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我在悦读】写作、音乐、绘画中的本体论审美观(一)

【0404我在悦读】写作、音乐、绘画中的本体论审美观(一)_第1张图片

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与两汉相比,魏晋南北朝的艺术美学,在美的本质上倡举艺术表现与天地万物同体的精神美,即自然之道,突破了汉代言志载道的审美理论局限,使文艺创作直接服务于人对外物的审美需要。

002、文学理论领域

刘勰《文心雕龙》为文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这篇著名论文依据玄学本体论,论述了文学的本源问题,比较典型的反映了六朝人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探讨艺术美学的思维方式。

与西方注重摹仿客观外物的审美态度不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注重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但这种思想感情的内容,又往往和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相联系。

在先秦两汉推崇的是儒家的文学理论,要求人们将狭隘的圣人之道,作为审美和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对自然美的观赏,往往染上了政教道德的浓重色彩。先秦时的孔子荀子,再到西汉时的董仲舒,刘向的“比德说”,均体现了这一点。

魏晋时,运用玄学本体论来看待文学现象,突破了儒学的束缚,刘勰作《原道篇》,把文学和自然界的美看作是宇宙本体的显现和自然之道的产物,将文学之本从圣人之道转到了自然之道中。同时,刘勰有时又将它与佛教所说的宇宙间的精神本体“神明”相通用,运用玄学本体论来观察美学与审美问题,既打破了汉儒文学思想的局限,又克服了齐梁文坛日趋华艳的审美情趣,具有卓越的理论见识。

【0404我在悦读】写作、音乐、绘画中的本体论审美观(一)_第2张图片

003、音乐理论领域

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以礼记·乐记《》为代表作,到了魏晋时期,则出现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提出了与两汉正统音乐美学相抗衡的学说。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琴赋》中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互为一体的。《琴赋》是从审美功能上来提倡音乐抒发人的内在心境,又与音乐本身的意境有关,主张琴音的功能在于畅和情志。

《声无哀乐论》中,嵇康从玄学贵无论出发,立足音乐的自然之和,并把这种自然之和与道家的大音希声和至乐无声相结合,提出音乐的本质是没有具体规定性的精神性概念,即“和声无象,心有哀主”。

先秦时道家提出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主要是反对儒家的音乐思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也主要是在这一点上继承与发扬了道家的音乐美学观。

儒家一向强调音乐的政教功能,《乐记》的作者认为,统治者可以根据音乐中所反映的人民情绪,来调节自己的统治,认为音乐的产生,并不是供人们审美娱乐,而是泄导人情的。

老庄则从自然之道出发,摒弃这种人为制作的音乐,他们认为音乐的美并不在于可闻的五音之声中,而在于统率有声之乐的精神概念中,一切有具体声响的音乐,都是从无声即“道”中产生的。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正是在吸取老庄和王弼关于无声之乐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强调音乐的无声之合,要求音乐以道为精神本体,倡导音乐表现与道合一的内在情思。

阮籍在《乐论》中也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顺从宇宙之道,自然和谐,不能过分繁缛。他在《清思赋》中也提出最理想的音乐,体现了精神本体的美,它没有具体的音响、音色。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还提出,声音中本身并不寓含哀乐内容,人们听音乐后产生的欢乐或悲戚的情绪反应,完全是自己原有的心境在起作用,这也就是嵇康反复强调的,“和声无象,哀心为主”。

魏晋人对音乐的理解是很深的,他们将音乐作为心灵的符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达到神交的地步,以至于东晋名士张翰在好友顾荣死后,用弹奏好友生前喜欢的琴曲来吊唁。见《世说新语·伤逝》。

【0404我在悦读】写作、音乐、绘画中的本体论审美观(一)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0404我在悦读】写作、音乐、绘画中的本体论审美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