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第1章
1.谈到身体健康,有很多证据显示关系在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多心身医学的研究显示与他人的情感纽带的断裂会导致或恶化很多医学疾病,从心脏病到癌症(Hojat and Vogel,1987)。最显著的一项研究是Lynch(1977)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的男性更有可能英年早逝,即便所有其他的危险因素都考虑到了。在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中(Graves,Thomas and Mead,1990)显示,内心的他人表象可以预期15年后此人是否会得癌症。他们提出,单独个体内心对关系的感觉这一项,抛开关系的真实贡献和体验,就可以作为身体健康或疾病的生物调节因子。
2.这与鲍比和科胡特的理论预期完全一致,他们都认为攻击是未满足的关系需求导致的痛苦引起的反应。
3.Erikson,Erikson和Kivnick(1986)研究了一组老年人,这组老年人在几十年前已经被访谈过。他们发现尽管早期有记录的报告显示他们的婚姻有困难和不满,但这些受访者倾向于回忆他们的婚姻是亲密的、深情的。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在整个生命循环中,整合爱的感觉的需要可能包含了对早期体验的重铸“到了这样一个程度,这些体验变得无法被外人识别”。因此,生命循环中关系的当前呈现是为那个时期的心理需求服务,稳定并平衡自我。
第2章
1.通常,在对某一特定个体决定是使用个体治疗还是团体治疗、个体还是家庭或夫妻治疗的时候,这一点表现得最明显。随着文化变得越发个体化,说服个体加入团体治疗越发困难。他们想要他们“自己”的治疗师。他们很难理解“有问题的他人”如何成为他们自己成长的一部分。
2.Kegan(1982)取得了最伟大的成就,保持了这些叙述在发展的一个理论中既生动鲜活又相互影响。Blatt(BehrendsandBlatt,1985丨BlattandBehrends,1987丨BlattandBlass,1990)最近一直在以行为为基础写作,根据一个描述关系和自尊发展的独立主线的模型来写。他创造出一个有力的个案来说明关系发展的重要性,说明了自体的发展方式和关系能力的发展方式是递归的、相互依赖的。
3.为这一术语我要感谢Guntrip(1971)。
第3章
1.这里描述的现象之前在女性同一性形成的研究中也得以显示(Josselson,1987)。
2.这是一个有关过渡客体的抱持功能的例子,使用温尼科特的术语。
第4章
1.通常来说,依恋理论只不过是将抱持作为依恋的一个方面。只要我们是在考虑婴儿的发展,这一区别就可能不会引起很大差异,因为主要的抱持者也是主要的依恋对象。然而,在成人发展中,这些线索往往分散得相当广泛,因此,对他们分别定义非常重要。
2.依恋理论对依恋关系和依恋行为进行了区分。依恋行为可以在缺乏依恋关系的情况下被激活,如个体(无论年龄多大)为了感到安全而寻求一个熟悉的他人的亲近。因此,当母亲不在的时候,儿童可能会黏着一个认识的成年人;在会议上独自一人的成年人见到一个他们几乎不认识的人也可能会很高兴。同样,依恋关系也可以在没有依恋行为的情况下存在。回避型依恋的个体有指向性地忽略他们感到自己依恋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们或许感到依恋,但他们的表达却是外出(Ofra Mayseless,个体沟通,1990.6)。
3.Ainsworth的“陌生情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研究,仍然争议很多。如果要全面讨论和评论的话,请看Lamb等1984年的文献。
第5章
1.关于Freud所说的力比多到底意味着什么的说法一直争论不休。他是否仅仅意味着性欲、快感寻求的奋斗,或者他的意思是包含有关性爱和生命力量的一切?在Bakan(1966)看来,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与控制、张力缓解和性欲的迫切需要相关联的原动力。在他的晚期著作里面,特别是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921]1955a),Freud似乎通过在力比多的概念里面包含了爱的成分从而微妙地转换了意义。
