十二部名号以及菩萨们的名号,来忏悔业障积累福慧二种资粮,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在经中被称为“是方广经典,诸佛之母,菩萨大道,学者眼目,摄诸邪见,救护失心,闭三恶道,开无上菩提门。


本经广称礼敬诸佛菩萨名号,除具有世间经忏中消灾解厄、忏悔灭罪、祛病超生等众功德之外,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事相的忏法安住于实相的忏悔,从有为法因果不昧、罪业深重契入实修,明证无为法业报非实、罪性本空达至心本,最后成就罪空不二,空罪不碍幻忏,忏幻不碍罪显,行于中道实义。


本经中讲述了三乘终是一佛乘、一相三宝的究竟理趣,如纯一法师语:

“综观全经,佛陀先为众生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名号及十二部经名,使称名礼拜者,不堕地狱,灭罪得福,知皈依处,种种解脱因;继阐一相三宝之理,权实之法妙,令众生趣向究竟一乘,畅世尊度生之本怀,实同《法华经》之性相;又励菩萨不舍众生,于三界中修种种四行,利益众生,不断佛性,妙合《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再释胜义空性之说,非常非断、非生非灭,深契般若诸经之理趣;复说忏悔之法,令四众弟子等净罪消障,还住净戒,入解脱门,有《金光明经》《涅槃经》等诸经之证。析全经之体趣,融然深远,篇句浑成,大乘了义,义谛真确,循序善说,旨意显明,以四法印印之,完全契合经律,入佛法相。故此,当遵佛陀教诫之四法依,亦如《菩萨善戒经》中所说:「是法相者,闻则信受。」”


关于全经的主导线索,笔者是以目录和每章均有重点提示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可以贯穿全经的宗旨,便于修行;又能够浅显易懂地来理解经文的含义(“通俗解”),是否恰当有待检验,仅供同修们参考。


另外,经中还有一些关于超度众生的方便、菩萨道行持的方便、佛的本生故事等等。


本经在佛陀自述往昔的修行经历时,特别表明,他是经供养了难以计数的十方诸佛后,才得以听到本经的经名,但仍然未能亲眼得见和听闻,后来又经多劫勤苦修行,才在燃灯佛(定光佛)处听授本经,并且得到了成佛授记。


佛陀说,受持《圣大解脱经》者,一定能除罪积福,能见十方诸佛,能生十方刹土,得见佛性,得佛授记,得证佛果。故此,本经被誉为“经王”名副其实,愿有缘者都能生起“信相”,同向“娑罗”。


海印 农历戊戌年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于江城

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圣大解脱经通俗解【02】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