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事都是由一点点小事促成的,就像秋水说的,一环扣一环……
小玉走了,戴教官走了,第一次发现当剧中人物离开的时候,也有些不习惯。
假如没有同学的嘲笑,没有婷婷的瞎掰,没有妖刀的报复,没有戴教官不合理的处事方法,小玉或许不会走,又或许还是会走。妖刀说的没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小玉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使然,戴教官的狼狈是他的性格使然。同一件事发生在N种人身上就有N种结果。
有人说,小玉的事如果发生在小红身上,或许就不会闹这么大的风波。毕竟,当晓曼说小红扎的头发像鸡毛掸子的时候,小红自己也觉得像,还和晓曼掰扯鸡毛掸子的趣事儿。可如果,晓曼说小玉的头发像鸡毛掸子,结果可能就不是这样了。而且如果有一天,秋水把小红的情书拿给别人看了,小红应该也不会伤害自己,她应该会找秋水当面问清楚,或者把他痛打一顿。但是,性格使然,如果秋水收到小红的情书,他应该不会像戴教官一样处理。他可能会偷偷看完,然后找小红当面说清楚。
所有一切都看似性格使然,是小玉敏感、自卑的性格让自己陷入绝望的境地,最后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远离烦恼。
我们说小玉是玻璃心,太容易敏感了,太脆弱了,才会经不起打击,用最愚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小玉的个人问题在作祟。
小玉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徐玉玉事件,一个即将踏进大学校门的,非常单纯懂事的女孩,因为电信诈骗,最后在社会舆论和自我谴责中牺牲了自己。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有人怪徐玉玉心理素质差,亦有人说是社会舆论害了她。其实罪魁祸首应该是诈骗犯才对,可我们却把焦点转向了受害人。
高中政治课本的哲学部分曾有个这样一段话:“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重视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徐玉玉的悲剧始于电信诈骗,终于性格使然和社会评价; 小玉的悲剧始于社会评价,终于性格使然和社会评价。
如果社会对这一群自卑、敏感、懂事、勤奋、善良、单纯的人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少一些偏见与嘲讽,他们或许不会那么绝望。
不知为什么,在《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第十一、十二集里,我有些喜欢赵英男。虽然在整部剧里,她都十分有心机。但从这两集看出,她至少不幼稚,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像婷婷、晓曼样爱嚼舌根,嘲讽小玉,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像妖刀一样自以为自己天生优越,不分青红皂白施展报复,就连这两集的小红,也比她逊色许多。
每个人都有一段懵懂的青春期,在那些青春年少的日子里,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说话做事完全不顾及别人感受,一边嘲讽别人的“无知”,一边宣扬自己多么优越。本以为自己只是随口说说,却不料别人为自己的一句话丢了性命或者未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更何况人人平等,我们可以发现并接受差距,但别嘲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教育差距。社会是多元的,没有谁规定标准普通话就是最好的,方言普通话就不动听,也没有谁规定带方言的英语发音就一定是可笑而不准确的,拉美、欧洲某些国家的英文不也同样有方言味儿吗?我们都不是美丑标准的制定者,又怎能嘲笑别人?
另外,很多观众可能觉得小玉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因为她除了擅长考试,别的都比其它人差。她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枚“书呆子”最后却成了有名的医学器械经销商,做了360度大转变。所以,我们为何要在同样一无所有的年纪里,给别人贴标签呢?
如果小玉的悲剧仅仅只是性格使然,那么她骨子里那份成就她未来事业的坚强,又该做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