2.参见M. Balint,1953。
3.我们有一长篇文献对比女性那种“不成熟”的性高潮(阴蒂高潮)探讨了“成熟”的性高潮(阴道高潮)的重要性。这篇关于识别阴蒂高潮与阴道高潮的文章已经不足为凭了。文献参见Fisher(1973)对此做的完整论述。
4.Kernberg(1980)在这方面进行了最为严谨的尝试,但是他的概念化过程被批评说是理想化了(Arlow,1980)。Bergmann(1987)对在神话与文化背景中精神分析关于激情之爱的思想。
5.Kernberg(1980)详细探讨了这一点。
6.Kernberg(1980)对在激情邂逅中不相关联的自我之间相互交叉的边界与精神病中自体客体边界的消融之间的区别。
7.参见Bergmann(1987)关于移情之爱与真实生活中的爱之间关系的富有思想性和完整系统的讨论。
第6章
1·术语“gleam in the eye”是借用的Kohut的概念(1966)。
2.关于“the m(Other)”这种形式的标记法,我是受惠于Josephine Klein(1987)的。
3.Winnicott(1965c)是第一个把这种现象作为婴儿成长的关系背景来加以讨论的。不过,原始的母性关注需要为母亲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这样她才能够成为对于婴儿有吸引力的一个个体。
4.Blatt和Blass(1990)对分离过程与联系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更为充分的探讨。他强调,他人不仅会被用来为关系满足本身服务,还会被用于确认自我。
5.著有小说《Cat's Eye》的Margaret Atwood是少有的几位现实地引起人们对于青春前期人际控制的专横暴虐注意的作家之一。
第7章
1.Melanie Klein([1946]1975)认为,理想化是客体关系的最早期特征之一,但是她也把理想化当做从挫折或者焦虑中的防御性的逃离。
2.Freud最初将认同理解为对客体丧失的防御性反应。变得与失去的客体相仿也是保留它的一种途径。由于有这种用途,认同就成为一种合作的形式并提供了一种抱持功能。这与在此讨论的认同和理想化的形式是不同的。
3.后来,Freud强调了认同与理想化的俄狄浦斯期的基础,但是更为晚期的作者则更多的是从动力与能力角度来强调这些两难困境,而不是从驱力和防御的角度(参见Simon,1991)。俄狄浦斯期问题的实质可能就在于成年人更为强大有力,因此也就更有资格获得满足。
第8章
1.Daniel Stern(1985)是最为杰出也是最为集大成的婴儿期研究者,他没有采取任何一种立场:作为共同性的“共在”是否有一个心理生物学的基础,或其起源是否能够从理论上得到理解。
2.无法获悉共同性是否在其他物种中也存在,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其他物种可能会感受到什么。而共同性仅存在于主体间,他们试图把游戏行为理解为对个体日后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做好准备(Michael Figler,personal communication,June1991)。
3.Piaget曾经探讨过“去中心化”(decenterhig),这个过程发生于婴儿开始能够有认知能力去运用某种东西给世界编码的系统,而不是把自我居于中心地位的时候。
4.Lowenthal和Haven(1986)发现,只要拥有一个知己,就可以预测到更理想的心理健康水平。
5.正是这个使得对于友谊的科学研究是如此困难重重。因为友谊是相伴共同性的连续统(continuum)而存在的,人们称呼某人朋友的含义从来都不是很清楚的。参见Rubin(1985)对这种进退维谷的窘境的精彩回顾和探讨。
6.强烈的同性友谊象征着潜在的同性恋这种精神分析的假设不仅使我们思考友谊的能力黯然失色,而且也破坏了友谊本身。全人类一开始都有爱上同性与异性的能力。如果我们从Fairbairn力比多与其说是快感寻求,不如说是客体寻求的假设出发,我们把并非源自性欲的令人快乐的关系进行概念化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7.在指出至少是在精神分析框架内的治疗并不牵涉到共同性的问题上,我是受惠于Hadas Wiseman的。可能那些非常需要共同性的人们会发现,要与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合作是极为困难的。
第9章
