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12章,讨论了未来的一些趋势,里面的共享经济,AI,网红经济,智能识别等的爆发已经差不多是板上钉钉了,其他更多的概念性的东西估计也会慢慢出来。
①形成: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着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
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会慢慢形成,变成不可颠覆的东西。比如从百度的搜索引擎,到问答,就是一种知识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后来罗胖子做了得到,前期来看就是短视频分享,其实做的是知识分享,内容付费也就顺理成章,这些都是慢慢形成的;又比如网红经济,刚开始看到的只是出名和流量,其实也是一种慢慢形成的体制,从明星效应发展出来的造星效应,在网络时代被无限放大;又比如说IP,之前小说产业也就是单纯的收获了很多的读者,出版的话有版权,幸运一点的像韩寒之流,收获粉丝,打造成明星,但是现在的网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小说ip改编的,之后还能应用到游戏,这些都是产业的形成,一小部分能看到这个产业前景的人就能成行业大佬啦。
②知化: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
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类的智慧融入到机器里面,比如导航软件。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掉人工,毕竟人的终极理想不就是不上班吗,能被取代的重复机械劳动就由机器人代劳吧。那么人去干吗呢?估计会有两条出路,一个是做机器做不来的事情,比如创意,另外一个就是管理这些机器。
③流动:想要在全新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流动几乎是所有的东西都存在的,正如大家熟悉的那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为事物是不停流动的,今天的趋势可能明天就变了,所以未来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某个新领域成功,要看到它的流动性,判断它的趋势,判断它形成的结果。还有一点有趣的,流动性决定了没有绝对的事物,我们不太会为相对性的事物买单,所有值钱的是相对不可替代的部分,比如说体验;比方说“高定”,手工的要比量产的贵,30万一个的爱马仕包包,独一无二和纯手工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特质,所以它值这个价格,因为体验这个东西无法炮制。但是很好奇未来机器也能设计成独一无二的做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觉得这种独一无二是好的,还是单纯因为纯手工这个体验。
④屏读:屏幕无处不在,持续扩展着人类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世界上所有的书终将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连接起来;
之前我们看书,现在我们看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手表屏幕,即将出现的vr屏幕,互联网通过其强大的联结功能,使得人类的阅读量和信息产量都大大增长,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混杂。这里有个对未来设想,就是类似《钢铁侠》里面的,通过点击手表或者什么,就会出现屏幕,通过vr我们甚至不需要去现场,也能完成如同在现场的开会等,这会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而且这个不是设想,我觉得未来应该就是这样的。
⑤使用:对事物的使用变得比占有更为重要;
他预测之后会发展成使用权大于拥有权。我们不再需要拥有很多东西,但是我们享有他的使用权。其实已经差不多算验证了,共享经济不就是是使用权大于占有权;
⑥共享: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
共享,所有的东西放在云端,以云端的形式共享,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占有,需要的时候拿来用即可;这个在技术上已经使用起来了,本地服务器着实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数据量,云端存放更灵活也更有优势,但是如果用第三方的云端,数据保密这一块很值得研究。共享和上一节讲的使用权是承接的,不需要占有那么多空间,只需要拥有使用权,我们会更自如方便。如airbnb,mobike,uber等就是典型的共享,现在还有共享按摩椅,这种频次低的确实没必要自己拥有,需要的时候有的用就是很棒的,还有共享衣服的软件,这种应该不会太大众化,但是我觉得是有市场的,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⑦过滤:内容扩张得越多,就越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信息量的爆炸带来的就是我们需要过滤信息,需要生成各种过滤器,过滤模型,比如淘宝的筛选功能,按销量/地区排序等,这个是人工的过滤;再比如今日头条的智能分发,它追踪你浏览内容的兴趣爱好,为你做个性化定制推送。大家时间有限,但是信息的爆炸是无限的,所以现在app主要要做的就是霸占你的时间,攻陷你的注意力,这个就是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微信每天每个人大概要花2小时,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证明了他确实值钱,包括淘宝的改版,做社区,做分享什么的,你会觉得他越来越不像购物app,但是他做的所有尝试都是为了抢占大家的时间,攻占注意力为王。
⑧重混:对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以及再利用,未来30年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
这个主要是对文娱行业来说,但是未来这部分应该会高速爆发,参考acg文化,像刚说的,我们现在越来越注重体验,读书/电影/音乐都是能带来一些体验的东西,拿书本来说,从无法更改的纸质书籍,纸质书籍定稿了之后,之后的科技/观念发展需要做内容更新的话只能再版。但是现在可以自由更改的类似维基百科的在线书籍,不停更改让它更权威;再比如音乐变成数字化之后,支持了更多的重混,最简单的就是唱吧可以混流行,古典啊巴拉巴拉的。当然也不止这些,重混广义上是指对前面爆炸的信息量筛选后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⑨互动: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就会被当作“坏掉”了;
所有的科技产品都要满足互动性,我们现在做app都有个专业的职位,交交互设计师,比如左滑右滑,这些操作属于人和机器互动的一部分;微信运动记录步数也是属于互动的一部分。未来的科技越倾向于智能化,就越是倾向于强调互动性,不能够与人形成有效活动的机器肯定没意思的。这个应该也是属于强调体验的一部分,如果只完成了基础功能,但是没有互动性,估计玩不动的。所有强调用户体验真的是很有必要的。
⑩追踪:自我追踪的范畴将涵盖人类的整个生活;
简单的包括追逐步数,nike+,微信运动等,追踪身体数据的;或者说比方说今日头条追踪你的操作数据(其实每家互联网公司都有你的操作数据,但是怎么用大家不一样),现在的直播软件也是一种追踪记录的手法,微信朋友圈按照时间线追踪你的生活。这种追踪记录会涵盖我们整个生活。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就是,我们会担心互联网隐私问题,但是在隐私保密和公开展示之间,其实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公开,出于虚荣或者人的社会性,最终还是会分享为王。facebook 朋友圈 社交软件的基础就是分享。
⑪提问:答案变得廉价,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将比回答更有力量;
随着信息越来越多,和工具化平台的出现,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没有绝对的专家,每个专家都有相应的反专家。但是同时庞大的互联网也让人丧失了很多思考的能力,会找到答案这个事情本身不难,但是会提问的人能具有价值,好问题能激发我们更好的思考。
⑫开始:这个新物种已经开始了,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的技术变革的初始阶段,技术会和人类融合,从人工智能等出发,会演化成更多的形态。