1.这也将适用于抱持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可能比Winnicott所思考的要更多。但是,我认为这一模式适用于自我赖以存在的所有关系背景。
2.Storr(1988)评论说,许多在给他们提供表面化的关系的工作场合拥有一席之地的人过着没有亲密的依恋感但是令人满意的生活。这种模式往往适合高创造性的人们。
第10章
1.这一需求将照料和坦诚相见的确认联系在一起:当我们很好地照料他人时,我们便在我们自己的体验中被镜映成照料他人的人。这些维度之间的联系使得一些人得出这些结论,因此,作为照料他人的人获得确认这一事实也暗示着这是照料他人的动机。尽管或许有时的确如此,但不总是如此。人们常常继续对他人忘恩负义。人们关心他人的倾向不能被归于其他的维度上,尽管它可能包含其他维度的一些成分。照料的“自私”的方面是联系本身。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证据倾向于确认儿童中的亲社会行为是与被养育型的父母抚养长大有关的,这些父母也是亲社会行为的很好模范,他们使用推理来训练儿童、维持很高的标准并且鼓励儿童在早期便接受对他人的责任(Mussen和Eisenberg-Berg,1977)。若要获得从客体关系的视角来看利他文化的全面的观点,也可参考Sharabany(1984)的文献。
3.Erikson,Erikson和Kivnick(1986)在他们对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点。在他们对繁殖(generativity)的意义的研究中,他们发现生殖力作为生活满意度的来源而使所有其他行为黯然失色。年龄大一些的人,不考虑他们的职业贡献,将他们的主要领域看成是在他们的孩子们和孙子们中“照料世界”。
4.Surrey(1987)称此为反应/能力。
第11章
1.若要全面讨论当代对女性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请参考Simon(1991)。
2.需要支持这些结论的数据的话,请参考Schofield(J965),Hass(1979)和Cole和Stokes(1985)。
3.Lillian Rubin(1985)基于她的数据也报告了同样的结果。也可参考McGill(1985),Bell(1981)和Pogrebin(1986)。
4.这么多的男性在与我的访谈中如此开放隐私,与我是女性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我提供了自我暴露的完美条件:我是一个女性,有回应,无判断,不可能有浪漫关系,并且他们不会再次见到我。这些因素将男性的开放度的边界增至最大。
5.Blatt(1990)将发展的情感依附路径定义为这样一种概念,在这个概念中用人际体验的质量来定义自我的感受,他认为这种路径更典型是在女性身上出现。然而,Kohut(1977)认为这种需要来自他人的镜像反应(mirroring response)的需求是普遍具有的。可能男性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他们对镜像(mirroring)和确认(validation)的需求,并非直接产生。
6.即使是在土耳其青少年样本中也是真实的(Hortacsu,1989)。
7.例如,参见Sara Ruddick(1989)的观点,关于母性思维在何时代如何被应用到政治上。
第12章
1.Sternberg(1986)发展了一个理论,类似地把爱情系统表达成多维度的,来源于不同成分的组合。他将下列三种成分组合,描述了8种爱情的形式:亲密(亲近,情感成分)、激情(激起,动机成分)和承诺(决定在一起,认知成分)。他的三因素似乎分别与我所称的共同性、激情和依恋达到最好的对应。
2.若要进一步讨论爱情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请参考Marris(1982)。
3.这一观点被Bellah等(1985)仔细、全面地探索过。
4.文化对爱被表达的方式进行调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通过它对同性恋的态度。
5.例如,Lillian Rubin发现,被某人认为是亲密朋友的人在他自己的亲密朋友名单中常常不包括这个人。同样,其他人也指出婚姻通常有两个版本,他的和她的。
6.也可参见Radway(1984)对浪漫小说如何服务于相当不浪漫的家务所进行的贴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